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作业评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2017-06-17周萍
周萍
(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初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有近十年班主任龄的初中英语教师,兼心理健康辅导员,我常常想: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既然许多一线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作业批改相结合想法的提出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刚进初中的学生(以农村学生为主),由于小学受到的英语启蒙教育不够系统,对英语不太重视,尤其对每日必做的作业,更是敷衍了事,谈不上什么兴趣,对于老师的批改,也不在乎好坏。而且,越是成绩不理想、興趣不浓厚的学生,越是不看重作业的质量。即便他们的作业花去了我许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也不会重视我的批改,有错不订正更是常事。我曾经做过调查,对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的39名学生的已经批改过的作业本进行订正检查(无人全对),发现只有2位学生自觉做了改正,订正率为5.1%。在对剩下的37位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有28位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订正,占了总人数的71.8%。有6位学生表示可以在同学的提示或帮助下完成作业订正,占了总人数的15.4%。最后,只剩下3位学生,确实无法完成作业订正, 占总数的7.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92.3%的学生有能力进行作业订正却没有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上对老师的批改不感兴趣,在没有老师或家长督促的情况下,也没有订正错误的动力,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对作业无所谓,甚至连对错都不放在心上的态度,以至于失去一次次知识点及时巩固的机会。如此一来,老师对作业做出及时批改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得不到反馈;而学生自身的书写技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更有甚者,只能造成作业错误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寻找一些有效的办法使得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关注老师的批改,自觉进行错误订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担任了几年的心理辅导老师,我很清楚,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而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简言之,它具有以下功能:巩固与延伸的功能、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的功能、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的功能。要学生重视作业,自觉提高作业质量,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把“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要做作业 ”,体验到作业取得进步的成功喜悦,并日益提高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把作业批改方式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结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在抓好课堂教学、学好现有新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作业批改方式,来吸引他们对作业的关注和重视,培养严谨、认真的作业态度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及自我探索精神,进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业批改相结合想法的实践
(一)实践前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统计,以我校七年级(5)班39位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到以下数据:
通过交谈,我对这四批学生的作业心理做出了大致的分析。第一批学生原本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基础掌握得也不错,对作业能否全对比较关心,所以第一时间打开看结果,并及时做了订正。第二批同学对这门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容易转移,他们更多地把作业看作是一种老师布置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交差了,至于能否圆满完成,意义不大。他们拿到本子会先打开看看批改的结果或分数,但是不会去关注错在哪里,所以要自觉订正很难做到。第三批学生对这门学科兴趣不大,基础相对弱些,但属于比较听话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好才能上交,至于正确率已经不是他们的目的,所以错误比较多,作业中对错各占一半,要订正太麻烦,干脆留着再说,这些学生几乎连本子都不会打开。第四批学生是属于基础最糟糕的,往往听课有困难,更谈不上什么兴趣,他们的作业只是为了不挨老师和家长责骂而做的,字迹一般较潦草,正确率极低,甚至会出现空白,要订正很难。
(二)实践操作过程
大致了解了学生的作业心理后,我决定先从学生的作业批语做起。我的批语既要能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所在,又能通过本次作业给学生一个简短的评价,希望能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班上有一位小×同学,成绩中等,总改不了粗心的毛病。我在他的作业批语中这样写道:你对所学知识掌握得还不错,只是没有记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这也是我这个星期的上课重点。如果能再仔细点,会更有收获。第二天的作业本上,凡是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少了许多。还有一位×杨,经常拖拉作业,我在作业本上这样“说”:今天的表现很好,你能主动把作业交上来,老师很高兴改到你的作业本。明天可也要坚持哦!我会看着你的!以后的三天我都改到了他的本子。在第三天的作业本上我写下了:瞧,你的作业今天又有点进步了!就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你会懂得越来越多。之后的一个星期他都在交作业。直到周末过后,他又没有交作业。我开始找他面谈,他说了实话:周末只想着玩了,而且作业有难度,如果在学校,还可以找同学问问,在家里也就算了。我再问他:作业不交心里有压力吗?他说有。以前经常不交,也没什么;现在有段时间交了,突然又交不上去,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对他提了个特殊的要求:作业以后每天都交,心里踏实点,如果有不会做的,可以问同学或问我,晚上打电话问也行;实在不行的,就能做多少做多少;实在不怎么会做的,就自己找些会做的代替一下,然后在作业本上给我留言说明就行。我给了他充分的作业自由,他很高兴,表示以后保证每天都能上交作业。从此,他不但作业都交了,虽然作业质量有好有差,但看得出很努力,并且,连带上课热情都高了许多。碰到简单的问题,他还会举手回答。单元测试的成绩也从以前的20多分慢慢提高到50多分,有一次甚至提高到了61分。
