APP下载

我的梦里水乡

2017-06-19文丨王善鹏图丨赵长祥张继忠

旅游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扶风杨柳岸水巷

文丨王善鹏 图丨赵长祥 张继忠

我的梦里水乡

文丨王善鹏 图丨赵长祥 张继忠

摄影/赵长祥

“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喜欢江珊的成名歌曲《梦里水乡》,不是因为它悠扬的旋律,而是唯美的水乡意境。一直期待自己能走进这样的意境。

一个周末的傍晚,经过四十分钟的车程,一个人来到台儿庄古城,想在“春天的黄昏”,寻找古朴的街衢和悠然的水巷,感受小桥流水的幽静。

迈进古城西门时,已是华灯初上,眼前一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转眼之间,我从喧嚣的现实,走近梦里水乡。

我是从安澜门码头登上小船的,行在碧波荡漾的广源河里,柳枝飘飘,楼台倒影。两岸亮起的大红灯笼,像是窈窕淑女们夹道相迎的仪仗,她们羞红的脸颊,落下一河的笑靥。于是,我一双迷醉的眼睛,开始寻觅“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

一轮明月和着万盏灯火,印在静静的河水里,然后被眼前这位摇船的姑娘,一橹一櫓漫不经心地搅碎,碎成一河的五彩缤纷。

摄影/张继忠

城内水巷纵横,河渠相连,一家家茶馆、酒铺,生意兴隆,高朋满座。在水街穿行,风格不一的拱桥从头顶掠过。广源桥、广济桥、广汇桥,一座座“广”字开头的石拱桥,昭示着运河古城广纳百川的胸襟。曾经多次来过这里,一次有一次的感触,一次有一次的不同,尤其在这璀璨的夜晚,台儿庄古城就像是一位盛装待嫁的新娘,婉约而不失端庄。一座桥过去了,便换了一道风格迥异的风光。站在桥上的俊男俏女们,俯视着水街里的行船,指指点点,喜笑颜开;坐在船上的乘客,与桥上的行人会心一笑,彼此都陶醉在对方的景致里,相看两不厌。

广济桥越来越近了,右岸的晋派建筑是著名的扶风堂。我向摇船的姑娘求证,这就是传说的万家大院吗?姑娘甜甜地向我点头,还特意介绍,眼前的这座邻水阳台,还流传着扶风堂主人万老板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呢!当年,万老板与一位叫巧嫂的苏州姑娘相爱之后,就是通过临水阳台,偷偷去对岸约会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想,有佳人隔水相望,万先生一定有望穿秋水的感受吧?特意向青砖黛瓦的扶风堂深情地看了一眼,这座深宅大院,笼罩着一层温情与神秘,庭院深深深几许?情意深深几许深?

如今,人去楼空,一阵莫名的伤感,想起李煜的一句诗: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小船继续前行,摇船姑娘手中的木橹轻轻地摇摆着,留下一片涟漪,也留下悠远的桨声。走过马可波罗驿站,高大宽阔的至尊桥来到眼前。

去年秋天来古城的时候,曾路过至尊桥,它北通大衙门街,南至船形街,是横跨古城南北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处天造地设的观景台。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站在至尊桥上,放眼古城,尽情领略了“九桥尽收双目,五河汇入一水”的画卷。至尊桥好不热闹,南来北往的行人,熙熙攘攘,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活生生一幅“清明上河图”。

船形街的戏台上,正在演唱柳琴戏,听了抑扬顿挫的“拉魂腔”,我似有被拉魂的感觉,真有停船上岸一睹为快的冲动。摇船姑娘见我一脸的激动,笑着说,在古时候,文人骚客们多在至尊桥下船的,不是去听“拉魂腔”,比“拉魂腔”还拉魂的,是不远处有一个叫“兰亭书寓”的青楼。一句话说得我羞羞的,再不敢有蠢蠢欲动的表情。忽然,桥北的大衙门街上传来了“冰糖葫芦”的叫卖声,这街口闹市一声悠扬的叫喊,划破宁静的夜空,使我从灯红酒绿的梦幻中,回到现实。

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水在城里,城在水里,人在水云间,叫我真正体验了如梦似幻的水乡风情。我想,此时此刻,趁着阑珊灯火,去“酒巷深处”,来一壶兰陵美酒,凭栏而坐,自斟自饮,这醉眼朦胧的古城月色,该是一番怎样的意境呢?

猜你喜欢

扶风杨柳岸水巷
凤尾船
南湖秋荷
游文昌公园
家在扶风
阜南春
上林春令·滋味
玉人别离
瞬间
水巷幽幽
扶风小学师生走进法院 零距离感受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