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镜白话音系及其特点

2017-06-15杨冬梅甘于恩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特征

杨冬梅+甘于恩

摘 要:罗镜镇属泷州古镇,位于广东省罗定市南部,境内主要通行白话。罗镜白话属于粤语罗广片,与广州话非常接近,但又保留了自身独有的特性。文章在实地调查所得的录音语料基础上,描写罗镜白话的音系及语音特点,并将其与广州话和罗定白话相比较,力图揭示罗镜白话的语音特征。

关键词:罗镜白话;音系;特征

罗镜镇属泷州古镇,位于广东省罗定市南部,距罗定城区40千米,下辖25个村(居)委,全镇总面积为161.4平方千米,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02475人。境内主要通行白话,小部分地区讲?古话和 话。发音人谢德才,男,1949年7月出生,现居罗镜镇雅?村,务农,其家族居住此地已十三代。

一、罗镜白话音系

1.声母(21 个,包括零声母)

双唇音:p 巴波包; ph破怕皮;m磨马武;w华怀话。

唇齿音:f 科花虎。

舌尖音:t 多朵大; th拖他土;n哪拿奴;l罗路吕;ts 左炸住;tsh坐查车;s锁沙写。

舌面音:?锐儿义; j医要有。

舌根音:k哥改家; kh茄巨区 ?鹅我饿; kw果过瓜;khw夸葵。

喉音: h可下许。

零声母:?哀安握。

说明:

(1)双唇音有4个,p是不送气清塞音, ph是送气清塞音,m是浊鼻音,w是浊半元音。w一般处在以a、?、?开头的韵母前,带有摩擦成分。

(2)f 是唇齿清擦音。

(3)t、th、n、l 是舌尖音,t 是不送气清塞音, th是送气清塞音,n 是浊鼻音,l是浊边音。

(4)ts、tsh、s 是带有较浓舌面色彩的舌尖音,与 i、y 相拼时,非常接近舌面音 t?、t?h、?。罗镜人发这组音比罗城人舌面音色彩更重。

(5)?是舌面前浊鼻音,这是罗镜白话声母的一个特点,有别于广州话和罗城白话。

(6)半元音声母j 是舌面中浊音,发音时带有轻微摩擦。

(7)k、kh、?是舌根音,k是不送气清塞音, kh是送气清塞音,?是浊鼻音。

(8)kw 、khw中的w表示k、kh的圆唇化。

(9)h是喉擦音。

(10)?是零声母且仅出现于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前。零声母字发音前有紧喉色彩。

2.韵母(55个,包括自成音节的?)

单元音韵母(7):

a 哪马拿;ε 茄姐谢;? 靴去;? 多罗禾; i 皮此眉;u 姑苦母;y女吕徐。

复元音韵母(10):

ai带排介;?i 费威畏;?y 类;?i 虑台来; ui 区退对; au考饱茅; ?u讨高走;ou墓苏好; iu标苗椒;iau 猫。

鼻音尾韵母(19):

am 贪南咸;?m 林针沈;?m钳; ?m含甘敢; im镰尖沾;an 凡旦炭; ?n 吞跟民;?n 聯;?n干看判; in变棉剪;un半全官;yn传软远;a? 更坑硬;?? 朋灯能;??证行幸;?? 娘两奖;??帮当郎;e? 冰升兴; ia? 柄镜钉。

塞音尾韵母(18):

ap 纳杂塔;?p 立汁十;?p 鸽合; ip猎接叶;at 法八杀; ?t 笔七密;?t割钵末;it例别烈;ut括决乙;yt粤穴;ak 北墨特;?k 翼踢石;?k雀着勺;ek 织食惜;?k博莫托;ok浊国木;ik 力息直;i?k略。

自成音节韵母(1):? 鱼五误

说明:

(1)罗镜白话有8个元音音位: a、?、? 、? 、? 、i 、u 、y。除?外,其他7个元音都可以单独做韵母,i、u、y可以做韵尾。

(2)a 和?是两个不同的音位,a 是长元音,?是短元音,a可以单独做韵母,而?不可以。

(3)?m、am 这对韵母,主元音有长短之分,一般而言,a长?短,导致双唇鼻韵尾色彩不一样。?m 是典型的双唇鼻尾,am 鼻尾闭唇动作较松弛,鼻音相对模糊。

(4)?是舌面前圆唇的半开元音,以?为主要元音构成系列圆唇韵母:?y、?n、??、?k等。

(5)?是舌面后圆唇的半开元音,o是?的音位变体。罗镜白话有?、?i、ou、?n、??、?p、?t、?k、ok,其中?和u结合时舌位较高,实际上是ou,而不是?u。

