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还请区别对待
2017-06-16赵非一
赵非一
32岁的张小姐3个月前体检发现胆囊单个息肉5毫米×3毫米, 依照医生的嘱咐最近复查B超,息肉已经长到9毫米×5.4毫米。由于息肉增大比较明显,医生建议手术摘除胆囊。张小姐在网上查阅资料,认为很有可能是胆固醇结晶。“如果真的是胆固醇结晶,就这样切了胆囊会很可惜,网上还说切除胆囊后很可能出现一些后遗症。” 张小姐在心里嘀咕,很希望先尝试网上医疗广告介绍的膽道镜腹腔镜保胆取息肉的方法。于是,她拿着B超单辗转多家大医院。然而,几位专家看了B超单后都很肯定地说不会是胆固醇结晶,应该是真性息肉,也建议她直接切除胆囊。一时间,张小姐陷入了迷茫……
B超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像张小姐这样为胆囊息肉、胆固醇结晶纠结不已的患者并不少见。临床上,胆囊息肉一般按照病理表现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有恶变的可能;非肿瘤性息肉多为炎性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呈多发状态,癌变的可能性不大。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黏膜胆固醇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容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据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姜绪平介绍,B超仍然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胆囊息肉以及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特别是胆固醇性息肉的B超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绝大多数可获得正确诊断。如果B超未能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内镜、CT或MR等进一步检查来鉴别。如果还不能确诊,只能切除胆囊后进行病理检查才能鉴别。
4类息肉各具特点
随着超声仪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已经越来越多。那究竟什么才算是胆囊息肉呢?
一般来说,超声报告上提示的胆囊息肉,是胆囊内壁黏膜上隆起样病变的统称,它包括常见的胆固醇息肉、小的胆囊腺瘤;还包括不常见的小的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颗粒细胞瘤、胆囊癌等。以上这些息肉组织在比较小的时候,超声一般是很难区别开的,所以,不必对胆囊息肉惴惴不安,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姜绪平介绍,不同的息肉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应区别对待。
胆固醇样息肉 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胆汁内胆固醇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壁上形成。它的超声特点是多发、较小,在1厘米以内,有蒂且蒂细小,高回声,无声影,结节不圆,结节内无血流信号,与囊壁相连,有的息肉会脱落排出胆囊。绝大部分超声报告的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样息肉,多年超声观察不会长大,对人危害性不大,无需过于担心。
胆囊腺瘤 分为单纯性胆囊腺瘤和乳头状胆囊腺瘤,前者为良性,后者为恶性,或称癌前病变,绝大部分胆囊腺瘤为单纯性胆囊腺瘤。这种病在较小的时候(小于1厘米)很难与胆固醇样息肉区别。它的超声特点是单发的多、体积小(平均5.5厘米),结节呈圆形,偶有蒂,不脱落,与囊壁相连,回声较低,无声影,较小的无血流信号。这种腺瘤只要长大就有恶变的可能性,有蒂的不容易恶变,无蒂的容易恶变。小于1厘米的不容易恶变,大于1厘米的容易恶变。所以,对于单发、较圆、回声低的息肉就应该特别关心,半年内复查1次超声,发现长大及早处理。乳头状胆囊腺瘤多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及相应的不适症状,发现这种情况的胆囊息肉无论大小最好都别耽搁,宜及早手术。
胆囊癌 它的分布特点为多在胆囊底部,其次为体部和颈部,无蒂、不圆,多为块形、乳头状形,内部回声低,可探及血流信号等。发现这种报告及早明确诊断后,也应早做手术。
其他类型 其他类型的胆囊隆起样病变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颗粒细胞瘤等临床上很少见,特点是圆形、个大,较小时难以辨别,但定期超声观察会显示结节增大。大于1厘米应该手术。
症状明显宜手术治疗
如果确诊为宜手术的胆囊息肉,就要整个切除胆囊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什么情况下要切除,而什么情况下可以暂不治疗呢?
