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9舒炼张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育教学规律

舒炼 张姣

摘 要 “项目驱动”法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性质及要求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在众多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针对理论知识较多,同时更新较快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进行“项目驱动”法的运用和研究,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以求发现规律、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关键词 项目驱动 教育教学 规律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熔融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执业药师等行业入门必考科目。它涉及到药品生产、经营、流通、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掌握药学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

“药事管理与法规”这门课程由于知识点较多,内容枯燥,加之传统教学局限,导致教学效果降低。目前,我国诸多学者对本课程进行了不同教学策略的尝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PBL模式等多种教学策略。因此,在吸取前人教学改革的经验后,结合“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特点,选择了“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尝试。

1方法介绍

“项目驱动”法的理论源自20世纪8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J.Piaget的构建注意理论。

它阐述了学生在充分利用学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与协作,主动探索、发现和构建知识的意义。“项目驱动”法与传统教授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探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方法运用

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喜欢动手去做;性格活跃,思维开阔,忍受力较弱,毅力不够;缺乏耐心。笔者根据“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特点,将本书所讲内容总体分为3个模块,10个项目,并在每个项目下面设计了多个任务。具体如下:

在项目实施前的课程准备:学生分组→资料调研→法规条款→岗位要求→现场调研。

3作用及建议

3.1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教学需要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的分配与任务的衔接,来源于工作过程中药学实践。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接受任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根据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正确处理实践问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调查中,最后确定的评价分配是其他团队负责人评价占30%,本队负责人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40%。有71.3%同学认为可以,28.7%同学认为有必要。

3.2知识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项目驱动”法把课程内容以项目方式展开,以多个任务分配给学生,教师在旁边关注,并随时提供帮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遇到困难时,学生具有畏难情绪,甚至学生当中不免存在抵制情绪。在师生相互交流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并进行适当引导。让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印象深刻、通俗易懂的实践术语,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3正確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项目驱动”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发挥个人所长。在组织与设计时,可部分参考学生建议,发挥学生自我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

综上所述,“项目驱动”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管理规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90后学生特点,“项目驱动”法帮助学生在具备药学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职业动态,增强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以后从事药品相关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祁秀玲,陈俊荣,李鹏等.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44-145.

[2] 廖鹏,刘林德,吴漫晔,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和探索[J].中国药事,2015,29(1):16-17.

[3] 邱海龙,李进,孔庆新.高职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6,31(11)123-124.

[4] 张菊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10):39-40.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教育教学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