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与思考
2017-06-16陈江美
陈江美
本文从旅游产业的运行规律出发,运用标准化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结合湖北旅游发展实际,构建湖北旅游业标准体系。本标准体系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全面成套、适度超前、开放融合,既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又与国家标准体系相协调,是区域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为其他区域的旅游业标准体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标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旅游标准化是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
旅游业标准体系属于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第三产业。旅游业标准体系建设从国家到企业,可分为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地方旅游业标准体系(包括省级和市县级)和旅游企业标准体系。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涵盖旅游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地方旅游业标准体系涵盖旅游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旅游企业标准体系涵盖与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本文以湖北省为例,探索构建地方旅游业标准体系,为其他地方旅游业标准体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旅游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2000年,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2009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并对《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进行修订完善;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并再次对《全國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修订完善。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旅游业已有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53项、地方标准300多项,旅游企业标准超过2万项,旅游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四川、北京和上海等省市相继建立省级旅游业标准体系,45个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县、区)建立起市(县)级旅游标准体系。湖北已颁布实施旅游业地方标准21项,与现行的旅游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相配套,初步构建起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通过贯彻实施旅游业各项标准,湖北旅游业质效全面提升,旅游总收入跃居全国第十位,旅游总人次居全国第八位,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迈入全国“旅游业第一军团”;全省6家企业被命名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武汉、咸宁、赤壁和鄂州被命名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省旅游标准化水平和旅游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我国旅游标准体系建设虽取得长足发展,但问题依然突出。各省市旅游业标准体系主要依据2009版《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构建,而2009版《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存在结构不合理、标准对象笼统、标准分类不系统等问题。2016版《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对2009版体系表进行了颠覆式修订,由过去以“产业要素”为分类标准改为以“业态、产品(服务)供应商类型和功能类别”作为标准分类依据,且依然存在着层次不清、标准交叉、类型重叠、开放性不足、融合性不强等问题。
二、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一)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
1.构建科学、合理的《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以下简称《体系表》),为湖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规划蓝图、确定主要范围和重点领域。
2.作为湖北省旅游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规划和计划的依据,指导湖北省旅游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湖北省旅游业在管理、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为湖北省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省提供技术支撑和重要引擎。
(二)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合理。从旅游产业的运行规律出发,运用标准化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构建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
2.全面成套。围绕编制目标,构建内容完整、体系严谨、系统配套的标准体系。
3.重点突出。以满足旅游者需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经营服务作为旅游标准的重点领域。
4.彰显特色。突出“灵秀湖北”主题,构建“灵秀湖北”旅游产品标准体系;彰显“湖北”特色,构建湖北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体系;强化“品牌”引领,构建湖北旅游品牌标准体系;贯穿“服务”导向,构建湖北旅游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引导全省旅游服务业向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5.适度超前。既考虑当前及近5年湖北省旅游业对标准的实际需求,又体现湖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保持体系表的前瞻性、可分解性与可扩充性。
6.开放融合。以旅游全域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主线,构建开放、融合的旅游业标准体系。
7.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政策导向和综合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三)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
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构建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即旅游业标准体系是以旅游标准为元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体系构建中,体现功能上的整体性、结构上的有序性、要素上的关联性、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发展上的动态性。
三、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结构
根据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和旅游行业的特点,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采用层次结构与功能归口型结构相结合的表达形式。
体系表首先将旅游业标准按其基本功能分为“旅游业通用基础标准”、“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和“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等三个子体系,分别涵盖所需要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相关标准。“旅游业通用基础标准”位于旅游业标准体系的第一层;“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和“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并列为第二层,这两个体系之间的连线表示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如图1所示)。图1中的“国家旅游法律法规与政策”、“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和“湖北旅游政策规划与战略”是旅游业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
“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和“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在每个子体系基础标准之下,根据标准化活动性质的同一性,细分为若干个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下再细分为若干个门类标准,门类标准之下进一步拓展到具体的专项标准。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逻辑结构如图2,湖北省旅游業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如图3。
四、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组成
(一)录入范围
从标准级别上看,本体系录入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从标准状况上看,本体系录入的标准包括已发布且现行有效的标准、已立项的标准、已规划的标准和建议立项的标准。
本体系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对接,将三大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有机融入本体系之中。
本体系按照开放融合的原则,采用了与旅游行业关系密切的相关行业标准,以利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协调发展。如环境保护采用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相关标准;安全保障和信息安全采用了国家公安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相关标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采用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标准;公共交通服务采用了国家交通运输部相关标准;住宿餐饮服务采用了国家商务部相关标准;文化娱乐采用了国家文化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标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采用了国家农业部相关标准;生态旅游采用了国家林业局相关标准;休闲服务采用了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相关标准;旅游信息采用了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标准等。
(二)旅游业通用基础标准组成
旅游业通用基础标准是旅游行业内被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集合。本体系将旅游业通用基础标准分为“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符号标志”、“数值与数据”、“量与单位”和“其他”等5个专业标准(见图4)。
(三)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组成
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是旅游公共服务支持系统的标准集合。本体系首先将旅游业支持系统通用的标准集成为“旅游业支持系统基础标准”;在基础标准之下,再根据标准的功能特点,划分为“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公共品牌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交通便捷服务”、“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职业健康”、“旅游人力资源”、“旅游行政服务”和“其他”等9个专业标准(见图5)。
(四)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组成
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是旅游经营服务要素系统的标准集合。本体系首先将旅游业要素系统通用标准集成为“旅游业要素系统基础标准”;在基础标准之下,再根据旅游经营服务要素,划分为“旅游区、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文化娱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其他旅游相关要素”等10个专业标准(见图6)。
(五)体系内旅游标准统计
依据上述路径构建的《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按旅游标准级别统计,包含国家标准367项,占54.8%;行业标准176项,占26.2%;地方标准87项,占13.1%;团体标准40项,占5.9%。按旅游标准结构统计,本体系由3个子体系、27个专业标准、120个门类标准、670个专项标准构成。
五、思考
我国旅游发展正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我国现阶段的旅游业标准体系多属于封闭自循环体系,需要融入全域旅游观念,充分发挥“标准化+旅游”效应和“旅游+”的融合功能,推进“吃、厕、住、行、游、购、娱”和“文、商、养、学、闲、情、奇”两个旅游七要素标准协调发展,构建互联互通互认互推的全域旅游标准体系。
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需要将技术创新、标准创新、质量创新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形成以技术促标准、以标准强质量、以质量创品牌的运行机制。要用国际化视野健全旅游品牌标准体系,擦亮“中国标准”,唱响“中国服务”,打造“中国质量”,培育“中国品牌”,建设旅游强国。
(作者单位: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