姜绪平介绍,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而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几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对于本病,以下情况被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厘米;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
胆囊息肉如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治疗。无症状的患者若有以下情况也应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或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患者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复查1次B超。一般的胆囊腺瘤、早期胆囊癌手术都要整个切除胆囊。
术后多吃蔬果和低脂食品
切了胆囊后,真的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吗?有没有一些好方法帮患者度过术后不适这段时间?
姜绪平介绍,切除胆囊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所谓的胃肠道症状,或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根据病史(胆囊、胆管或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术后发生的发热、腹痛和黄疸,即应考虑到术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可能。胆囊息肉诊断明确的话,切除胆囊后一般不出现上述症状,但约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胃肠道症状,一般3~6个月后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积极治疗。
姜绪平建议,摘除胆囊后患者还要注意饮食调节,如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有助于度过这段术后不适的时间;部分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虽然现代社会提倡“人老心不老”,但如果过分追求心理上的“返老还童”,其实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精神卫生学方面的研究也显示,有些老人在心理、行为上“返老还童”,其实是因为总感到缺失爱、缺少关心。
乐当“老小孩”,只为得到更多关爱
从实际生活中来看,“老小孩”常常会表现出下面这些行为——
(1)易伤感:一点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回忆、痛哭流涕,甚至抑郁。
(2)易动怒:没有耐心,自控能力下降,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3)自顾自:行为幼稚,只要别人为自己负责,很少为他人着想。
(4)无反省: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自己浑然不觉。
(5)怕医院:以不见大夫来躲避对疾病的检查,掩盖对死亡的恐惧。
(6)捂钱袋:把钱看得比命还重,斤斤计较到不近人情的地步。
还有一些老人会表现出像小孩一样的情感,一会儿也离不开亲人,甚至学小孩说话来“取悦”身边的人,这些表现其实都是其内心深处对爱的呼唤。这样的老人在外人看来可能并不缺少被关心的体验,但他们内心总感到不满足,别人稍有疏忽,他们就理解为自己不再受重视,于是心情低落;而当他们把自己变成“老小孩”的时候,亲人、朋友就会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久而久之就会强化他们这种“老小孩”行为,以后便倾向于更多地扮演小孩来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以便填补自己情感领域的缺失。当然,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这些老人感到扮演小孩的行为可能正好符合其亲人的心理需要,于是非常乐意当“老小孩”,以得到更多的照料,获得更多的爱。
潜藏疾病别忽视
除了上述心理方面的问题,医学研究还发现,有一些老人的“老小孩”行为很可能是由于慢性病长期作用所导致的轻度认知损害,其中最典型的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被误认为是“老小孩”脾气。
具體来说,这些因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疾病导致的“老小孩”行为主要集中表现在性格改变上,如情感淡漠、抑郁或不耐烦、焦虑、易怒等,让人感觉这个老人特别“作”,像个小孩一样。但事实上,他很可能是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如果不加以关注和及时的诊疗,疾病将会进一步恶化,出现记忆减退如经常放错物品、难以记起熟人的名字、电话号码和最近谈话的内容等;或在熟悉的环境中混淆方位、记不住时间、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骑车经常闯红灯等;或反应迟滞……因此需要提醒大家,老人的“退行性”变化一定有其生物性因素。尤其是慢性病人群在进入老年后,随着大脑的衰老过程,非常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上的“退行”,子女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面对“老小孩”,包容但不纵容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像对待小孩一样跟老人说话,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甚至还会让老人折寿8年。那么,面对上述心态的“老小孩”,作为子女以及身边的朋友需要怎样做?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子女需要多陪伴老人,尤其是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要。多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虑,像包容孩子一样适当包容“老小孩”。
同时,不要“培养”和纵容老人当“老小孩”,不要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爱。
最后,子女应怀着尊重、平等的心态和老人沟通,多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且记住这18个字:多倾听、少反驳;慢语速、柔语气;聊过去、问近况。如果跟老人意见不统一,子女沟通时更要注意方法,要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与老人交流。
而老年人自己,既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而闹情绪,也不要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丧失自信,忧郁自卑。上了年纪更要放宽心,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生活。此外,老人如果受到婴儿般的对待,不要去习惯和适应,也不要生气,应主动告诉子女自己的诉求和理想的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