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7-06-17李春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平等尊重教师

李春波

〔关键词〕教师;心理成长;尊重;平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基本上每天都在和孩子打交道。时间久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转换了一个角度,生活似乎也变得简单,内心依然保有一份孩子的纯真。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你还在那个小学校呢?我说,是啊。这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对于我来说,工作在小学,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是一个很美妙的经历。

一、生而平等:蹲下身子与孩子讲话

我看综艺类的节目,经常会看到一些少儿节目主持人,在与孩子说话的时候,单膝跪地,视线大概和孩子的眼睛在一个高度。对于这样的主持人我总是心生敬意。他们主持的姿势肯定不舒服,但是却方便与孩子交流,方便进入孩子的世界。这个细节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就是我们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使孩子。

孩子的世界是个很奇妙的世界。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成年人都错误地估计了孩子的智商、情商和理解力。有个很出名的实验,“still face”,一个关于婴儿对情绪与表情敏感度的实验。这项实验已经研究了三、四十年。我看到的案例视频选择的是一个一岁左右的婴儿。前半段,一个愉悦的婴儿享受着与妈妈的良性互动,妈妈与婴儿积极地配合呼应。每当妈妈回应婴儿的时候,婴儿都会面露笑容、开心满足。后半段,经过研究人员的要求和提示,妈妈变得面无表情,婴儿马上就觉察到了,孩子开始讨好、表演,想唤起妈妈的注意和回应,但是妈妈却始终不为所动,于是孩子尖叫,声音尖厉,继而伤心痛哭。妈妈马上转为柔声的安慰,回到最初与孩子互动回应的状态,孩子的情绪才渐渐地平稳下来。这个实验说明婴儿已经开始对成人的表情和情绪非常敏感。这个实验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婴儿的认识。

孩子不仅仅是属于家长,属于家庭的,他们更是属于社会,属于国家的。我们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我看到一个漫画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希望自己能变成一部手机的故事。在生活中当他想和父母交流的时候,他们不是在看朋友圈、购物,就是沉迷于打游戏、看剧追剧,小男孩情不自禁地希望自己能变成一部手机,这样父母就能时时刻刻把自己带在身边,捧在手心里。看完这个漫画,我感到了小男孩的孤独和无助,也为他同情和叹息。

二、有教无类:不戴有色眼镜

我们成人在低估了孩子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质疑的能力)的同时,还高估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包括威慑力、影响力)。比如我们习惯于把孩子区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听话的孩子和调皮捣蛋的孩子等等。比如有些教师对一部分孩子天生的好脾气,和颜悦色,对一部分孩子则感到头疼,横眉冷对;对一些孩子经常给予表扬,对一些孩子则给予不间断的批评。其实孩子就像是一张张白纸,孩子有不同的显现只是因为我们成人戴上了有色眼镜而已。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耐烦的家长,也经常会听到训斥孩子的声音。比如,一道题孩子算不明白,一个字孩子总是写得缺胳膊少腿,家长很生气,你怎么就这么笨呢?比如,孩子磨蹭了,家长脱口而出,你能不能快点?比如,孩子又犯了老毛病,家长训斥,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一点也不长记性!比如,孩子依然无动于衷,无所触动,家长很气愤,都这么大了,你什么时候能懂点事儿?比如,孩子一副烂泥样,感觉怎么也扶不起,家长会痛心疾首,你怎么就听不懂呢?像你这样,以后你能干点什么?比如,孩子又跟自己顶嘴了,跟自己对着干了,家长教训孩子,你一点都不听话,你太让我失望了!比如,孩子的所作所为让自己气愤到了顶点,家长气急败坏,一句话脱口而出,我真后悔生了你!如此种种,还能举出很多很多。大人发泄的是情绪,伤害到的却是孩子的心灵。说话的是成人,受伤最重的却是孩子。

难道我们就是惟一正确的判决者吗?一件事情的对与错,真的就是绝对的,毋庸置疑吗?在孩子的身上真的就有明显的对与错吗?家长或者老师有没有好好地找一找隐情?其实,如果做好引导,“错”也可以导向“对”,“不善”也可以导向“善”,问题是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我们想要引导的是什么。有一句话我觉得深入我心,“我们要无条件地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我们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我们有很多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全部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家长以为,我花了那么多钱,辛辛苦苦,你不学习,你对得起我吗?其实,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们就要知足。学习,尤其是课本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给孩子一个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反而要实际得多。

