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常态下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2017-06-15曹丽蓉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农业

曹丽蓉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下,市场中的各个行业和产业得到质的飞跃,同时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环境下,农村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鉴于新的发展环境,本文从阐述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阶段性主要特征着手,对相应的创新发展途径予以分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在新常态下获得新的发展环境,进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农业;农村

【前言】:从我国实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生产总值每年持续增长,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重大的贡献,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总体水平。但是在资源逐渐匮乏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下,经济高速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发人们的深思。新常态经济发展概念的提出倍受我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农村和农业产业的发展迎来的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对该方面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阶段性的主要特征

1.1供求关系得到质的转变

随着新常态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在供求关系方面,我国农村农业逐渐脱离了的短缺经济时期,大多数的农产品均处在买方市场格局当中,农村种植粮食的总产量呈现的11连增是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和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而追求较高品质发展,逐渐成为理性的选择。

1.2经营方式逐渐多样化

随着对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从农业产业经营方式而言,以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作为基本经营制度的主导思想,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逐渐形成。尤其是各业经营农户、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各种新型和合作性质的组织发展势头相对较强,这样的影响下,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点。

1.3专业分工协作细化

在该方面,农业产业中的商品化、产业化与专业化的经营得到充分的发展,伴随我国国土资源和功能的划分,农业区划和布局得到有效的调整。农业中新的分工业逐渐形成,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类似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等新型的合作模式在农行也产业中得到进步与发展。

2、 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创新发展途径分析

2.1完善农业科技机制

通过上文的分分析得知,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要分别从项目立项、项目评估、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实施等不同的环节,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构建适应当今农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机制。,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要构建起具有市场导向的科研立项的管理制度,进而避免出现多个立项与重复的研究项目。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机构、项目以及人员的激励与考评制度进行建立,实现公平竞争和多劳多得的发展氛围。最后,应构建产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协作制度,进而充分的发挥多方合作。通过以上等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农业科技机制,以此来为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2.2丰富经营方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积极生产的热情,但是与此同时分散型的经营与管理的形式在市场出现经营风险之后,无法有效的进行防范,这样很容易出现的大市场小生产之间的矛盾。咋鉴于这样的状况,应对经营方式进行创新。例如,与农业产业当下发展状况进行充分的结合,引导农民发展成大规模农户和家庭农场,在特定的时期之内,我国的农业产业存在兼业化的倾向也是无法避免的。不论是采用何种经营方式,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均要充分的考虑到农民自身的意愿,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开展因地制宜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事宜。

2.3深化產业结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今农村风貌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农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持续上升,虽然对于我国发的农业产业而言属于质的飞跃,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应注重对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在今后实际的工作中,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并致力于新型业态的拓展,充分的发挥农业功能,采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努力的发展新型的业态,在巩固农业生产功能下,要不断的拓宽农业的旅游观光的业务和项目,努力完成对高水平现代农业系统的建设。

2.4注重投资融资机制的改革

为了提升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无法忽视发展资金方面的问题。鉴于新常态下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操作中就要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大力开展绿色经济,而实现这样愿景的重要前提是具有的丰厚的发展资金。因此,注重投资和融资机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的操作中,金融企业应相应的融资借贷的审核流程进行简化,并以最低的贷款利率来支持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于该方面的问题,全国人大财经经济委员会应大力的发展草根的金融,让更多闲置的资金进入到农村产业创业当中。另外,对农村的补贴政策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了,要改善当前存在的平均主义。

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阶段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供求关系得到质的转变、经营方式逐渐多样化、专业分工协作细化。从这样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相比,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对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创新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几种建议:完善农业科技机制、丰富经营方式、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注重投资融资机制的改革。此次研究的结果能为现今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以此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鹏程,庞晓波.探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兼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2012》[J].农业技术经济,2016,(04):125-127.

[2]廖家财.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33):17-18.

[3]李爱宗.新常态下农业产业化助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J].甘肃农业,2015,(16):7-8+13.

[4]马国慧.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常态下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5,(05):28-29.

猜你喜欢

新常态经济发展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