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思考
2017-06-14雷德雨
雷德雨
摘 要:贵州省域内除布局国家重点开发区外,还分布着重点保护的生态区,背负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在深入分析贵州工业发展面临的绿色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制造是贵州工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并从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绿色发展的微观基础、推进流程型和离散型绿色制造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贵州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工业;绿色发展;路径;贵州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43-04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但贵州也面临着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按照国内外发展经验,工业化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绿色工业,就是指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能够实现碳排放大大低于工业增长的可持续增长方式。贵州工业绿色发展关键是实现贵州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发展的绿色生产力革命,其将推动贵州进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贵州工业发展面临绿色挑战
绿色发展是指在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可持续发展新形态[1]。绿色发展所追求的不是经济社会单向度的发展,而是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2]。贵州省域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以来,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贵州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据统计,2013年贵州规模以上能源工业总产值2 848亿元,占全省35%以上。煤炭产量位居全国前5位,电力装机和发电量位居前15位。近五年,西电东送累计电量2 724亿千瓦时,外销煤炭2亿吨。但贵州环境复杂,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修复和逆转的难度很大。贵州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最新的发展理念和技术,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线,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能矿产业等重化工业的绿色生产革命、发展创新驱动型的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创新驱动、更多发挥综合竞争力转变。
下页表1显示,实现绿色过程是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绿色过程包括节能与碳减排、资源清洁高效利用,高度重视制造的环境影响以及实现产品的绿色设计等。由此,工业化必须是全过程的绿色化,从原料—生产过程—产品加废弃物的线性生產方式转变为原料—生产过程—产品加原料的循环生产方式,而且源头、生产过程和产出全面绿色化[3]。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将贵州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2016年国家《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颁布,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试验区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贵州工业发展进入低消耗、高效益的绿色发展轨道,对战略性矿产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4]。
二、绿色制造——贵州工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下页表1显示,绿色制造贯彻绿色过程的本质要求,包括能源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生态设计、发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利用和发展再制造等五个方面。在能源结构方面,绿色制造推动制造业的能源结构从过去主要依托于化石能源向更多的依靠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转变。按照“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要求,促进煤炭加工生产清洁转化,从而实现能源结构的合理优化,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实效,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一是在清洁生产方面,表现在生产过程当中贯彻污染最小化、排放最少化的原则。二是在发展循环利用方面,表现在推动制造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三是在发展再制造方面,表现在通过大幅度地减少废旧资源的废弃,提高资源的整体的利用效率。四是在生态设计方面,表现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绿色发展,比如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减少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多用可降解的绿色材料,在工艺设计方面,遵循排放更少的工艺设计,多采用更可循环、可回收的工艺。通过贯彻绿色过程的要求,绿色制造使产品在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保障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未来在资源物质转化的绿色反应分离过程、基于资源组成结构与特征关系和绿色过程多目标优化的计算模拟、量化放大等方面将取得突破,引发矿产、油气、生物质等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方面的重大变革[5]。绿色制造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造成了能源成本的大幅提高和环境质量的集聚恶化,治理是贵州工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三、实现贵州绿色制造的根本路径
(一)推进能源生态文明建设
能源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贵州能源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形成清洁能源开发与传统能源清洁加工利用并举。
1.推进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贵州保有煤炭资源量542亿吨,居全国第5位,素有“西南煤海”之称,要抢抓能源转型机遇,充分发挥煤炭作为贵州基础产业的资源优势,关键是采用先进技术,大力实施煤炭清洁开采和深加工,推进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从能源的角度,杰里米·里夫金提出新工业革命就是新能源加互联网运用,我国未来制造业要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贵州能源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种类齐全,“水火互济”优势明显。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 948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煤层气资源储量3.15万亿立方,居全国第2位;页岩气资源量为13.54万亿立方,居全国第3位。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1 000万千瓦。
下页表2显示,贵州新能源发展是我国能源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当前,应加快适用于贵州高原山区风电机组的研发,加大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积极发展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页岩气、煤层气勘查开发利用,重点发展煤炭深加工、页岩气及煤层气勘探开发、风能开发等。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不断提高能源的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
(二)夯实绿色制造的微观基础
