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心及路径选择

2017-06-19沈文馥叶俊霞叶慧勇陈典沈桐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漳州市漳州十三五

沈文馥,叶俊霞,叶慧勇,陈典,沈桐



“十三五”时期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心及路径选择

沈文馥1,叶俊霞2,叶慧勇3,陈典1,沈桐4

(1.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 漳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福建漳州 363000;3. 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福建漳州 363000;4. 山东大学,山东威海 264200)

“十三五”时期是漳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顺利实施“一产接二连三”,需要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在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及路径选择上做出正确抉择。“供给侧改革”的出台,进一步催生这一命题的重要性。根据漳州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应该是“6+6”的发展,即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继续加快旅游休闲、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家庭服务等六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心;路径选择

“十三五”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进化。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新常态、国家 “一路一带”战略、自贸区二次推广、后工业化经济发展以及迎面而来的工业4.0时代,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升级动力正在生成。如何紧紧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一路一带建设、“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机遇,抓住厦门自贸区建设、厦漳同城化和“闽台对接”融合的区域重大发展机遇,顺利实施“一产接二连三”,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漳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道路,意义深远。

一、“十二五”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启示

(一)概况

“十二五” 期间,漳州市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结构得到改善,效益持续提升,初步形成了与工业、现代农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十三五”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贡献作用日益凸显

据统计,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 053.39亿元,首次突破1 000亿元大关,是2010年536.24 亿元的1.96倍,年均增长11.0%。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90.7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11.75亿元,年均增长13.5%,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的比重也从 2010 年的 35.6%提高到2015年的39.1%;实现税收收入169.4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 54.8%,比 2010 年提高了 9.4 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成为第一大税收来源。2015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97.97万人,逼近百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2.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

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环保消费等产业规模从小变大,增长较快。金融从信贷投放驱动转向金融产品创新驱动,金融业增加值从 2010年的 44.53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94.44 亿元,年均增长 15.9%,对第三产业及GDP 贡献率分别达到7.5%和3.5%,成为带动漳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商务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69亿元增加到2015 年的63.44 亿元,年均增长达 23.4%;全市旅游收入2014年首次突破200 亿大关,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速较全省增速分别高出2.5和4.4个百分点;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86.1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1%;以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为漳州市实现经济转型平稳换档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传统工商企业纷纷涉足电子商务领域。2015年全市已有淘宝店卖家5000多家,生产类企业进入“天猫”商城100多家,全市6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企业门户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务洽谈、市场信息收集、供应商管理、销售管理等业务,50%以上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企业产品特点和需求联手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大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此外,信息服务、外包服务、广告会展、社区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也相继同步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3.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0年的394.1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 394.53亿元,增长了3.54倍。其中,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0年的244.6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 005.77亿元,增长4.11倍。目前,全市新建或在建大、中型商贸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达450亿元以上;文化产业总资产已达350多亿元;22个项目纳入省旅游“六大工程”,完成投资53.66 亿元,其中10 个省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46.46亿元;全市共建成公办社会福利院4家,县级社会福利中心7家,乡镇敬老院90所,村级敬老院9 所,农村幸福园18所,农村幸福院(老年活动中心)75 所,社区养老服务站 263个,养老床位18 431 张;2015年全市共有8个项目纳入省旅游“六大工程”重点旅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5.74亿元,完成任务105.94%;全市共建成公办社会福利院3家,县级社会福利中心7家,乡镇敬老院100所,农村幸福园180所,农村幸福院(老年活动中心)308所,社区养老服务站 263个,养老床位1.95万张;2015年全市上规模物流企业(年经营收入500万元以上)234家,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其中上亿元物流企业达37家,年营业收入134.9亿元,占全市物流企业总营业收入的36.83%;2015年漳州移动、漳州电信、漳州联通3家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6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达80.63亿元,比增25.9%;视听产业龙头万利达集团入选亚洲品牌500强;健康产业龙头片仔癀药业集团实现年营业总收入14.5亿元,实现利润5.176亿元。

4.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全市新增国家A级旅游景区7家(5A 1家,4A 4家,3A 2家),为全省拥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地级市之一,漳浦县成为全省4A级景区最多的县,全市新增旅游线路二十几条,打造了福建土楼、滨海火山、日出东山、长泰漂流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基本建成集史迹观赏、滨海度假、生态休闲、温泉养身、寻根谒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漳龙物流园区首期投资8亿元,规划用地1 659亩,计划总投资30亿元;15个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累计完成设施投资约30亿元,入驻文化企业200多家,逐步形成动漫、出版印刷、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工艺美术等5个文化产业聚集区。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 主要问题

