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文『语言通顺,读之流利』升格训练示例
2017-06-15杨凤辉
杨凤辉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文『语言通顺,读之流利』升格训练示例
杨凤辉
名师简介
杨凤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副校长。
升格支点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邃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语言运用的基石,就是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形象。通俗一点说,就是文通句顺,读之顺利。
本次升格训练的重点是文通句顺。
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常见的问题有:用词不够准确,特别是对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够准确,用词的实际效果与真实表达意图南辕北辙,常常让人啼笑皆非;刻意追求文采,堆砌词句,导致文段有较多病句,影响作文立意的准确表达;也有同学语言过于书面化,或过于稚嫩,缺少生活气息,这些都会影响文章的顺畅表达。跨越“文句不顺”这道“门槛”,是同学们展示习作的首要步骤。
下面,以“选择生命的色彩”为题,例释如何做到文通句顺,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文呈现
选择生命的色彩
选择了生命,就等于选择了颜色。
岳飞选择了红色,不是鲜艳的红,而是浓重带一丝悲凉,他的心灵是红的,一生不变。当年的汤阴少年,一杆红缨,扫遍南北,历经朝代变迁、强敌入侵的磨难,那红色一丝没变。他用自己的生命洒下满江的红色,也曾在梦中直捣黄龙与君痛饮,醒来却是十二道金牌的班师令。他无奈离去,只留下夕阳晚霞映红天边,悲壮苍凉。心动了吗?你选择了吗?
不知屈原死时是否一身白衣。我想是吧,白是你的颜色。在那个斑驳陆离的时代,你是那样的清高。小人横行,昏君佞臣,举世皆浊,而你独清,“不能变心而从俗”。变革强国,你是时代的先行者,看透政治黑暗,宁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是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不甘与之俱黑的你选择了死亡。汨罗江的清流收纳了你,于是那白衣随着你高洁的灵魂徜徉在江上、天上。心动了吗?你选择了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蓝的张扬却比蓝更空灵、更忧郁,也更无奈。哦,是你吗?青莲居士?他们说你是最伟大的浪漫诗人,拥有无数妙怪的思想,奇特的行为。我却只看到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你与那杜姓兄弟拥有相同的感触,但你不羁的性格决定了你将成为“谪仙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千古天地间,总有一枝随风摇荡的青莲。心动了吗?你选择了吗?
开篇突兀。
问句生硬,文句不顺。
材料堆砌,表达不畅。
抒情太多,无病呻吟,文意不明。
黑暗中你诞生,你觉醒,你战斗不休。伟大的鲁迅先生,一个“衰亡民族”领头呐喊的英雄,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你忍受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苦痛,孤独前行。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寻找光明!你用战斗的文字唤醒愚昧的国人,打破黑暗的统治。黑色决定了你凝重的性格,黑暗中永远亮着你点燃的那一盏灯。心动了吗?你选择了吗?
生命的色彩,多姿多彩,请你用心灵去细细选择。
总评
用不同的颜色诠释生命的过程,确实是一个触击灵感的创意。但遗憾的是,作者的表达生硬突兀,欲说还休,感受不到语言的“顺”,描绘不出形象的“丰”,创设不出情感的“场”,捕捉不到立意的“魂”,在文通句顺上明显不足。
1.话题与本文中心论述的“色彩”与“人生”之间的交待不够,开篇有些突兀,不够顺畅。
2.文中人物是作者深情赞颂的典型,是用以烘托选择人生道路的意义结果,并给后来人影响及警示的,但不论是叙还是议,都显得生硬不自然。
3.四个人物素材的选用角度,都倾向于结果,表述生命过程亮点的顺畅度不够,需要强化。
4.语句欠缺美感,联想不奇,语势纤弱,尤其每段末句的两问,给人一种生硬的套题之感。
升格指津
1.用“生命、心灵、人生、色彩、选择”一组词语为开篇立意铺垫过渡,引起下文的自然表述,力求文通句顺。
2.每个人物的人生过程穿插进代表性的诗句或典型词语,唤起读者的情感认同。如: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满江红”;屈原的“不能变心而从俗”;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写鲁迅的“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使文脉贯通,内容丰满,情感增强。
