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灵魂人物干了30年为何黯然退出燕京啤酒下一步在何方
2017-06-19向劲静
向劲静
不仅要面对进口啤酒的冲击,而且还要应对其他啤酒企业迅猛争抢市场份额的燕京啤酒,如今又要失去伴随其30年风雨的灵魂人物。
燕京啤酒集团自成立起已经历37载。如今,伴随燕京啤酒走过30年风雨的灵魂人物——李福成(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和王启林(董事)正选择退出。
近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燕京啤酒”,000729.SZ)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李福成、王启林分别提交的《关于不再作为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请求》,此公告也被业内解读为燕京啤酒管理层的新老交替。
对于退出原因,燕京啤酒表示均为年龄问题,为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公司董事会、管理团队年轻化,顺利完成管理层的新老交替,李福成先生、王启林先生请求不再作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的燕京啤酒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销量都处于下坡路,这一新老管理层的交替除了年龄以外,真的别无他因?这一交替将会给公司带来怎样的影响?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战略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将会对公司品牌进行怎样的打造?燕京啤酒又将采取什么措施扭转业绩,并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联系燕京啤酒相关人士,然而并未收到公司任何解释。
管理层的突变
近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称,李福成和王启林分别向燕京啤酒董事会提出“退出”请求。
这一切的发生,距离股东大会的召开不到两周时间。在李福成和王启林提交请求的前10天,两人还是燕京啤酒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10天后,情况大变。
根据燕京啤酒公开资料显示,李福成出生于1954年9月,现龄63岁;王启林出生于1958年6月,现龄60岁。两人在燕京啤酒此前的前十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都是年龄最大的。
据李福成简历显示,其只在两家单位工作过——北京顺义化肥厂和燕京啤酒公司,且自1983年到燕京啤酒后,就再也未离开过。在李福成任职燕京啤酒的35年中,燕京啤酒已经由当年年产1万吨的小型啤酒厂发展为有形资产230亿元大型企业。
啤酒专家方刚称,李福成不仅仅是燕京啤酒的灵魂人物,也是中国啤酒的灵魂人物。他的职业生涯全部贡献于燕京啤酒,对中国啤酒行业也做出了贡献。
王启林同样为燕京啤酒的元老级人物,现任燕京啤酒董事、副总经理。资料显示,王启林曾历任北京市燕京啤酒厂糖化车间副主任、设备科副科长、副厂长,燕京啤酒董事、副总经理兼燕京啤酒一分公司总经理,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燕京啤酒投资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控股股东)董事。
老人退出,新人加入。燕京啤酒同时发布公告称,替代李福成、王启林的补缺人选为李光俊和吴培;前者为燕京啤酒现任副总经理,后者为现任监事、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三年,燕京啤酒的业绩一直都处于下滑状态,新老管理层交替后,燕京啤酒的下一步走向何方还是未知数。”
内忧外患的燕京
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其品牌价值从2000年的62亿元暴增到2016年的883亿元,17年间翻了14倍多,位居2016年“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2位。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2016年燕京啤酒的销售额减少8%,虽然行业整体出现下滑,但燕京啤酒的销售量下降速度却位居国内五大啤酒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之首。
“燕京啤酒在三大巨头(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和华润雪花)中,早已掉队,无论是业绩还是销量都不如另外两家。”朱丹蓬对记者说。
记者查看燕京啤酒近三年的财务数据发现,2014年~2016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35亿元、125亿元、116亿元,同比下降2%、7%和7.7%;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6亿元和3亿元,同比增长7%、下降19%和47%。
就以2016年的财务数据来对比,华润啤酒的营业收入为287亿元,是燕京啤酒的2倍多;青岛啤酒营业收入为261亿元,燕京啤酒不及其二分之一。华润啤酒2016年的净利润为6.29亿元,燕京啤酒不及其一半;青岛啤酒的净利润为10亿元,燕京啤酒仅为其三分之一。
新管理层接手燕京啤酒后,如何缩小与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差距,是摆在其面前的一个艰难任务。就此,朱丹蓬表示,燕京啤酒整个品牌、产品和渠道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整个市场范围狭窄。如何在整个市场布局中有新的突破,这对于目前的燕京啤酒是个很大的考验。老市场如何守住?新市场如何进攻?这都是问题。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2016年福建地區,燕京啤酒在与百威的竞争中仍处于下风;广西柳州市场去年被蓝带侵蚀;新疆则受到嘉士伯价格战影响。该报告认为,燕京啤酒短期内重新夺回区域市场难度大。
在国产啤酒市场份额日趋集中的压力下,燕京啤酒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进口啤酒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啤酒行业全年实现产量4506万千升,同比下降0.1%,连续三年负增长。而相对应地,进口啤酒量同比增长20%;总金额约为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进口啤酒保持高速增长,而十年前的2006年全年进口啤酒只有3000万美元。
如此一来,燕京啤酒可谓内忧外患,不仅要面对进口啤酒的冲击,而且还要应对其他啤酒企业迅猛争抢市场份额。接下来,燕京啤酒该如何改变自身去应对一切?失去灵魂人物的燕京啤酒,下一个30年又该怎样走?仍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