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
2017-06-14吴有荭
吴有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应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本文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路,进行读写结合,有效训练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 关注生活 心灵旅行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81-02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应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体验不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更注重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我本人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积极尝试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
一、关注生活积累经验——巧扣柴扉终会开
叶圣陶先生指出“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淌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故作文教学也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师在广泛接触学生、全面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的同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写作不断增加积累。
1.在社会生活中积累
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他们如果长期蜷缩于课堂,被拘束在学校小天地之中,是很难写出对社会生活有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的好作文来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而且促使他们面对现实,在实践中学会善于观察,敏于应变,发现问题,揭示本质,从而写出能够探索生活真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文。比如说,组织学生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我是售货员”、“我是交通小警察”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升华学生热心助人的情感。
2.在家庭生活中积累
浓浓的亲情,倍感温暖,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丰富的素材宝库。可是孩子却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便写了,语言也往往干干巴巴,缺乏感人的力量。“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积极引导孩子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引导孩子用心体验感受家庭的温暖。比如“我爱我家”这次学习活动,笔者先布置孩子观察并记录在家发生的事。接着,我让学生把这次活动通过“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等活动表现出来。结果,平时不起眼的小事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讲自己的感受。结果,几乎每一位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震撼,学生认识到,要写好作文就要细致的观察生活,要写出好文章,就要说真话、抒真情。
3.在学校生活中积累
学校是孩子活动的重要场所,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是引导孩子参与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获得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孩子情感。立足当下,其实孩子课余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课间十分钟只能解个上厕所之急,加上学习的负担,孩子们往往失去了童真和活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在校应该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往往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二、活动练笔拓展思路——情境陌上绽新葩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善于设置具体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便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情境设置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良好的载体,它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写作平台,扩展写作思路。
三、读写结合有效训练——一波才动万波涌
读和写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孩子将课堂所学的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作者具體而又形象地描绘了西沙群岛海底丰富的鱼类,叙述条理清楚,是文质兼美的佳段。如何在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笔者对这一教学过程作了以下安排:
1.精读片段,学内容
从整体着眼:西沙群岛的海底又是怎样一个富饶的世界呢?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让学生充分感知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鱼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穿来穿去的情景,再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游泳而又生动地进行描写的。
2.再读片段,学写法
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段的一般结构方式,使其有章可循。在写段的时候,就能根据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序”连句成段,从而体现文章的条理性。从学生练写的片断中。不难看出,有了范文引路,下笔顺畅多了。
总之,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开辟一片绿洲,让孩子心灵作一次愉快旅行,便能收获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漓江出版社,2007年1月
[2]魏书生.《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6年10月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