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于家湾村上党课
——来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一线的感悟

2017-06-19司志通

中国工人 2017年6期
关键词:承德市大讲堂全村

■司志通

我在于家湾村上党课
——来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一线的感悟

■司志通

编者注:作者是承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常委。今年4月,受组织委派他带队来到围场县于家湾村,担任扶贫工作组组长和村第一书记。这是他在山村上党课后写下的体会。

5月10日上午,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牌楼乡于家湾村党员活动室,党员大讲堂正式开讲了。时值暮春,村子南山坡成片的映山红由红变粉,云霞般美丽;苏醒了的伊玛图河涣涣东流;村民刚种完土豆,播种了一年的希望。这里虽然贫困,但仍是个安静祥和的塞外小山村。

一个半小时的党课,会场曾响起三次热烈的掌声,这让我十分感动。这是党员大讲堂的第一讲,我上的党课题目是《共产党员要争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锋和模范》。三次掌声的背后,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思考之一:掌声期盼组织起来。今年4月,组织上派我带队驻于家湾村,担任工作组组长和村第一书记。经过多方调研和与乡党委、政府负责人沟通,明显感到,于家湾村党建存在虚化、弱化问题。全村51名党员,一半在外打工,一半在家务农。在家的党员整体上年龄偏大,年轻面孔寥寥无几。有时组织个会儿,人都不齐。有的党员先进性不强,存在着在平常工作“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危难关头“豁不出来”,群众有意见,党员也颇有微词。群众和党员都急切盼望党组织强起来、硬起来。会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党员说,听了这次党课,有找着家的感觉。

思考之二:掌声期盼富裕起来。在党课中我详细分析了全村发展优势,党员们纷纷表示赞许。该村有五大发展优势:第一,盛产玛瑙的伊玛图河穿村而过,四季长流,山水林田湖元素齐全;第二,旅游大动脉111国道横贯全村,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川流不息;第三,该村距风景胜地御道口牧场不足50公里,旅发大会召开在即,具有承接旅游资源外溢效应的独特优势;第四,该村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天蓝、云白、湿地植物茂盛,空气清新,是“绿肺”所在。第五,具有浓郁特色的农产品和山形地貌适合搞乡村旅游。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村有未出列的贫困户116户,贫困村民239人,去年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是典型的端金饭碗过穷日子。一些党员讲,于家湾村早那就该琢磨琢磨怎样大步伐脱贫致富了。

思考之三:掌声期盼党建强起来。党员毕竟是党员,就是先进于普通群众。7000多字的党课提纲、一个半小时的授课,中间没有休息,党员们遵守课堂纪律,没有交头接耳的、没有接打手机的,像小学生般认真听讲,这既在我预料之外,又在我意料之中。这说明党建弱化的背后,蕴藏着党员和村民对强化基层党建的殷殷期许。党员心里都憋着一股干劲,需要“严紧硬”,才能激发出来。“宽松软”下去,党员是不答应的。这次党课前,村支部书记邹文昌带领全体党员集体宣读了《入党誓词》,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乡党委书记温志全程参加了党课。

党课结束后,年轻女党员尚艳君激动地说:“听了党课,我看到了差距。我租种一百亩土豆,去年收入四五万块钱。原来我只想着自己富,没想着帮贫困户富。对照党章,我觉得自己还不像一名合格的党员。今后我要好好发挥党员作用,带领村民致富。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叫富”。

之所以在于家湾村开设党员大讲堂,每月一期地持续搞下去,就是为了积铢累寸,涵养内心,成风化人,见诸行动,把党建工作锻造成全村脱贫攻坚的强大引擎,驶入致富快车道。

猜你喜欢

承德市大讲堂全村
瞎闹腾大讲堂
全村唯一收件人
少儿书画作品4幅
“别样”履职大讲堂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快乐大讲堂{2}打嗝怎么办?
快乐大讲堂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Beams Up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