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下来,你的导游可能是一家民宿

2017-06-16卢丽荣

海峡旅游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宿旅游

卢丽荣

5月12日,在第十三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海峡两岸乡村旅游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唐晓云指出,按照业内“出游超过10公里并6小时”的口径统计,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游客总计1.34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人次为0.79亿,约占同期旅游总人次的58.6%。 去年, 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乡村旅游正以高于国内旅游的发展速度增长,且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占比中不断提升。很显然,城市化与现代化催生了都市人对于乡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需求,这种需求与都市休闲一起成为旅游休闲的主流。

乡村旅游大火之后,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配套产品及衍生产品也备受追捧,民宿就是其中之一。在多主体的共同推动下,过去几年民宿呈现井喷式增长。但今年初,一篇大意为“95%的民宿都在亏损,民宿泡沫临近破灭”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引发大量的转发关注。有较极端的观点认为,目前无脑跟风的民宿投资者,在3-5年之后都会销声匿迹。现实情况真的是一片哀鸿遍野吗?根据我们常年对民宿行业的观察与跟踪,这两年民宿行业整体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残酷的市场现实,逐渐剥去民宿情怀的外衣,经营无力、入不敷出状况频现。

但另一方面,整体的下滑,并不能掩饰局部的繁荣。不难发现,如今高端的民宿依旧热度不减,以裸心谷为代表的高端民宿依旧一房难求;接地气的亲民民宿也不愁客源,在莫干山以及其他地区,一些返乡青年利用自家房子,或者租下村民房子打造的普通精品民宿,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客流;反倒是,许多设计师们或者白领们打造的中高端民宿,虽然建筑美轮美奂,装饰调性十足,但最终整体经营不佳,处于尴尬的冷清状态。

民宿本质上是一门生意,如果仅仅是“赔本赚吆喝” ,显然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民宿经营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房价收入天花板,革新民宿经营模式,寻求出路。从非标的民宿产品走向复制、扩张的体量化发展,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对更大的利润空间的追求,运营难度等角度出发,一些民宿品牌采取了向旅行、休闲、生活方式内容端扩展的策略。这也确实迎合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近来,旅宿文化民宿(酒店)集团瓦当瓦舍与生活方式酒店集团亚朵达成战略合作,开启“房+X”新生态。瓦舍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旅宿”的概念,并以此概念为品牌核心差异性,构筑业务结构,并体现在对外销售的产品形态之上。提供深度的旅游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看似吃力不讨好,但这种运营模式也是瓦当瓦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瓦舍维护客群粘性的重要手段,更是品牌化的过程。此外,立足于云南旅游圈的连锁客栈品牌云山美地,目前在丽江、大理、泸沽湖布局了10家店铺,近200间客房。云山美地的一大服務特色,是打造云南旅游小环线,为客人提供定制化私家旅游服务。以及,知名投资人王功权创立的人文度假生活方式提供商青普与花间堂正式完成股权层面融合,青普成为花间堂的最大股东。

很显然,民宿正在从神坛走向人间,从整体繁荣走向多级分化。城市中产阶层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的体验,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世界交流,释放自己,而乡村旅游以及民宿的魅力正符合了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民宿经济的起势已不可逆。我们乐于见到行业先驱们,去探索民宿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欢

民宿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我们一起“云旅游”
东胡林民宿
睡眠研究所民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小A去旅游
你是民宿达人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