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年代手稿》:李泽厚的“哲学密码”

2017-06-15

南方周末 2017-06-15
关键词:实践论李泽厚人类学

刘悦笛

据我所见,李先生所有的哲学根源,都在《60年代手稿》中出现了。可惜的是,他始终是理论上的“重骑兵”,论证时,往往疏于论证,而精于创新。

李泽厚先生可谓是一位“造词”的大师,从“积淀”“实用理性”“巫史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到“情本体”“情理结构”,都是如此。当代法国哲人德勒兹不就说过嘛,哲学无非就是制造概念而已,在一定意义上他是对的。作为一位思想家,李泽厚先生首先是以立论为主的,的确是“六经注我”式之风格!

据我所见,李先生所有的哲学根源,都在《60年代手稿》中出现了。可惜的是,他始终是理论上的“重骑兵”,论证时,往往疏于论证,而精于创新。李先生自认其论证简明深入,但不够详尽细腻,提出的每个观点都应独立成书,只是自己无法也无力做到而已。我觉得这是性格使然,他的性子实在太急了,像研究巫史传统那样能静坐下来的时候不多,难怪他的《现代思想史论》当中的许多篇什被勾勒得那么“匆匆带过”。

在1979年《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当中,李泽厚对康德哲学的评价与自我哲学的建构,在其新发现的《60年代手稿》里面,其基本立场都大致确立了下来。甚至给我的印象是,先有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后来通过阅读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书,才形成了后来对康德哲学的述评。有趣的是,直到新世纪西方的康德专家才将康德思想与历史唯物论通贯起来加以考量,在这个意义上,李老师的洞见可谓是提早了40年。

《60年代手稿》之所以是李先生“哲学源头”的秘密所在,乃是基于如下的事实判定:

这个手稿里,第一次提出了“积淀”概念。“积淀”这个词究竟怎么来的呢?在第一次出现“积淀”这个新词后,还有个括弧,里面写到“积累沉淀”。“积淀”是“积累沉淀”的缩写。整个手稿总共出现了十次“积淀”,举证如下:其一,“主体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是以长期的历史实践为基础,从上述原始人类的社会意识活动开始,逐渐将自然客观规律移入而化为即积淀(积累沉淀)为主体自身的逻辑-心理结构”;其二,“所谓的”纯粹理性“的主体认识机构既然是积淀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成果,是客观规律的主体化,就不可能是先验的一成不变的”;其三,“总括起来,感性认知的积淀是经验的、综合的”。在李先生看来,无论是纯粹理性还是感性认知都是积淀的产物,主体自身的逻辑与心理结构也由此历史性地得以形成。

实践论思想在这个手稿里与“人类学”勾连了起来,成为了李先生1980年代所提出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先河。

《60年代手稿》里,我以为最重要的一句箴言就是,“实践论是人类学的唯物主义”。这就将实践论赋予了人类学的基石。手稿里说,“正是使用工具的实践操作活动,正是由此而获得的实践中的理性,使主体——人类的‘种——具有了普遍的现实性和现实的普遍性,(康德的先验统觉的‘我不过是唯心主义的苍白折射罢了),具有了自由”。在这个意义上,似乎李先生是在说,康德的“我”仍是小我,而实践论的“主体”则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大我”。

在这份手稿里,李先生还大量使用了“实践理性”这个词,这个来自康德哲学的词汇被得以创造性的应用,成为了其所提出的“实用理性”的先导。

李泽厚仍重在实践的塑造力量,因为“实践理性”不同于“实践中的理性”,“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果关系出现在、保存在这种劳动实践之中,这即是实践中的理性。”《60年代手稿》的深义却在于,李泽厚从实践论找到了从“实践中的理性”到“实践理性”的飞跃,得以规定了实践理性的特质:“因为有实践中的理性,才可能有理性的实践,即合规律性的、普遍必然的实践,即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是宇宙中最强大无比的、活生生的、无限向前拓展着的主体——人的力量,它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是一切思维、符号、理知的现实的物质基础。”这种规定,也充实了中国哲人的智慧,“实用理性”被李泽厚先生视为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由此方将原本的伦理学概念转化为哲学人类学的范畴。

简言之,探寻李泽厚先生的思想来源,不能不追溯到《60年代手稿》,若手稿及时问世,李泽厚会提前十年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实践论李泽厚人类学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毛泽东:《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什么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