一是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低,与周边发达地区比较差距仍然较大。全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徘徊在37%左右,相当于厦门2008 年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排在全省设区市第7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3.0%。

二是服务业主体仍是传统服务业。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公共管理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占比达52.8%。以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等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仅占38.1%,发展仍较缓慢。

三是服务业和工业融合度低,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升级。现代物流、技术研发、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对制造业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芗城、龙文和龙海3市(区)服务业总量占据“半壁江山”,占比高达52.7%,且发展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五是市场化程度低。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医疗、文化传媒、科研服务等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壁垒,行业投资基本以国有为主,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难。由于服务产品价格主要由国家制定,国有服务业企业居垄断经营地位,证券、保险、教育、通讯等行业价格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缺乏竞争动力和发展活力。

六是现代服务业集群水平低,企业间业务和技术关联度低,产业结构趋同,企业与院校及科研机构互动机制不健全,产学研联合不够紧密。

2. 原因分析

制约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多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束缚。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存在“重工业、轻服务业”意识,认为工业发展上去了,现代服务业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口头号召多,抓落实的有力措施少;二是政策执行缺抓手,政府财政资金在支持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发展方面存在“撒胡椒面式”现象,集群化水平较低;三是信息化水平低。园区建设仍停留在建房圈地水平,互联网应用与信息技术推动严重不足,园区升级转型慢,配套服务跟不上,快递服务系统不健全,数据库及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体系有待建设,商家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四是产业集聚不够。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比较严重;五是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高端人才引进鼓励政策缺乏留住高端人才的“土壤”,与周边城市比待遇偏低,另一方面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而,本地高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尚不足支持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以2013年为例[1],如下表所示:

表1 厦漳泉2013 年产业结构与专业设置统计分析表

资料来源:2013年厦漳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建省教育厅统计资料

(三)几点启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十三五”时期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 发展机遇十分难得

(1)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新机遇。经济新常态下,中央更加注重内需拉动,支持扩大消费,这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机遇。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4.8%,但与发达国家80%以上和我国发达地区70%以上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个差距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的空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以后,将极大促进漳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为现代商业、金融、医疗、教育、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2)国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漳州有着经略海洋的辉煌历史。为落实“一路一带”战略构想,市委、市政府出台《漳州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行动计划》,策划生成77个涵盖产业合作、经贸合作的重大建设项目与合作事项,包括双向投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交往等,为进出口贸易、港口物流、旅游、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行业创造了新机遇。

(3)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首先,中央支持海西加快建设与支持对台交流合作,使漳州突出的对台“五缘”优势转化为漳台两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补,合作空间大;其次,漳泉同城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漳州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特色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厦门自贸区给漳州带来梯度转移“溢出”效应,有利于带动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4)漳州自身发展催生的新机遇。2015年,漳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4:48.5:38.1,相比于厦门(0.7:43.6:55.7)和泉州(3.0:59.9:37.1),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明显滞后。如图1所示:

图1 2015年厦漳泉三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示意图

工业化进一步提速提效,急需现代服务业与之相配套。企业急需强化金融创新、产品设计研发与科技服务、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和人才引进培养来促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漳州现代农业也需要现代服务业与之相配套。作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业大市,漳州初步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唯有借助农村金融、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电子商务营销,才能在设施农业、精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方面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同时,建设“田园都市•生态漳州”,为生态休闲旅游、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

2. 面临挑战错综复杂

(1)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带来的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三高一低”(高失业、高财政赤字、高债务、低增长)、欧债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使我国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仍将持续波动。由于漳州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面对外部冲击,可能准备不足,困难不少。

(2)厦门自贸区对漳州优质产业资源“虹吸”效应带来的挑战。厦门自贸区优惠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叠加效果,吸引漳州高端人才、产业资本以及创新要素等向厦门流动,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总部转移厦门,进一步加大厦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发展落差。

