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在生活中绽放

2017-06-17洪韡婧

新课程·教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背影文本课文

洪韡婧

(南京市求真中学)

【案例背景】

齐鲁名校长李升勇说过:“文本是什么?是固化的生活,是前人生活经验的升华与积淀,对文本的学习必须要有一个把文本还原于生活的过程。文本是学生与作者沟通的媒介,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沟通的过程。由于作者大多是成年人,更多的是有成就的成年人,其生活阅历非常丰富,而且情感思想又与人生阅历息息相关,所以要学好语文,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一味地就教材论教材,就课堂论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目光指向辽远,指向辽阔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使文本阅读与生活感悟相结合呢?本文试从亲身经历的案例出发,谈谈这一方面的感想。

【案例描述】

一件浸润着思念的往事,一段饱含深情的描写,一篇历久弥新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将这种感动传递给他人,尤其是传递给涉世未深、人生阅历尚浅的学生。如何去做?我想,这必定是每位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苦苦思索的问题。

《背影》中的爱,令人感动,令人流泪,所以我在教学时总是会努力让学生感受父爱、感受情感。但是,在一开始教授《背影》时,学生对于朱自清和他父亲之间的那种情感,那种感动,总是捕捉不到。甚至有学生提出疑问:朱自清和他父亲之间有无法逾越的代沟和隔阂,为什么文章最后似乎都不去计较了,是不是不真实?最后,课文就在这么模棱两可的质疑声中结束了。

回到办公室,我很郁闷,在课前预设了那么多种情境,怎么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仔细认真地思考,觉得还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于是,在另一个班教授《背影》时,我换了不同的策略,不再去单纯煽情的讲解分析,而是让他们每人在课前带一张自己父亲的背影照片,上课时带着照片上台说说,照片中你的父亲在干什么。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性很高。有的说,父亲准备出门上班打开门的背影;有的说,父亲正在烧菜的背影;还有的说,父亲拎着带他去超市买的大包小包的零食往家走的背影……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我课前就选出来的,做成幻灯片打出来给全班同学看,照片上是一位父亲的背影,他蹲在地上捡碎片。这时,我让带来这张照片的同学上台,说说这位父亲到底在干什么时,他很不好意思上台。他说,前几天他和父亲吵架,他随手把手机扔出去,结果把茶几上的杯子打碎了,“砰”的一声,吓了他一跳。这时他父亲默默的弯下腰捡碎片。他的愤怒一下子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之前的剑拔弩张,只剩下惭愧。他看到父亲弯曲的腰背,沉默的话语,他心酸眼涩,捡起手机给父亲拍了一张照,想留着提醒自己,不要再有情绪失控、行为过激的时候,没想到这次却派上了用场。他虽说的简单,可是简单的言语引起了同学们的沉思,教室里随着他的叙述越來越安静,似乎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这时我说:“同学们,这件简单的事情,可能在大家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发生过,你现在想想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和父亲之间的争执,回过头来想想,你有什么感触?父亲的威严高大、父爱的深沉,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请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走进《背影》,看看文中朱自清和他的父亲之间又有什么情感纠葛。”最后,不需要我再强调什么,渲染什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文本中父子之间微妙的感情。

【案例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语文教师不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而是想办法让学生自己能对课文有所理解体验,把自己的生活带入到课文中去,还原课文的情境,身临其境地去感悟课文,同作者一起哭、一起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细读文本,体悟蕴含的生活意义

教师首先要对文本细读,深刻理解其意境、情感,再结合自身感受,用最亲切、最深刻、最新鲜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一起去探寻文本的生活意义,甚至在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内涵的基础上超越文本,达成深层化解读。如果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棵大树,那么,文本解读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教师解读文本越深入、越细致,课堂教学这棵大树就会越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二、结合文本,合理设计授课环节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据此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与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沟通、交流。

三、深入文本,引导学生走入作者心理

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再巧妙地将文本与生活感悟相结合,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从而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四、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讲出自我感悟

感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感情经历,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一种生活形式,正是这些决定了有着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性格气质等方面差异的学生个体,对于文本,对于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小段文字,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应巧妙地运用文本,引导学生畅谈文本感悟,发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深切地感悟生活。

五、挖掘文本,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就使得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雅致的事情。古语“坐拥书城,南面称王而不换”,陶渊明讲“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苏东坡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指的都是学中有至乐。希望我们把生活体验带入语文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重塑自己。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一部人生大戏。正如《背影》这课,以学生的生活感悟为起点,把文本内容、生活体验无痕地熔铸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验是学生实现自我发现的必然过程,是学生文本阅读走向自我的必经之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背影文本课文
主题:背影里的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背影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背影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