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7-06-15黄梅侯爱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黄梅 侯爱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外部侵蚀和内部流失的双重困境,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高度关注和倾力研究的问题。为此,必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对民族、社会和世界发展的重要价值,坚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手段和载体形式、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使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发扬光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为克服时代难题,使中国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多次强调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论断为我们更加理性思考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国内发展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构筑起国人共有的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和社会风尚,谋求新形势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存在方法论的错误,导致人们陷入文化自卑。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在一次次国家耻辱和民族危难中,中国曾经“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自信被逐渐消解。落后挨打的遭遇带来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变化,人们出现了归因错误,将国家落后的总根源指向了传统文化,予以全盘否定。相反对建立在先进的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寄予厚望,期望借用西方文明构建新的“中国文化”以拯救民族危亡。这种仰视西方文明的心理趋向,直接导致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卑。近代以来,无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盘否定”都是这种自卑心理的集中表现。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文化自卑心理更加凸显。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西方文明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有着强大的文化侵入力,人们普遍认可西方文明,反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怀疑、甚至是疏远和遗弃。这一点在我国青年一代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吃洋快餐、听西方摇滚乐、看好莱坞大片,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恐怕很难对本民族的文化心怀挚爱和虔敬。

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矛盾。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城乡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也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在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部分地方政府着眼于经济回报而放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如2011年辽宁大连的郭家村遗址遭到破坏性开发,致使约500平方米遗址被破坏。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算盘,将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名片”进行商業开发,经过改造包装后,这些文化遗产内在的历史内涵、文化意蕴和独特精神被严重损坏,同时也将它们推向了濒危的边缘。如泰山岱顶动土,植被被破坏、乐山风景区建“巴米扬大佛”、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等等,诸如此类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危机,必然会造成中华文化基因谱系的断裂,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构建完整的民族文化史带来危机和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交流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文化的双向交流更多的变成了单向输出。在这一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凭借着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领域的控制权,对我国展开大规模信息战,公开宣传它们的政治理论、价值观念;通过学术讲座、国际会议、资助专家学者等方式,培养文化代理人,从而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嵌入到各种理论中输入到中国;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伴随信息产业、影视及传媒等领域的逐渐开放,西方国家开始通过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对我国进行隐蔽渗透,如借助电影、电视、音乐光盘、游戏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倾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然而全球化正在从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消解着民族国家之间的屏障。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就会丧失最本质的民族特性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陷入飘荡无根的状态。因此,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优秀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而是建立在继承中华文明优秀遗产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饱尝艰辛而始终延绵不绝的强大动力,也是今天我们克服时代难题,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思想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中“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皆行”的与时俱进的变革思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奉献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等等,支撑着中华民族闯过了无数个生死危亡的关头。当前民族复兴之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更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坚持民族精神之源,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

学习优秀思想文化,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难题开始集中显现:譬如在现代化浪潮中,人们在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信仰迷茫和精神焦虑社会规范失守,潜规则盛行于世;社会道德溃败,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道德失范现象泛起。譬如伴随着经济现代化高速推进而来的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等等。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寻找出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精神之根和智慧之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信近于义”教导人们正确处理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在尊重和保障不同个体、群体以及社会阶层合理利益诉求的同时,用道义去限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引领当代中国人树立起正确的利义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发展观,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推进,和谐发展的境界,为当前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发展目标,重塑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和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等等,对于我们解决现代社会的危机,寻求更加理性、更具包容性的和谐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播优秀和谐文化,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分歧接踵而至,导致局部地区的冲突摩擦不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成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首先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了具有深厚思想底蕴的“和平”思想,譬如“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强调在“和”的前提下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但绝不盲从附和,强求一致的处世方法。譬如“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体现了邻国之间要仁爱、和睦,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譬如中华民族长期倡导的“和为贵”的处世态度和处事方式等等。这些有利于和平的基因、智慧和理念,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积极向世界各国阐释和推广,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在全面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的积极作用,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论思想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坚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阐发,坚定文化自信。

首先,坚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统文化资源是一种优劣兼具的资源体系,它既可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传承什么”、“发展什么”的问题,成为我们今天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首先跨越的思想障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包含有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之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基因正是我们今天要传承和弘扬的,但同时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诸如等级制度、特权思想、小农意识等消极、落后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以现代眼光和创新精神加以扬弃。

其次,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阐发,树立文化自信。对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内涵、意义的解读和阐释,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从而为中华民族构建起系统、完整的民族文化史,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使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创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形式和传播手段。首先,打造形式多样的物质化载体,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实现传统文化的普及。如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彰显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节庆活动和纪念活动、具有教育意义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凸显文化特色的广场园林和城市雕塑等等。这些文化的物质载体使传统文化延伸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情感体验、思想浸润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其次,在利用多渠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时,要特别重视现代传媒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了6.95亿。这表明互联网正在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新平台和主要途径,面对这一变化,我们应当坚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并驾驭新媒体,打造以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文化传播方式,通过网络文学、微电影、文化常识App、主题动漫、专题栏目等多种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风华国乐》、《舌尖上的中国》等栏目,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从诗词、汉字、音乐、饮食文化等多个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获得了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和认可。再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掌握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选择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发展生机。中国的传统文化要获得传承和发展,改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弱势地位,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使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更加尊重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信息需求,让中华传统文化更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逐步完善人文交流机制,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开拓阵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宣媒体,形成全球化的传播网络和国际化传播平台,增强国际话语权;在对外传播的同时要突出中国元素、中国风格,树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如通过举办博览会、文化节、电影节、体育赛事等各类品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和交流。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2016),我国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5,平均增长率为3.4%。文化消费环境、消費意愿、消费能力均呈上升趋势。但是技术手段、创新能力、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不足使广阔的国内市场被外国文化产业强势占据。

面对来自文化的严峻挑战,我们也必须以文化的手段来应对,通过建立体现民族特色、民族基因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民族身份的脊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化产业中,在传承、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建设和文化保护融合发展,提升发展的整体性。首先,创新商业模式,将文化活动进行市场营销,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如南宁的民歌艺术节、浙江绍兴的兰亭书法节、福鼎白荼开茶节等。其次,充分开发、利用、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孕育丰富民族内涵的文化精品,提升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如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故宫手机壳、朝珠耳机、“正大光明”充电器等系列文创产品,既扩大和引导了文化消费,又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