企业集团是我国主导企业组织形式,也是推动贵州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因而是夯实贵州绿色制造的重要微观基础。企业集团不但要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抓住绿色增长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支持低能耗、低排放、节能减排技术的高新技术行业的更快发展也是有效途径之一。企业集团推动贵州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一是传统产业企业集团的转型升级,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绿色发展意味着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能矿型企业集团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推进传统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全方位创新。一方面,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抓住大数据等信息产业发展的契机,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另一方面,逐步将绿色技术、绿色工艺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打通传统产业与绿色技术之间的通道,使传统工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为贵州工业增长和吸纳就业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以实现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企业集团。发挥贵州航空、航天、电子等三大军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着力打造包括航空航天、智能机床和基础装备、新能源汽车、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等行业的培育,发挥“大而强”的行业龙头企业集团导向作用,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绿色技术公共创新平台。
(三)推动绿色流程型制造业发展
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绿色过程是指资源(矿产、油气、生物质)加工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原料利用率高、能耗低、废弃物产生量小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目前我国资源加工技术的原材料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率仅为30%,远低于国外60%的利用效率;我国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率小于30%,远低于国外76%的利用效率。未来绿色制造的重点就是构建物质能量充分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系统,集成产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再利用等多种功能。钢铁、化工等流程型行业必须全面推行生态化、绿色化流程制造工艺。从流程型制造业来说,贵州应在如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流程型行业大力发展绿色制造。首先,推广“兼有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和废弃物消纳及资源化功能”的工艺流程。在煤电钢、煤电磷、煤电铝和煤电化等“四个一体化”行业,要把垃圾、生物质等作为发电的燃烧物质跟其他的废弃物消纳环节衔接起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实施清洁生产,实施源头减量。以上述流程制造业为重点,通过实施新一代可循环流程、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范、化肥生产与新型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示范等新的技术工艺路线,并以此示范推动重点流程型行业的绿色发展和改造升级。
(四)推动绿色离散型制造业发展
从离散型制造业来说,绿色制造体现在广泛采用绿色的工艺和轻量化的材料,研发和推广生态化、可拆卸性的设计,采取精确成型、超精密加工等新的技术、路径和技术方法,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包括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等技术和路径,从而推动离散型制造的绿色发展。装备制造业等离散型制造业是贵州发展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产业,据统计,贵州70%的产业园项目与装备制造业相关。在绿色发展方面,未来绿色制造、绿色化的改造是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的重点和热点,贵州装备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根据绿色离散型制造业发展的需要,贵州装备制造等离散型产业则要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的3R(Reduce Reuse Recycle)原則,特别是要从源头(材料与能源)抓起,全面推广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等先进制造技术。
(五)提高绿色设计能力
设计实际上决定了工业产品整体性能、质量以及成本的70%,因此设计是制造业最核心的、最关键的因素。产品绿色设计是指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要符合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要求,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是一种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的设计。绿色制造体现在设计和制造环节,而不能依靠后端治理实现,因此要主动地在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去寻找绿色技术、方法和路径。国外已经开展绿色设计研究多年,国内刚刚起步,需加快研发步伐[3]。贵州实现绿色制造,必须提高绿色设计能力,要把生态的思想、环境的思想融入到设计当中去,要把生产流程中产生的产品通过新的技术路线综合利用起来。未来要实现废旧产品尤其是机电设备等报废产品返回工厂,通过再制造的技术,将其转换成跟新产品性能一样的再制造产品。对于发展再制造技术的企业,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在项目立项、用地和资金使用方面予以扶持,以培育其规模化经营。
(六)配套保障体制机制
贵州工业实现绿色发展,要坚持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统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要实施能源体制改革,包括创新清洁能源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清洁能源市场体系。有序地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环节的改革,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放开电网公平接入,尊重企业投资自主权,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有效激发清洁能源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其次,要建立适合贵州省情的绿色金融发展体制机制,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投资进行金融支持。再次,在财税方面鼓励企业集团进行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实现体现绿色过程的绿色生产力革命。同时,鼓励绿色设计方面的人才、企业进行创业创新,夯实绿色制造的重要基础。最后,为贵州绿色发展奠定法治基础,如制定贵州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条例,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用法治力量推动贵州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参考文献:
[1] 洪向华,杨发庭.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N].光明日报,2016-12-03.
[2] 王丹,熊晓琳.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红旗文稿,2017,(1).
[3] 中国科学院.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关于中国面向2050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石敏俊.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轨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 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