(6)罗镜白话有介音i,如iau猫、ia?柄镜钉 、i?k略等。u介音可以通过设立圆唇声母而省略,而i介音则无法通过设立舌面半元音来省略。但事实上i介音比较弱势,这些韵母数量非常有限,主要对应于广州话中主元音为a和?的阳声韵和入声韵,阴声韵仅iau,而且所含字数也较少;且i介音的音色不稳定,除典型的i介音外,还有一个略低于i的变体e介音,且部分字读音已出现向?系列韵母靠拢的趋势:如ia? ,少数字读音接近??。

(7)罗镜白话的韵尾很丰富,有三类韵尾:第一类以高元音i、u、y收尾,有10个韵母;第二类以鼻音m、n、?收尾,有19个韵母;第三类以塞音p、t、k 收尾,有18个韵母。

(8)罗镜白话跟广州白话、罗城白话相比有较多相同点,但也有差别。如:①罗镜白话没有韵母ei。广州话的ei韵字,罗城话也读ei韵,但在罗镜读i韵。如“眉”,罗城话读mei21,罗镜白话读mi21;再如“比”,罗城话念pei35,罗镜白话念pi35。②广州话oey韵字,罗镜白话绝大多数读ui韵字。如“对”读tui33,“水”读sui35等。③广州话和罗城话的ou 韵字,罗镜白话绝大多数读u韵字。如“图”读thu21,“路”读lu21等。④广州话和罗城话的部分un、ut韵字念?n、?t韵字;部分yn、yt韵字念?n、?t韵字;少数ui 、y韵字念 y、ui韵字 。如“盘”读ph?n21,“泼”读ph?t2,“短”读t?n35,“夺”读t?t3,“女”读ny35,“虑”读lui33 。

3.声调(8 个)

罗镜白话8个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平上又各分阴阳两类,入声分为阴、中、阳三类。阳平和阳去的调值都是21,因而将阳平和阳去合二为一。具体调类调值情况:①阴平(55),如“夫、诗、巴、挑、天、拖、姑”;②阳平(21),如“扶、时、条、田、驼、麻、柴”;③阴上(35),如“虎、使、把、板、底、海、火”;④陽上(23),如“妇、市、坐、下、社、野、语”;⑤去声又分为阴去和阳去。阴去(33)如“裤、试、霸、跳、课、放、破”,阳去(21)如“扮、 贺、座、炸、谢、射、助”;⑥阴入(5),如“福、识、北、粒、汁、湿、急”;⑦ 中入(3),如“达、泄、八、鸽、插、接、涉”;⑧ 阳入(2),如“服、食、白、纳、杂、合、叶”。

罗镜白话除了8个基本调,还有两个变调,分别是高平变调和高升变调,如:“房f??21”在“厨房”中念f??2135,“姐??35”在“家姐”中念??55,“ 哥k?55”在“哥哥”中第一个念k?21。

二、罗镜白话语音特点

罗镜白话属于粤语罗广片,其语音系统与广州话接近,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与汉民族共同语及汉语各大方言相比是属于比较复杂一种方言。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广州话有20个声母、53个韵母、9个声调,而罗镜白话有21个声母、55个韵母、8个声调。

1.声母特点

(1)罗镜白话无浊塞声母和浊塞擦声母。塞声母和塞擦声母只有清音送气和清音不送气之分,而无清浊之分。如有p、 ph而无b、bh,有t、th而无d、dh,有k、kh而无g、gh,有?、?h而无dz、dzh。古浊声母字,不论古四声,逢塞音、塞擦音在罗镜白话中都转读为相应的清声母字。

