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2017-06-19蒿峰

齐鲁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玉带方形玉器

蒿峰

隋唐以后的玉器

两汉以后,玉器的发展进入一个低潮期,这是因为此时的中国进入一个大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小国林立,朝代走马灯似的更换,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建立不同的王朝。北方各朝之间,南北政权之间战乱频发,经济凋敝,民生困难。这一时期玉器制作形制变少,工艺变粗。朝廷礼器依然用玉,但玉质工艺均不能与两汉相比。士大夫不再热衷于佩玉,而热衷于服玉。他们把玉碾为末,和露而服,企求长生不老。民间玉石佩饰尚属萌芽。这300年可以说玉器发展的一个黑暗时期。

隋朝重新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玉器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玉器逐渐走出帝王之家,礼仪用玉相对固定,总比重降低,民间用玉大踏步发展,总比重大大提高。最终王玉阶段过渡到民玉阶段,美玉回归它的自然属性,用于美化和装饰人民的生活。隋唐以来这一进程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从功能上说,礼仪用玉固定化,朝廷不再垄断玉器的制作与流通。唐以后,历朝历代封禅、祭祀山川河流依然使用圭璧,国家、帝玉玺印依然用玉,这一点在前面已有过论述。百官用玉,唐朝确定了舆服用玉之制。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此处銙即为锦带上的玉板。唐代銙有方形,椭圆形,长方形之分。纹饰为人纹、动物纹,一般为浅浮雕。宋代亦有詳细规定。宋代带銙多是方形,以人物纹常见。宋金时开始流行环托玉带饰,下层为环,上层镂雕图案。辽金时期玉带板多为方形或桃形,辽金元带板多使用春水、秋山图案。明朝亦定有严格的玉带制度。“凡帝王一品、公侯、伯、附马或皇帝特赐方可用玉带。”每套带板数量视品级高下而有不同。其形状有方形、长方形、菱花形,桃形等,纹饰也较唐宋丰富繁密,大致有龙纹、人物纹、花卉、动物纹。

二是从器形上说,龙螭、神兽、璧、琮等器大幅度减少,民间用品,瓶、壶、杯、盘以及文房用品大量增加。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成为普及性纹饰,题材广泛,寓意吉祥,丰富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三是从风格上说,少了狞厉、威严、庄重、刚劲、神秘之感,多了亲和、温婉、圆润、活泼、平民之气。唐以后民用品的雕刻,亲切随和,活泼安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生活的宝玉。

四是从制作上说,为帝王礼仪服务的皇家玉作机构一直存在,保障着皇室的用玉需要。民间制玉得到解放。明清时期形成了苏州、扬州等著名的玉器产地,制玉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民间治玉大师代有闻人,引领风尚。中国古代玉器的世俗化、平民化使中国玉文化发展形成又一个高峰。

猜你喜欢

玉带方形玉器
关于玉带饰的两点认识
家乡的玉带
方形料仓堵料解决方法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捕捉方形泡泡
方形夹具在线切割切槽的应用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变方形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