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模式浅析

2017-06-19刘珍

消费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闻学广播电视媒介

刘珍

摘要:作为当今媒介生态的一个鲜明特征,媒介融合的发展正改变着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需求结构,传统的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融媒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模式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介生态的一个鲜明特征。所谓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媒介融合的发展正改变着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广播电视媒体,甚至新媒体,都切需要一大批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发展的专业人才。但是,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成了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的时代要求

在传统的新闻教育中,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与报纸等其它平面媒体交叉较少,而与数字技术、网络、通信等学科更是分属不同的专业院系。如果高校仍然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毫无疑问,结果就会导致人才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不够全面,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在地域性、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办学成本将会因各类实践活动、学术交流、教学交流而变得较大,在这样的专业背景和就业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成效不够理想,办学前景也显得较为严峻。

二、高校广播电视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应积极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无不依托课堂教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上方面,“要站在大新闻、大传媒、大传播的学科理念上,再加上广电媒体特色的培养模式角度上来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需求。课程结构应兼顾人文及科学素养模块,传播学素养模块,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传播技能模块,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模块等内容。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块。其中,公共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功底,开设文、史、哲、经、法等各类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则是尽量符合媒介融合的发展特点,在大传播的文化氛围中注重新闻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各种媒介技能的培养。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将专业要求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专业发展定位。

(二)实验教学

科学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先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媒介技术的依赖决定了它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学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升级,打造了一系列专业必备的实验室,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实验平台,具体包括:

1.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包含工作站、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以及软件组成等,旨在培养学生素材编辑、特技制作等电视编辑技能;

2.影视制作实验室,包括影视制作需要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帮助学生掌握影视制作技能,实现影音创作的梦想;

3.电视演播厅,其中包括苹果机等各种影视编辑演播设备;融室内前期制作与后期加工为一体,是学生学习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阵地;

4.摄影摄像实验室,配置有整套摄影摄像的灯光设备、各色背景、手动相机、数码相机、摄录机等,是学生进行摄影摄像操作演练的重要平台:

5.图片编辑与处理实验室,包括教师机、学生机、相关软件组成等,以图片编辑处理技术为主线,让学生熟悉软件功能和操作技能。

(三)实践体系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结合是一项重要内容,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极为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媒介平台。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校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等媒介资源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生的实践平台。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会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学校宣传的实践。

更有学生基于校内媒介资源,自发组织各类新闻社团,如建立实验电视台、校内刊物及新闻理论研究会等,这也成为了实践教学的一个小舞台,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经常性的进行一些新闻报道策划、微电影拍摄等实践活动。

其次,可依托本校或本专业的实验室资源,建立小型文化创意与传播实践基地,开办特色工作室,或由学生独立运作,或与一些传媒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广播电视新闻教学中从学校实践走向社会实践的有益探索,让学生尝试一些简单的市场化运作,并感受专业前沿的传播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在资金、设备、资源等有限的情况下,高校挖掘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去媒体实习实践,这又是广播电视新闻院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淮南师范学院新闻系就通过与多家媒体单位协议合作,建立了一批规范的、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这些媒体单位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教学环境、充足的专业实践岗位,这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論学习之余,利用课外时间、利用校外实践岗位,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演习,也极大的拓展了广播电视新闻教学的实践体系。

综述之,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兼具厚实的人文社科底蕴,掌握现代传播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饱满创新精神的人才。

猜你喜欢

新闻学广播电视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