(2)罗镜白话念m声母的字全部来自古微母和明母,其中来自明母的字在普通话中都读m,来自微母的字在普通话中都读w,如武、万、网等。

(3)罗镜白话的唇齿清擦音f来源较复杂,古非敷奉母和古晓母合口一二等都念f 声母。部分古溪母字,罗镜白话也念为f声母。如来源于非母的夫(fu55)、飞(fi55),来源于敷母的肺(f?i33)、翻(fan55),来源于奉母的烦(fan21)、房(f??21),来源于晓母的训(f?n21)、花(fa55)等。

(4)来自古见组声母(疑母除外)的字,不论韵母洪细,在罗镜白话中都可以念k、kh、h声母。不像普通话那样,细音韵母就不能配k、kh、h声母,如桥(khiu21)、锦(k?m35)、可(h?35)。

(5)罗镜白话的h声母基本上都是来自古溪、匣、晓母,对应普通话的kh、t?h、?、x。如来源于溪母的可(h?35)、开(h?i55)、气(hi33),来源于匣母的汗(h?n21)、贺(h?21)、下(ha23),来源于晓母的险(him35)、虾(ha55)等。

(6)古精组字与知章庄组字今音合流,在罗镜白话中一律读为?、?h、s。如来源于精组的左(??35)、锁(s?35),来源于知组的猪(?y55)、超(?hiu55),来源于庄组的渣(?a55)、查(?hia21),来源于章组的者(??35)等。

(7)罗镜白话的?声母字来自古日、疑、泥三母,如润(??n21)、玉(?ok3)、诺(??k2)。

(8)罗镜白话有4个鼻音声母,m 主要来自明、微二母,n 主要来自“泥”母,?主要来自日、疑、泥三母,? 主要来自疑母。其中?只拼洪音韵母,如瓦(?a23)、雁(?an21),鹅(??21)。

2.韵母特点

罗镜白话韵母比较复杂,与普通话韵母(39个)相比多出16个,与广州话韵母(53个)相比多出2个。罗镜白话的韵母在普通话中没有的有38个,如以鼻音m和塞音p、t、k为韵尾的系列韵母;而普通话有、罗镜白话没有的韵母就有23个,如罗镜白话介音不发达,普通话以i、 u、y为介音的一批韵母在罗镜白话中就没有。

(1)罗镜白话元音a与广州话一样,在复元音韵母、鼻音尾韵母和塞音尾韵母中都有长短区别,短元音用?表示。它们是两个相对的音位,这种长短元音对立的现象在汉语方言中比较罕见。如街(kai55)和鸡(k?i55)、腊(lap2)和立(l?p2)、达(tat3)和突(t?t3)。

(2)罗镜白话有圆唇韵母?以及以?为主要元音构成系列圆唇韵母,如?y、?n、??、?k等,这一点与广州话相似;但不同程度地存在元音央化或高化的趋势。如靴(h?55)、类(l?y23)、联(l?n21)、雀(ts?k2)、娘(n??21)。但罗镜白话?y、?n韵母字较少,没有广州话丰富,如广州话oey韵字,罗镜白话绝大多数读ui韵字。如对(tui33)、水(sui35)等。

(3)罗镜白话与广州话一样有一系列以鼻音m、n、?为韵尾的鼻音尾韵母和一系列以塞音p、t、k为韵尾的塞音尾韵母,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语音的特色。如贪(tham55)、凡(fan21)、更(ka?21)、纳(nap2)、法(fat2)、北(pak5)。

(4)罗镜白话韵母没有“四呼”的概念,尽管罗镜白话有介音i,但比较弱势,在韵母的结构上就显示出有韵尾无韵头的特色。

(5)罗镜白话不论什么声母,止摄开口韵基本都读i,如 “知”念 ?i55,“四”念si33,“戏”念 hi33,“眉”念mi21,而广州话却分为两套:“知、四”念i,“戏、眉”念ei。

(6)假摄开口三等麻韵字念a,开口二等麻韵字念?。如“斜”念?h?21,“虾”念ha55。

(7)古流摄侯尤和幽韵分工明确,侯尤韵念ou、au(?u)、u,幽韵念iu。如“丢”念tiu55、“愁”念sou21、“刘”念lau21、“富”念fu33、“够”念kau33、“贸”念mou21、“母”念mu35。

(8)古效摄开口一等(豪韵)字大多念ou、二等(肴韵)字念au、开口三四等(宵萧韵)字念iu。如“宝”念pou35,“茅”念mau21,“标”念piu55,“吊”念tiu33。

