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好习惯
2017-06-17游方臻
游方臻
(福建省罗源县第三中学)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上升期,因为其自身的情况和特征,还没有形成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一定的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因此在进行中学英语学科学习时要着重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方法
一、精讲精练,巧激善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老师的“一言堂”,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英语的教学模式演变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读,学生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讲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课堂变得生硬而又单调,初中生也就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学习英语,完全被动式地被老师赶着走。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首先就要从课堂的改变开始,教师不应再是照着教材,照本宣科地讲学,而应该是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精讲精练,将教学的内容生动化、简明化,把枯燥的英语变成一个个易吸收和消化的知识点,同时也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引导的激励方法,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一位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会和同学们做好互动,提问一位学生:“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ere does he work?”待这位同学回答完毕,教师就这位同学的回答转而提问其他的学生:“What does his father do?”“ Where does his father work?”這些互动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能带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集中精神,认真听讲,逐渐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二、加强“任务型”(Task-based)教学,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安排的小型语言训练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是大量外语教学工作者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语言教学模式。采用把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理论观念转化成在课堂上实践运用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效果。任务型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力求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环境下运用语言、体会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任务型教学往往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基础,有层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是由难到易、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任务,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如部分中学英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常常先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和用法,再安排针对课堂知识的训练任务,在课堂上完成,加强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学如何自我介绍时,英语教师会安排如何做自我介绍的talk-test课堂任务,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开头:I am ...,I like ...以此巩固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将老师教的内容变为自身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会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化被动地填充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与反思,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相长
教学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教育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应该经常沟通和联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改进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合理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评价和反思工作,对促进教学进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某初中学校在全校英语教学的月末阶段,组织学生填写一份对英语课堂的教学反应和评价表,主要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能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英语课程学习是否存在问题、课堂讲课效果是否良好等等,从中获得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真实感受,反思和发掘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教师进行改正和完善,提升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促进教学相长。
初中生的身心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在学习时缺乏积极主动性,而英语语言学习的枯燥和理解难度大等特点,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采取灵活课堂、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引导学生对教学的反思,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威.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肖梦娜.英语教学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J].教育家,2016(47).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