三、以身作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孩子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孩子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家庭的影子。在我们孩子的身上,看到的是我们的影子。在我们的身上,看到的是我们父母的影子。孩子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才是一切的根源。我们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们自己的问题,修正我们自己。父母是原件,孩子是我们的复印件。不P原图,怎么可能让复印件精美得无与伦比?作为家长,不是孩子信服的P过的原图(爸爸和妈妈),孩子会心甘情愿地追求卓越,达到精美绝伦吗?

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所附加于孩子身上的任何期望,其实都不如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的。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气质,得益于我们家长和教师的示范和熏陶。我们知道,获得肯定是我们内心的需求,它是激发我们向上的正能量。微笑、拥抱、鼓励等都属于正能量的范畴。抱怨、指责、训斥、批评等则属于负能量。我们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现在不成功的教育,是一种颠倒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或者只说不做,只负责提要求,这让孩子怎么信任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能够做到让自己信服自己吗?

成长的环境不是绝对的,但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多年之前,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男孩子用他的心解读了family的含义。family就是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我觉得,对于一个有爱的家庭来说,这是关于家庭最完美的表達。作为父母,在家庭中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让夫妻的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这种温暖的爱是鼓励孩子去闯荡、去经历风雨洗礼、去奋力前行的力量。当孩子羽翼丰满,独自外出去闯荡,那个时候,我们会有种空落落的感觉。既然这样,就趁孩子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让我们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偶尔回巢的渴望。

四、家校结合: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间的珍宝,他们价值连城,他们无与伦比。当然,孩子需要雕琢,正如老话所说,玉不琢不成器。但是,我们首先要雕琢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都需要进步,都需要成长。只是进步的幅度大小不同而已。当然,如果不学习,放弃自己的话,也有退步的可能。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孩子优秀了我才接纳孩子,而是我接纳孩子了,孩子才优秀。”这是不是就是赏识教育的精髓呢?越赏识越成长,越成长越优秀。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首先,信任是挺举孩子的力量。凭借信任,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如朝阳,在信任与关注的目光中,冉冉升腾。其次,放手是更高层次的爱。放手锻炼了孩子,让孩子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上大显身手。看着他们展现自我、释放自我、放飞自我、完善自我,我们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最后,对于孩子,自信是自我意义和价值的觉醒。我的外婆有一句口头禅:“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外婆很风趣,她的人生智慧都凝聚在这些市井俚语中。外婆的意思是,咱不跟别人比,咱只跟自己比,咱跟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在家校结合的过程中,家长要主动,比如主动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有效、高效的沟通,积极配合教师对孩子的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开放日、家长会、联欢活动,等等。

教育无小事。形式上的教育很容易,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播撒善良、责任、上进、快乐的种子,实属不易,任重而道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建议要重视两个“心”的培养,一个是“温暖的心”,一个是“坚强的心”。有了温暖的心,孩子不冷漠、不冷酷、不偏执,孩子可以自主地调整心态,不钻牛角尖。有了坚强的心,孩子可以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可以历经风雨而不倒,可以历经风雨见到彩虹。我们学校有一个肢体残疾的孩子,一天,我看见男孩的爸爸用他的右手握住了男孩左侧断臂的头儿,爸爸和儿子一边走一边有说有笑,非常的自然。当时温馨的画面让我感动,也久久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个爸爸实在是太伟大了!在爸爸的教导下,这个男孩拥有了一颗温暖而又坚强的心。在爸爸的教导下,孩子可以无惧周围诧异的目光,无惧身边的世俗流言,他的世界应该是已经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学校工作的经历,于我来说,的确是个美妙的经历,让我倍感珍惜。在学校里,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学习是互惠的,尽在细节之中,我知足。成长是双赢的,尽在会心之中,我常乐。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让北第二小学,大庆,163712)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平等尊重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美育教师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