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鲁班精神 做大国工匠
——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纪实

2017-06-15

当代贵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分贵州学院

学鲁班精神 做大国工匠
——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纪实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韦 倩

3月25日,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7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土木水利类)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来自全省59所中、高职院校的300多名选手通过为期三天的紧张比赛,共角逐出一等奖22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61项。

作为连续多年承办该项赛事、全省唯一一所以建筑为龙头、建材为特色、覆盖相关专业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技能竞赛作为检验教育教学成果、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为行业不断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16年“五四”青年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学院“筑巢”众创空间与师生代表座谈交流,鼓励广大学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贵州的明天靠青年”。同年11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学院考察时给予了“学校办得很好,要继续好好干”的勉励。

厚德精技重特色

橘红色的教学楼书声琅琅,实训楼里学生实操紧张忙碌,校园书吧书香弥漫……春日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展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这所于2014年组建成立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2009年更名为贵州省建设学校。目前,学院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中等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为辅办学。

学院党委书记鲁源安告诉记者,3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办学方针,秉持“厚德、精技、乐学、善教”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建筑、装饰、建材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在学院采访,“工匠精神”是记者听到的一个高频词。学院成立伊始,即专注于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深度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火热实践中。

目前,学院占地610亩,拥有清镇、观山湖两个校区,在校学生1.2万余人,设有建筑工程、建筑设备、建筑设计、信息管理等分院及贵州省建设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6个教学单位,开设有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经济管理和信息工程技术六大专业群共36个专业。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吸引了省内外近20家多企业参与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引企入校、引智入校、引资入校的办学模式,同时引进德国促进银行资金人民币两亿元建设先进实训基地,成为建筑类高等职业学院示范品牌。

通过“外引”和“内培”并举,学院多渠道、全方位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能够适应建筑行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8人中,专职教师有3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3.9%,正、副高级职称21.9%,中级职称4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院目前已成为“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牵头领办的“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贵州省首批六大职教集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百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等荣誉称号。

改革创新促发展

把学分分为课程学分、素质学分、顶岗实习学分,各占总学分的50%、30%、20%,各部分学分学生修满80%后,多余学分可进行互换——2016年9月起,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胆创新,在全省职业院校中率先推出“综合学分制”。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汤健表示,综合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充分注重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图为学院全景。(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来自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分院2015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王泽娅是“综合学分制”的受益者之一。王泽娅告诉记者,“综合学分制”能更好地体现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我素养、个人能力有更准确的评定,大家都朝着评优评奖的方向去努力,也很积极地参与校园活动,为自己攒分。

对于2016级的学生来说,“综合学分制”更给他们带了“学分互换”的益处。“学分互换”是指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上相对于较薄弱的科目在考试成绩未达标,而在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中,所修的素质学分已超过所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时,可以进行“学分互换”。

学生申莹说,一些同学因为文化课程薄弱,考试不过关不能获得相应学分,但是他们的体育、社团活动表现很积极,在毕业前,他们的素质学分修满且超出的部分就可用于替换课程学习学分中未修满的学分。

“综合学分制”仅仅是学院推进改革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学院组织凝练“学鲁班精神·做大国工匠”的育人理念,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好学善思、务实创新”的鲁班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工匠品质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创业”始终是学院教育教学的一大主题。为践行国家“双创”思想和贵州大数据发展战略行动,先后投入230万元打造“筑巢”众创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联合贵州大数据孵化中心共建“双创”教育基地,打造了“双创”教育升级版。

学院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及组织学生参加比赛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去年3月,学院举办首届“双创”教育周活动,获得教育部全国职教会议代表的一致好评。

目前,“双创”基地有1000余名大学生创客,7个入驻项目,1个大学生小微企业,接待了全国各行业6000余人次交流学习,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2016年,学院组织的“精灵小队”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行业BIM5D认证网络大赛,与北京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144所高校同场竞技,从196支队伍63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99.25分力压北京建筑大学取得团队第一名。

此外,学院注重构筑特色校园文化加强校风建设。2016年,学院围绕“职业教育、人人出彩”的理念,深入推进“书香建院”“歌声建院”“技能建院”“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促进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扩大开放谋共赢

如果说改革激发了学院发展的内生动力,那么开放式办学则为学院发展赢得了机遇。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一带一路”和“千人留学计划”战略为契机,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平台,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进行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香港港专学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城市大学、新加坡ITE学院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合作协议;

组织教师赴澳大利亚、瑞士、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高校考察学习,就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教师进修、学生联合培养等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与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开展互派交换师生项目,2016年学院共接待境外师生189人,派出学生17人;

派出教师到塔吉克斯坦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加大学校海外引智工作,“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落地,省教育厅给予高度肯定;

2017年起,着手实施招收留学生的计划。

……

百舸争流,实干为先。身处职业教育的发展大潮,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开放增强发展自信,不断赢得主动。鲁源安表示,学院将紧抓发展机遇,突出特色,把学院建设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新型建筑类高职院校,为广大学生追逐建设梦想打造更高层次的平台而奋斗。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学分贵州学院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学分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西行学院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