3.删去原文中段末的两问,改换成对事例的概括和情感的抒发,并结合“色彩”“人生”等关键词,组成一式四次出现的类同表达,让前后衔接自然流畅。
4.加强文章升华意蕴的表达,用一组情浓意切的排比句式,以虚带实,为文造势,彰显以色彩形象阐述理性观点的感染效果。
佳作出炉
选择生命的色彩
生命原本没有色彩,但心灵的憧憬会赋予它色彩。
生命之色丰富斑斓,人生的选择更会让它有声有色,魅力无限。
用心灵选择生命的色彩,或绚烂,或清淡,或空灵,或凝重……
民族英雄岳飞选择了红色。不是鲜艳炫目的红,而是浓重带一丝悲凉的暗红,尽管报效疆土的他,心灵充盈着鲜红的血液;尽管当年的汤阴少年,一杆红缨,扫遍南北,历经“三十功名尘与土”的磨难,那鲜红一丝没变,依旧如火;尽管他用自己的生命洒下“满江红”色,留下浓烈的血红……尽管他曾在梦中直捣黄龙与君痛饮,醒来却是十二道金牌的班师令。
无奈地离去,只留下夕阳晚霞映红天边,悲壮苍凉。我记住了这用心灵选择的红色。
浪漫诗人屈原选择了白色。虽然一身白衣让我想起了汨罗冤魂的抽泣,但白是属于他的颜色,是他生命的本色。在那个斑驳陆离的时代,他是那样的清高。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飘飘游于江畔。举世皆浊,忠奸不分,而屈大夫的清白,“不能变心而从俗”。一个时代的先行者,看透政治黑暗,知道振兴国强无望,宁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不甘与之俱黑的白衣斗士选择了死亡。
汨罗江的清流收纳了志洁行廉的忠臣,于是那白衣随着高洁的灵魂徜徉在江上、天边。我记住了这用心灵选择的白色。
飘逸脱俗的李白选择了青色。青的色彩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没有蓝的张扬,却比蓝更空灵、更忧郁,也更无奈。青莲居士不羁的个性,给山山水水泼洒上仙气的神采。最伟大的浪漫诗人,拥有无数妙怪的思想,奇特的行为,但你却看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愁怀。兼济天下的功业追求,没能成全李白的大唐梦。安能折腰事权贵的“谪仙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开篇自然,找准心灵与生命的关联,突出题眼“选择”。
增加描写色彩的词汇,使色彩的冲击力更强。
增加岳飞的事例,引用、化用巧妙,丰富了红色的内涵。
加入物象线,既营造出悲壮的意境,丰富了色彩的底色,也更加凸显小作者的情感。
删减、增加了一部分词汇和文句,让屈原的想象更加丰满。
调换了文段中的句序,文段读来更流畅,情感的抒发也更加自然。
变化句式,突出心灵选择色彩的主题。
四则材料紧紧围绕“心灵”选择“色彩”,段与段之间承接自然。
结尾增加的排比句,气势磅礴,情感抒发水到渠成,自然深入。
在千古天地间,总有一枝随风摇荡的青莲。我记住了这用心灵选择的青色。
似尖刀和匕首的鲁迅选择了黑色。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先生忍受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任“衰亡民族”的漠然麻木啃噬着自己的肺腑,一个黑暗中诞生、觉醒的战士,生命不休,战斗不止。伟大的鲁迅先生,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寻找光明!用战斗的文字唤醒愚昧的国人,打破黑暗的统治。让后人发出“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的痛心嘶喊。
黑色决定了鲁迅凝重的性格,黑暗中永远亮着先生点燃的那一盏灯。我记住了这用心灵选择的黑色。
浓重艳丽的生命色彩,塑造着形态各异的人生历程:
红色的精忠为国不恤一腔热血;
白色的独善其身永不同流合污;
青色的狂放不羁难抑报国真情;
黑色的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
请记住:生命的色彩,要用心灵去选择。
总评
升格作文,以红、白、青、黑这四种主体色彩形象地诠释了生命的不同色彩,或绚烂,或清淡,或空灵,或凝重,可谓意境深远。并相应地推出了岳飞、屈原、李白、鲁迅四位典型形象,边叙边析,展示了这四个历史人物心灵的选择。
岳飞鲜红的生命之色,是那样悲壮苍凉,今天中华大地上空回荡的爱国之歌中不正有他这一强烈的音符吗?屈原洁白的生命之色,是那样的高洁,“宁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今天中华传统美德中不正有他的精髓吗?李白青蓝的生命之色,是那样地充满了想像和浪漫,今天中华灿烂文学的宝库中不正有他这颗璀璨的明珠吗?鲁迅“黑色”的生命之色,是那样的凝重,今天中华民族之“魂”中不正有他的这面旗帜吗?
作者通过增删字句、调整句序、变换句式使文通句顺,用语自然,段落间的衔接紧凑,文章的意境显得更为深远悠长。
小试牛刀
针对作文题“盲点”,请你思考,如何理解题目中的“盲点”?你将通过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盲点”呢?
关注公众号,回复“作文升格2017年6月”查看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