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典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7陈志方
陈志方
(福建省泉州一中生物组)
摘 要:古典诗词作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在现今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其中不乏蕴含生物规律或动植物生命活动现象的名句,在生物教学中适当运用这种学生烂熟于心的名句名篇,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生物教学;古典诗词;课堂有效性
中國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也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表达志向、抒发感情的主要形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时在语文中高考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因此中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名句名篇的掌握非常重要。
在众多借景抒情的古典诗词中,不乏蕴含生物规律与生物现象的诗句,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就蕴含着生物教学中极重要的生物现象“向光性”。如果我们能以这样一句学生早就烂熟于心的诗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相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穿插学生学过的古典诗词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此,笔者对中学学过的古典诗词中含有生物规律或现象的名句进行简单归类整理,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一、与生物的繁殖有关的诗句
生物的繁殖是初中生物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青春期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诗人往往对于这一现象情有独钟,描写这些生命活动的主要诗句有: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植物的扦插繁殖,也说明扦插成活率因植物种类的差异而不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植物的种子繁殖,同时也表明了种植季节及收获的季节。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植物的扦插繁殖。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动物的有性繁殖,说明了蜻蜓点水产卵和蝴蝶的觅食交配、产卵。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类在繁殖季节中有争巢、筑巢行为,燕子是用泥土来筑巢。
二、与植物的生理特征有关的诗句
自然界中植物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进化出了千奇百怪的生理特征,其中如经典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更是被文人墨客们津津乐道且比为为人的典范。相关诗句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写莲生长于淤泥中却不会被淤泥污染的生理特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叶与花的生理特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枫叶变红的生理特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春天发芽后枝条下垂的生理特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能生长于岩石中的生理特征。
三、与植物生命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有关的诗句
植物的生命活动与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随着季节、温度、阳光等的变换,植物表现出特别的生理现象,生长发育过程中,开花、结果、繁殖、发芽、生长等更是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诗句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对桃花开放有影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植物的向光性。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光照与植物发芽生长的关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地域与植物的生长的关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植物开花与季节的关系。
四、与动物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关系有关的诗句
动物与植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活动性,因此对于环境的适应更加有利,进化出了高度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虽然古代诗人对于动物的喜爱不如植物那么深切,诗句中使用也不是很频繁,但是仍有很多相关诗句广为流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黄鹂鸣叫与白鹭排成一行飞行以减少阻力的行为。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说明猿类有吼叫的生理特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蚕吐丝直到生命结束的特征。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对于鹅用掌游泳及毛色的描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在人类屋檐下筑巢的生理特征。
五、与生态系统有关的诗句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与生物物种组成的动态稳定的系统,其中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捕食、共生等,环境与生物间也同样存在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主要相关诗句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农田生态系统中草与豆的种间竞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循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见见牛羊”——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与草之间的捕食关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田生态系统中稻—虫—蛙组成的生态链。
从以上整理可以看出,古典诗词有大量的名句中包含着生物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引用这些名句,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的同时,拉近了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教师语言的直观性,便于知识的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但需注意的是,所引用的诗句要水到渠成,自然妥帖,避免信口开河,胡拉硬套,否则会有“东施效颦”之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注意数量的控制,过多过滥地使用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仅集中在这些字、词、句的表面含义上,短时间内难以转移到学习生物学上。因此,适当将古典诗词融入生物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季晓婷.将语言技术艺术渗透于生物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2]华激文.借用法在生物情景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教育,2002(3).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