(3)实体经济投资放缓与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挑战。受宏观经济影响,2014年以来漳州实体经济投资明显放缓,扣除古雷因素,全市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 2013年的44.0%下滑到2015年的40.3%,呈逐年下降且固定资产投资泡沫因素的影响还难于估计。“双十建设工程”产业项目,如古雷炼化一体化及配套项目,因各种原因进展较慢,十大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中的军民合用机场、陈元光漳台文化公园等项目也因种种原因推进缓慢甚至中断,加上消费需求不旺、消费层次结构不高的矛盾,现代服务业短期内难于大幅提振。

(4)服务业比重小带来的挑战。厦漳泉同城化要求三方产业分工更明晰、布局更合理,互补性更强。目前,厦门三次产业结构已呈现“二、三、一”的结构态势[2]。反观漳州,三产占比小和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仍严重制约一产和二产增长质量的提升,继而制约经济市场化、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步。如下表所示:

表2 厦漳泉产业分布与城市定位一览表

3.后发优势有待凸显

“十三五”开局以来,漳州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了漳州经济的后发优势,漳州市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以提升消费性性服务业质量效益为重点的举措,正逐步缩小与全省差距[3]。持之以恒,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 800亿元、占比达40%以上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二、“十三五”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心和技术路径

(一)发展重点

《福建省“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创业设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旅游、商贸流通、体育、家庭服务等为我省“十三五”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根据漳州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漳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应该是“6+6”的发展[4],即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继续加快旅游休闲、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家庭服务等六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1.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优先发展6个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漳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现代物流。以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为中心,逐步建成闽西南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23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18%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 000亿元,培育现代物流企业300家以上,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30家,达到50家。

(2)金融服务。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04亿元,对GDP及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提高到5%和11%以上。银行数量达到40家以上,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家以上,累计直接融资规模200亿元以上。

(3)电子商务。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年交易总额突破600亿元,网络零售额占全市消费品零售交易额的20%以上,力争将漳州市打造为电子商务强市。

(4)信息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支撑漳州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信息服务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涌现一批新型信息服务业态、信息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

(5)科技服务。到2020年,建成一批优势产业公共研发设计平台、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基本形成研发服务产业集群,构建支撑漳州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服务体系。

(6)商务服务。到2020年,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增幅翻一倍,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

2.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继续加快发展6个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漳州消费升级:

(1)旅游休闲。到2020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旅游收入比“十二五”翻一番,旅游接待人次数达到4 60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15%,旅游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

(2)健康医疗。到2020年,全市千人均床位数达到5.2张,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1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6人,医护比达到1:1.25。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总量的25%以上。

(3)养老服务。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建制村,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

(4)商贸流通。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发展城市配送、连锁经营、电商物流等流通方式,加快“漳州味”华夏行、欧洲行、海丝行活动。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70亿元,年均增长10.5%,培育5家年交易额超50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

(5)文化体育。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达到或超过22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80家以上,产值超亿元的有50家以上,建成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设施完善、运营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6)家庭服务。创新社区综合服务,通过新建、改扩建、购买、置换等方式,加强社区和乡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购买以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到2020年,户口在1 000户以上的社区实现每百户拥有的社区综合服务站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二)技术路径

1. 优化空间布局。以服务城市发展、服务重点产业、适度集中集聚、形成若干特色为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两大城镇群、两大发展带、四大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布局,加快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现代专业交易市场、综合型服务业、旅游休闲养生等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业产业聚集。

2. 加快集聚发展。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为方向,突出集约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着重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创意设计、信息软件、专业交易市场、综合性配套服务、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八大领域,有序规划和建设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 促进融合发展。积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建立“互联网+”制造业平台。积极推动城市物流、金融、营销、品牌、渠道、研发、咨询等专业服务下乡。

4. 推动主辅分离。引导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将生产流程中的非核心但具有比较优势的原料采购、研发设计、咨询管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品牌运营、产品销售、设备安装、售后维修、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财务管理等服务环节从原企业分离出来,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方式实施主辅分离。

5. 促进漳台合作。推进新型服务业尤其是区域性专业物流深度合作,依托紧密合作的先进制造业、石化产业和现代农业,重点推进旅游观光、创意文化、智慧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重点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和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建成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集聚区。以漳龙物流园、东海岸水产品物流保税中心、花卉集散中心为主体,打造漳台现代化冷链物流基地。

6. 深化改革创新。健全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机制,建设以服务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机制,壮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机械、物流、电子商务等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创新联盟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三、对策和建议

2015年漳州人均GDP达到55 571元,市区人均GDP已达到81 451元,超过1万美元,表明漳州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动力由“工业推动”向“服务业推动”的转变,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协同推进发展