通过类似这样的作业批语,我几乎每天都在和每个学生进行沟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作业开始端正起来,连书写都清楚许多。甚至有的学生会在我的批语下面风趣地接上几句。如:老师,今天的作业没让你失望吧?我会争取全对的。课堂气氛都好了不少,举手回答的学生越来越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叫×莹,从进学校开始,就一直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见到老师也不会打招呼。校运动会上,别的学生异常兴奋,或呐喊,或欢呼,她却独坐一边,冷眼旁观,一句话都不说,也不关心班级名次。 第一节上课,我喊到了她的名字,她慢慢站起来,面无表情,一声不响。我还以为是个学困生,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个优等生。家访后,我才有所了解,原来她一直跟母亲相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她母亲因为工作忙,留守家里时间也很少,很多时候她就是一人在家,陪伴她的除了书就是电视,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也不喜欢与人交流,連跟她妈妈说话都很少。因为她不爱跟人说话,即使我找她面谈,也是我说她听,所以我干脆直接在她的作业本里与她“交流”。每次批语,我都挑她的优点说,用词尽量亲切,很想拉近与她的距离。如,我在她的抄写本上写:你的字真漂亮,跟你的人一样清秀。你的声音一定也很美。上课能听到你的声音多好!在作业本上我“说”:你真棒,今天的作业差那么一题就Good了!或是这样写:虽然你上课没有发言,但是你知识掌握得很好,又得满分了,恭喜!我在她的作业本上留下了许多感性的句子,但是她一直没有什么转变,也没有给我作业上回话,我想她估计很难改变了。但就在我采取交流式批语三周后的一节英语课上,她居然举手回答问题了。之后,在走廊或是其他地方见到我,她也会注视着我,轻轻地点一下头,那应该算是打招呼吧,我感到非常的快乐,因为我的批改起作用了。
每天都写批语,时间上有些紧张。而且有时会出现与前面相同的句子。学生也习惯了看批语,偶尔也会忽视过去。为了让学生有新鲜感,积极性更高些,我开始变换一些批改方式, 偶尔还能偷偷懒。如,抄写作业端正漂亮的,我会给个大大的Good!如果是练习题正确,我会外加个五角星。有时就画个笑脸上去,如果退步了,就给个哭脸等等。虽然只是变个小小的形式,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兴趣的源头。刚开始,我只是运用到作业本上,后来,有时我也运用到测试卷的批改上。我发现,不只是学生的劲头高了,连我自己都不知不觉变得爱改作业了。每次翻开那些作业本,看到那些温暖、鼓励的句子,或是那些有趣生动的批改符号,我都会有一种满足,我觉得自己跟他们贴得很近。同样,我会更细致、耐心地批改他们的作业,总是试着体谅他们做作业的难处,是因为我上课没讲好,还是我强调得还不够?学生的劲头当然也更高了。
可能是因为作业本上的交流多了,学生会觉得跟我比较亲近些,有问题来找我的学生多起来了。有学科上的,也有非学科上的。大部分是学习上的问题,也有一些是跟同学相处方面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如果需要后续关注的,我会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给予关注;如果需要面谈解决的,我会先在作业本上设个问号,如果他们不愿意面谈,我就在作业本上进行交流。至少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是,我可以不必再为他们不及时订正作业感到头痛了。半学期下来,我感觉自己不仅贴近了学生,学科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的课上,随便讲话的学生少了,举手发言的学生多了;发呆走神的人少了,全神贯注的人多了;作业不交的人少了,自觉订正的人多了。
半学期后,我又做了一次调查统计,在下午放学前把中午批改好后发下的作业本收回来39本本子,全对的4本,有错全部订正的28本,占80%;(其中订正有误的有5本。)只订正一部分错误的有4本(剩下的是不会订正的),占11.4%;另有3本基本没有订正过。这种情况刚好与半学期前反了反,说明批改方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于成绩,半学期前这个班的平均分名列年段第三(总共5个班),半学期后期中测试平均分、及格率都位居年段第一。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业批改相结合实践后的体会
在实践过程中,我感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业批改相结合,还可以依据一些相应的心理学教材及学生实际,制定一系列的批改方式,采取分类批改方式,不同的学生群,可以出现不同的批改方式,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方式,纠正学生对作业不正确的心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学生的情绪高昂了,积极性提高了,连教师本人都会从无奈、痛苦的改作业情绪中释放出来。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效果越佳。如果学生学习压力大、精神压抑,思想有负担,就会出现心理成长延迟现象,脑子迟钝、思路堵塞,影响吸收知识和信息,更谈不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因此,不论在课堂或是教学外的活动中,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作业也是一种表现。
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允许的,更是正常的。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在作业中出错,也是这种状况。我们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要费很大气力,下很大工夫,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只在瞬间。所以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总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或是过一会儿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时我们千万不能有半点急躁,更不能否定他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要。我们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他们也希望获得尊重。获得尊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使人正视自我,奋发向上。在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这一行为尤为重要,因为“尊重”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
古人云:“有威则可长,有信则可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我想这句古训也充分说明“信任”在人和人之间的重要性。学生渴望老师的信任,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得到老师的信任,便会感到愉快,增强勇气,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产生锐意进取的心理。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于给学生一份信任。
参考文献:
[1]薛静.关于初中英语的批改[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8).
[2]周寅鹤.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和批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吴海霞.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布置和批改技巧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
[4]冯艳丹.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