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017-06-19周贻臻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房建工程处理技术深基坑

周贻臻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口越来越多,相对的用地比较紧张。城市中高楼林立用来解决激增的城市人口问题。但是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城市人口激增,因此人们开始主要到地下空间的利用问题,随之地下深基坑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运用进行研究,本文就此问题对深基坑特点进行总结,并说明深基坑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以后的施工做出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处理技术;房建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口激增,但是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下接纳激增的城镇人口,是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但是城市中的一座座高楼已经不堪重荷,因此人们注意到了地下空间的利用,随之大量的深基坑建筑工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深基坑毕竟是处于地下,对于基坑处土质及相关的水位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对深基坑进行技术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技术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包括对深基坑的特点,深基坑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促进深基坑处理技术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缓解城市人口压力。

1.深基坑的定义

深基坑的深不是由人们的感官决定的,因为每个人对深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深基坑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在建筑工程语言中,深基坑的定义来源于建设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此办法中定义: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3层以上(含3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2.深基坑的特点

2.1 深基坑支护系统的临时性

深基坑工程是由地面向下开挖一个地下空间,深基坑四周一般设置垂直的挡土维护机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护系统。基坑支护一般是在开挖面基地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板(桩)墙结构。支护结构是为了减小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墙体的弯矩,但是支护系统毕竟与基坑不是一体的,只是临时的支撑物,因此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是很难保证的。

2.2 深基坑处理因地制宜性

深基坑处理技术的采用不是一定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深基坑处理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所以任何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都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深基坑处理技术的选取依据是深基坑土质、当地水位、地下管线及基坑附近建筑物及构筑物等。因此,对于不同的环境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深基坑处理技术。

2.3 深基坑处理的综合性

深基坑的处理需要用到多种学科知识,就说其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及抗弯、抗剪能力的验算都要用到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的知识。因此深基坑处理技术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综合性比较大。

2.4 深基坑处理的时空性

深基坑处理具有一定的时空效应。由于深基坑开挖的敞口形状、开挖深度的不同,价值土体的融动,使得深基坑具有一定的时空效应。这种时空效应的影响大小直接取决于土体变形的程度。

2.5 深基坑的系统性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进度要遵循随开挖随支护的原则,随着开挖深度的加深,要不断进行相关支护结构的检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开挖的全过程中要时刻对基坑土体、支护结构、基坑周围建筑物等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停工整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这一系列的工作构成了一个系统,深基坑处理系统。

2.6 深基坑处理的影响性

施工时,新建建筑物边线与原有建筑物较近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观察土方的稳定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因土方坍塌造成原有建筑物地面下沉。在施工时,应准备草带子、石头、砖等物品,对该处边坡进行相应的加固防护,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2.7 深基坑处理的复杂性

深基坑的处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涉及知识的综合性,处理工艺的复习性,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大等,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每个因素都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这就增大了基坑开挖的复杂性。

3.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处理技术

3.1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每项工程开工前必要的工作,也是工程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现场勘查。深基坑处理技术的选择依据包括对基坑土体的性质,因此在工程开工前要对基坑开挖处的土体进行勘查,确定土体的性质,特别是软土层的存在,发现软土层及时做好记录,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说明,以便于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不仅如此,由于深基坑开挖影响比较大,因此要做好基坑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勘查记录,不可缺少地还要对地下管线进行勘查,以免影响工程的开工。

(2)图纸会审。施工单位收到设计图纸后,要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图纸的学习,以便熟悉施工内容与任务,在图纸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及疑问,要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进行答疑,对需要变更的设计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的一致认可才可生效。

(3)制定施工计划。施工计划的制定要在图纸会审结束后进行,通过对图纸费熟悉与学习,合理地制定施工计划,对工程的施工目标、施工任务分配做好计划,特别是施工技术的选用及施工进度的编制。另外要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制定好防范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3.2 施工注意事项

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基坑整体的稳定性,当在开挖过程中遇到软土基時,必须分层、分块、均衡地开挖,分开开挖后必须及时施工支撑,对于有预应力要求的钢支撑或锚杆,还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在开挖时要遵循随开挖随支护的原则,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当基坑开挖深度接近设计深度300mm~500mm时停止机械开挖,进行人工开挖,避免超挖,影响原地基土的承载力。在开挖的全过程中都要注意监测,时刻注意基坑的边坡是否稳定,支护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状态,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

3.3 降排水

基坑开挖工程中关键环节就是降排水。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降排水方式,一般包括明排水、轻型井点排水,严禁基坑内有积水,及时做好基坑内水的疏、导、排。不仅如此还要严防基坑渗水现象的发生。当有渗漏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当渗漏较小时可以采用导流管将水导出,再进行封闭。当渗漏较大时,及时用土填满渗漏处,并在基坑外侧注浆封堵渗漏口,再进行重新开挖。

3.4 安全施工

在基坑开挖前,施工管理人员要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地基勘查资料进行学习,对于地下管线及土质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基坑的边坡支护工作,尽量减少基坑坡顶荷载。一般要求堆载及机械等离开基坑边缘有一个安全距离,并且对堆载的级别有所限制。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本来承载力就有限,如果再有材料、机械等荷载的存在,极容易使边坡失稳,发生坍塌。开挖过程要进行全过程监测,包括:地表沉降、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管线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等。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措施,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结语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深基坑建筑工程的需求提高,从而促进了深基坑处理技术的逐步完善,但是深基坑处理技术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等特点使得深基坑处理技术的困难性加大,在施工过程中要紧密关注施工安全。稍有差错,就可能引起周围局部土体的沉降或位移,给邻近的建筑物造成影响,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深基坑的处理技术的成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值得人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雷勇春.试析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5):76+80.

猜你喜欢

房建工程处理技术深基坑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浅谈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房建工程容易忽视的防水处理要点研究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