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写作成为一种倾诉

2017-06-17庄爱花

新课程·教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对象意识

庄爱花

(福建省平潭县平潭第一中学)

在语文的写作指导中,“读者意识”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就提出:“写作练习是为了运用,运用就必须有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但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培养读者意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历来是有所关注的。近年来,国际写作组织在倡导“为自己写作”的同时,也倡导“为不同的读者写作”。英国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练习为不同的读者群而写作,要提供机会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写作训练。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偏离了这种理念,学生习作的读者几乎只有语文教师一人,除了教师,学生较少得到其他人的意见以及和他人沟通的机会,更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常常较为简单、笼统、概括,有时可能比较主观。面对只有一个并可能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的特殊读者——教师,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强烈动力和写作热情,对写作总是采取敷衍应付、草草了事的态度,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叫苦不迭。作文写作中“读者”的单一,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心理,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此,提倡“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真情表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養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写作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的实质就是对话:原我与超我的对话、生命与世界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语文教学大纲认为,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与之建立交流的意识。美学认为,作者创作出作品,如果没有读者参与,即没有读者的读解、欣赏、创造,作品就是一种死的存在。因此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就不能不成为作者写作时应该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历经了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后,2015年全国语文高考新课标1卷和2卷都采用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命制要求高之外,有一个重要的内涵是对象驱动,它的作文命题要求有“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等明确的对象指令,它要求写作者必须针对材料事件中的具体人物,要有对象意识和读者意识。在写作中,学生如果缺乏对象意识和读者意识,就可能离开所给事情架空说理或另起炉灶自说自话。文学创作的阅读对象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因为任何人都可读,且可以长时间地、反复地读,但不求任何人都认可。而高考作文属于特殊的写作活动,它阅读对象的层次相对固定,多是语文教师或高校中文系教授;阅读对象的范围也小,多则两三人,定夺是在相对短的阅读时间内完成的。为此,阅卷者的阅读初感,即阅读的第一感觉较为重要。因此,在高考作文中,考生不能忽略与他人沟通这一重要的写作目的,要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即“读者意识”。

二、培养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的策略

“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心中有人,有个可以与之进行倾诉、交流的对象。这个对象是潜在的,它既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确定的。考生完全可以根据文体和内容的不同表达需要,来预设、选择、变换自己高考作文的“读者”。而高考作文题的日益开放也为考生提供了这样的表达自由。如果考生在写作之前能够考虑到“潜在读者”,那么其实已经为自己的写作设置了一个个鲜活的话语情境:考生可以设想,假如面对的是亲友,也许你的文笔会更温婉亲切;假如面对的是社会上充满温情的人或事,也许你的言辞会更肯定和赞美;假如面对的是社会生活中某些丑恶的现象,也许你的笔锋会更加的犀利、尖刻,有批判的力度……因为有了一个特定的倾诉、交流对象,你的思维肯定是活跃和积极的,情感也一定是饱满和丰富的。这个时候,表达的冲动、抒发的兴致、宣泄的畅快,都会让你快速地进入写作的状态,而写作的才情也将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讲究读者意识呢?我觉得考生在行文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任务指令,清晰读者意识

当前语文教学一线盛行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明确要求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在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中,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在具体写作中,如果选择给小陈写信,那么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大脑中还原现实交际场景,设想自己作为女儿在跟父亲交流、在表达己方的观点与理由时,要充分理解考虑对方的立场。从说理态度上看,要体现小陈对家人的爱、对父亲的关心、对生命的尊重等方面的情感。因此,学生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应该更强调对象意识和读者意识,注重文明有序的沟通交流。“有对象意识”和“入情入理”地说理就成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必然。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命制中新用了“阐述”一词,这就不同于以往作文命制中的“论证”,这是内在理念的变化。“阐述”对应的是“说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沟通辨析为主,所以也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有对象意识与读者意识,加强阐述的针对性。

(二)情动于中,情理交融

刘勰认为,要“为情造文”“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为情要“约而写真”,“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情采》等篇),为文需有情,写情需真挚。历览高考优秀作文,篇篇佳作之所以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情感的魅力不能忽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些满分作文或情意真挚,或浓墨重彩,或质朴自然,读来无不让人心荡神驰。

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的范文《请谅解一个女儿对父亲“深沉的爱”》中的一段:请您谅解一下一个女儿对父亲“深沉的爱”,原谅一个女儿的“自私”。都说父爱是深沉的,但儿女何尝不是同样的爱?父母的爱,永远是儿女心中的一阵疼痛,只要一碰到,就会微微作痛。因此,做儿女的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父亲往火坑里推?我的父亲跟您年龄相仿,但是他文化水平比较低,只能靠做苦力赚钱养家,所以我很感激父亲含辛茹苦把我养育这么大,一直觉得父亲就是我身后的大树,在我无助的时候,可以随时依靠。在人群涌动的浪潮中,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似乎感受到了父亲呼喊女儿的声音,望着父亲渐渐发白的头发,我竟莫名地忧伤起来了,在转身的一刹那,眼前被泪水模糊了视线。

这是一段出自肺腑、真挚自然的表达,作者把对父亲的深沉情感融入事理之中,情中有理,理中有情。作者以自己的父亲做类比,表达出看似无情的举报却包含着女儿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没有丝毫的附加感、装饰感。正是作者表达时有清晰的对象意识和读者意识,才能把真实的情感宣泄出来,用朴实本分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打动人心,从而激发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

(三)扣题点睛,严谨醒目

我们知道,作文是决定高考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考评卷中,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可以说扣题写作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务,也是写作中凸显读者意识的关键。

考场作文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决定了阅读老师只能泛读,不能全部精读细看。在这种阅卷氛围中,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点题”意识——在开头将文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见解、主张等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以便阅卷老师不用细览全文就能对你的作文大意了然于心;同时,在文章的流转交汇处,还要运用语言标志显示自己的行文思路。因此,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文章的标题、开头与结尾,由于所处的位置比较显眼,信息的传递是最为有效的,假如考生能够在这些位置上精心打造“亮点”,借助新颖贴切的标题、题记、段首、后记等形式,来传达、强化文章的关键词,那么,阅卷老师即使是处于最疲倦的状态下,也仍能对这篇作文有个较为深刻的整体印象,为其所吸引,对其产生认同感。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在写作中有清晰的读者意识,就能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作文成为他们感情的宣泄、心声的表露,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言为心声。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对象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