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美图”玩转写作

2017-06-16刘春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图工具

刘春

【摘要】针对作文无取舍、无精彩、无细节的现状,应引导学生学会借用“美图”工具处理图片的技术思想,对作文进行加工:“放大镜”放大细节,“慢镜头”揣摩动作,“滤镜”去芜存菁,“广角镜”开阔视野,“拼图”有机组合,自有序到有物、有情,成就精彩。

【关键词】“美图”;工具;作文加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聪明能干,能说会道,自有主张,善于探究,不论多么时尚、新颖的机器、软件,他们稍加摆弄便融会贯通,运用熟练而自信。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孩子们书面能力的不足,尤其是作文常常不尽如人意——明明是那么能言善辩的孩子,作文中却总是出现言之无序、言之无物、言之无情的现象。对材料无取舍、无精彩、无细节,导致作文惨不忍睹,每次批改之前总得深呼吸N次,才敢鼓起勇气面对文字营造的一片荒野。这是怎么了?这让我想到了一夕之间风靡全国的手机美图软件:美图秀秀、海报工厂、美拍……方便实用,激活了缺乏拍摄技巧的“好摄之徒”,从朋友圈、微博、空间晒图来看,极大地拯救了我们长期被荼毒的眼睛,实在是功德无量的事。窃以为,我们也应引导孩子们学会运用“美图”工具,从技术上对作文进行初加工,方能渐渐呈现精彩,直至经典。

工具一:“放大镜”呈现精彩细节

学生作文之初,教师首先要求条理分明。然而也因此,学生作品常常写成了流水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皆全的同时,却让人如同面对一餐将每种作料均匀放入的餐点,徒有其型,色香味俱无,完全无法引发读者的“食欲”。客气一点的老师,评语为“结构完整,希望有生动情节”,不客气的会写“趣在哪里?我没有看见”。可是,即使如此,拿到评语的学生仍是一脸茫然,手忙脚乱补充回答一番,却似在剪裁拙劣的旧衣服上打的补丁,除了态度可嘉,为文而言,毫无长进。

学生困惑的“生动”,教师期待的“精彩”,究竟在哪里?

不妨学着用一用“放大镜”吧。看到的,什么最吸引眼球?放大了看仔细、写清楚;听到的,什么最引人入胜?放大了听明白、写详细;心情变,什么最触动自己?放大了想一想,写具体……像拍摄中的特写定格,领着孩子启动感官,一步步去大千世界里“入微”地感受、体验、记忆,再自记忆里调出储藏,精选、裁剪并呈现于文,自然而然地,细节不就出来了吗?

工具二:“慢镜头”回放动态情景

孩子的文章里,大多是能说会动的对象,新奇的世界在他们眼里首先是活动的、可参与的。运动、游戏、交谈……变化的新鲜感频频激动着他们的内心,于是,忙于记录这个流动过程的文字里,一笔而过,再丰富的经历仿佛也变得乏善可陈了。“我开始钓鱼。不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小鱼……”这样通顺却又苍白的语句是不是很眼熟?

那些亲自参与过,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动态的精彩去了哪里?

还是切换回记忆里,用一用“慢镜头”吧。试着放慢节奏,问一问——首先做了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接下来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注意到什么旁人难以察觉的?后来呢?……每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有感受,每种微妙的变化都会有特点,细细揣摩,慢慢还原,才能“动”得精彩。

工具三:“滤镜”筛选重点内容

记忆里的精彩纷呈,形诸笔端时却往往因纷繁而杂乱,场景的多而琐碎、事件的因果纠缠、感受的瞬息万变似乎都在笔下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完整而清爽的个体。由此,很多孩子的作文成了大杂烩,耗费笔墨之余却缺乏鲜明的主题。假如这是一份盆植,就应给它修枝剪叶;倘若以图为喻,则应斟酌取景,使用好“滤镜。”

种类繁多的滤镜在摄影及图片处理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滤镜营造不同的效果:有的使画面颜色更加准确,有的消除物体表面的反光,有的过滤掉一些不需要的颜色……这同我们写文章多么相似。一篇好文章,一定会相对集中地呈现清晰的对象,除了极少数文章因为特殊目的的需要,绝不会随时出现一些影响主题的枝节内容。然而,假如这些“枝节”就在视野之中时,怎么办呢?除了运用前文所述的“放大镜”有意识地放大主体,避开枝节之外,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滤镜”,通过对主体的有效处理和强化,弱化枝节,从而实现画面的整体和谐以及主题鲜明。

工具四:“广角镜”展开想象翅膀

可是一篇文章不可能总是单一视角。比如写一朵花,就算用“放大镜”看到了纤毫之细,用“慢镜头”品出了动态之妍,用“滤镜”彰显了主题之美,它也只是一朵花,在视觉的审美中单薄而单一。此时,就要用到最考验功力的“广角镜”——联想与想象了。

调动人的全部感官去觉知、去描摹,只是写作的第一步。一幅妙手偶得的好图,只是好图。只有当它与或巧妙或深邃的思想相遇时,它才会成为艺术。要成就具有个人风格与特色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表达。

工具五:“拼图”搭建精美亭台

写单一事物时,若能将之前所述的四种工具运用得当,就可完成一篇可圈可点的佳作。但当一篇文章要写更多事物时,我们便需要借助“拼圖”了。美图软件“海报工厂”中,“拼图”工具专为同时呈现多个画面设计:将多张图片进行剪裁、组合,拼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画面。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活动场景、游记场景等,就可使用这一工具。

有趣的“美图”软件美化了生活记忆,如果孩子们能巧用“美图”思想来“美化”作文,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有重点、有方法,既考虑结构的完整匀称,又考虑语言的精益求精,想必作文定能从凌乱无章中理出一条脉络,自有序到有物、有情,渐入佳境,让作文的渐次精彩激发生命的渐次精彩,以感受的丰富绚烂成就文章的生动美好,生活与创作相伴相生、比翼翱翔。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美图工具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Elektrobit提供的EB GUIDE工具链加速Pioneer最新显示音频系统的开发
美图的难题
“巧用”工具
闽商蔡文胜磁带、域名、美图的50亿美元进阶
美图小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