(9)古遇摄合口一等(模韵)绝大多数念u,如“布”念pu33,“路”念lu21,“虎”念fu35;少数念 ou、?,如“做”念?ou33,“模”念m?35。

(10)古遇摄合口三等字(鱼韵除庄组字念?、虞韵除非组字念u外)绝大多数念y,如鼠(sy35)、锯(ky33)、 取(?hy35)、具 (ky21)。但虞韻字若在溪母后则念ui,如“区”念khui55。鱼韵字若在溪母后则念?,在来母后念ui,如“去”念h?33,“虑”念lui33。

(11)古宕摄合口字在k、kh声母后面,有些字仍保持半元音w,如kw??55;有些字已不保持半元音w,如狂(k??21)。

(12)古宕摄开口三等(阳药)字在罗镜舒声念??、??,入声念?k、 i?k 。如娘(n??21)、装(???55)、着(??k2)、略(li?k2)。

3.声调特点

罗镜白话的8个声调完整地保留了古音声调的“平上去入”四声系统和声调发展中“各分阴阳”的一般规律。但去声中的阳去和阳平的调值都是21,故而合二为一。而入声调又依韵母元音的长短分化出两个入声来。

(1)阴平(55调)主要来自古全清平声,部分来自古次清平声,少数来自古浊声平调,如科(f?55)、他(tha55)、朝(tsiu55)、蚊(w?n55)。

(2)阳平(21调)主要来自古全浊次浊平声,少数来自古全清平上去声、全浊次浊上声,如驼(th?21)、罗(l?21)、镇(ts?n21)、象(ts??21)、制(tsai21)、部(pu21)、哪(na21)。

(3)阴上(35调)主要来自古全清上声,部分来自古次清、次浊上声,少数来自全浊上声和古平声、去声、入声。如左(ts?35)、且(tsh?35)、女(ny35)、柿(si35)、茄(kh?35)、模(m?35)、处(tshy35)、薯(sy35)、饺(kau35)。

(4)阳上(23调)主要来自古次浊上声,部分来自全浊上声,极少数来自古全清上声和古次浊去声、次浊平声,如瓦(?a23)、坐(tsh?23)、准(tsan23)、类(l?y23)、郎(l??23)。

(5)阴去(33调)主要来自古全清去声,部分来自古次清去声,少数来自全浊去声和古平声、上声、入声。如霸(pa33)、破(ph?33)、阵(tsan33)、过(kw?33)、扫(sou33)、扩(kw??33)。

参考文献:

[1]邵 宜,詹伯慧,伍 巍.粤西十县(市)粤方言的语音特点[J].方言,1997(1).

[2]邵慧君,甘于恩.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语音特点概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3]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4]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6]詹伯慧,甘于恩.广府方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7]邵慧君.论粤方言i、u介音韵母——由粤西方言说起[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8]邵慧君.粤西茂名地区粤方言语音特点综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9]余霭芹.粤语方言分区问题初探[J].方言,1991(3).

[10]陈云龙.广东电白旧时正话[J].方言,2003(3).

[11]高 然.中山闽语语音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方言,2000(3).

[12]甘于恩,邵慧君.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词汇及语法特点概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3]甘于恩,周洪涛.典型特点与变异特点——域内闽语与周边闽语之语音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4]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J].方言,2000(1).

[15]陈晓锦.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J].方言,2001(2).

[16]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17]施其生.广州方言的介音[J].方言,1991(2).

[18]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19]何惠玲.中山粤闽客方言声母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0]甘于恩,刘 倩.粤方言中的闽语成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1]李如龙.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J].语言研究,1999(1):102-113.

[22]高原,顾明亮,孙平,等.多用途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5):118-120.

[23]陈默.从历史语言学的发展看汉语方言语音演变方式[J].临沂大学学报,2005,27(1):73-75.

[24]鲍厚星.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评《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25]李永新.湘江流域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的趋势[J].文史博览:理论,2007(5):18-20.

[26]陈忠敏.历史比较法与汉语方言语音比较[J].语言科学,2013,12(5):520-535.

[27]涂光禄.剑河汉语方言语音及各乡镇之间的差别[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85-88.

猜你喜欢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白马是不是马
图表
识别模型特征顺利解三角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