政府主要是经济、社会事业部门形成合力,各县(市、区)共同发力,党政主要领导转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观念,提升现代服务业为一把手工程。要强化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环境,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协调机构,通过实施《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漳州市“十三五”生态市建设专项规划》、《深化漳州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漳州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等,抓好服务业发展布局和重点项目。完善统计体系,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KPI考核中发展服务业指标的权重,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创造优良的软环境。

(二)完善机制建设,增强创新动力

加强对接厦门自贸区的研究。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门团队深入研究,在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创新、优惠措施和开放经验等方面找到成功经验。增强“跟随”效果,学习、复制、创新厦门自贸区运作模式,尽早做好前期运作准备。通过设立古雷石化综合保税区,抢抓试点机遇。深化漳台合作交流,促进漳台现代服务业合作项目顺利落地漳州。

(三)落实扶持政策,提供要素保障

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消减优质企业向厦门转移的动力,减少政策、环境因素的税收流失。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扶持政策,创造条件让企业在园区内购置或投资具有自主产权的固定资产。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服务价格政府定价,建立公开、透明的定价制度,落实服务业行业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政策,争取商业用电与工业价格并轨。继续清理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免征、减收和缓征一批收费性项目,确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坚持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实力

根据区域布局和行业特点,注重策划生成一大批与重点制造业和农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对已确定的项目编制专项实施行动计划,帮助解决项目落地的资源供应瓶颈问题。

(五)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目前,企业主人才观念落后,各级党委、政府实施“人才战略”措施还不够落实,对人才重视不够、氛围不浓。建议各县市(区)城区规划建设人才公寓集中区,按生活、就医、孩子就学、交通方便,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统一规划,政府提供土地和公共设施配套,企业按规划自建人才公寓,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模式引进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合作培养,更加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办学。近年来,漳州市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办学经费紧张,市政府对高职生均预算内经费投入与省政府的要求差距仍较大;二是校企合作机制运行不够顺畅,缺乏外部制度与政策支持;三是高校科研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尚无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四是校园信息化还停留在基础资源建设阶段,离信息化资源应用推广、智慧校园建设要求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逐步解决,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结语

目前,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全世界平均60%,发达国家平均70%,美国在70%以上,中国只有45%,漳州只有38%左右。服务业仍然是漳州产业体系中的“短板”,服务业总体上不大、不强、不平衡是制约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难点。服务业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既有原来传统的衣食住行,更有很多基于新技术的服务业。唯有全力推动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5],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漳州现代服务业才能迎来改革和发展的又一轮春天。

[1]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R],2011年12月;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1 年2 月;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R],2011年8月.

[2] 曾月娥,伍世代,李永实,陈志强等. 基于潜能模型的城市同城化透视——以厦门漳州两市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78-82.

[3] 漳州市人民政府. 漳州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R]. 2016,9.

[4] “十三五”漳州市现代服务业主报告课题组. “十三五”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提升对策研究报告[R]. 2015,4.

[5] 漳州市人民政府. 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 2015,11.

(责任编辑:马圳炜)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and path selection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Zhangzhou during the period of “13th Five-Year”

SHEN Wen-fu1, YE Jun-xia2, YE Hui-yong3, CHEN Dian1, SHEN Tong4

(1.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jian Zhangzhou 363000; 2 .Zhangzhou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Fujian Zhangzhou 363000; 3 Zhangzhou Nation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team , Fujian Zhangzhou 363000; 4.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Weihai 264200))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is Zhangzhou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o achieve a critical period of upgrading,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one after another, the need for the city's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path choice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Supply side refor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ro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Zhangzhou, on the basis of full investiga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Zhangzhou during the period of 13th Five-Year" should be "6+6" development, which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financial services, e-commerce, information services, technology services, business services and other six production services, increase production service support ability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tourism and leisure, health care, pension services, trade, culture and sports, family services and other six life services,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of gravity; route choice

1673-1417(2017)02-0033-08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7.02.0008

F127

A

2017-05-05

2016年度漳州市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一等奖《供给侧改革与“十三五”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心及路径选择》(漳社科联【2006】11号),课题主持人沈文馥教授。

沈文馥(1968—),男,福建诏安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等。

猜你喜欢

漳州市漳州十三五
印 玺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康漳州龙
印 玺
福建漳州面煎粿
打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