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干货:疫苗如何产生作用

2017-06-14王月丹

大众健康 2017年6期
关键词:抗原病原体免疫系统

王月丹

疫苗接种与相应的病原体感染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而且症状相对轻微,与感染相应的传染病相比,这个代价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疫苗副作用太大,医生都说不给自己的孩子打疫苗了。”于是,一些家长也开始质疑,甚至反对给孩子接种疫苗。而更多的家长则是困惑了,该不该给孩子打疫苗,成了这些家长内心深处经常纠结的一个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一起学习一下免疫学的大道理(基础知识),站到医生一样的免疫学知识高度上思考这个问题。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

首先,我们要一起了解一些免疫学最基本的概念。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也称为天然免疫或者非特异性免疫,即人一出生就具有的,与抗原刺激无关的免疫功能。例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都属于固有免疫。一般认为,人体的固有免疫能力与性别、年龄、遗传背景和营养状态等非抗原因素有关。通俗地说就是,固有免疫是人体免疫的基础,是人体生理状态在免疫系统功能方面的体现,对所有的病原体都具有的防御能力。

我们常说的要保健养生,实际上就是维护人体免疫力,也就是固有免疫的能力。而固有免疫能力缺陷或者受损,必然会影响包括适应性免疫在内的整体免疫能力。但是,由于固有免疫是一种整体无特异性的对抗病原体的全面防御能力,通过提升固有免疫对抗病原体的感染,往往需要占用机体大量的生理资源,过程相对缓慢,遇到大量毒性较强的病原体时,往往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而且过度的活化固有免疫系统的应答强度,可能会增加机体免疫系统调节的难度,产生局部或者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例如各种炎症过程。

适应性免疫,也称为获得性免疫或者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遇到某种抗原(例如接种疫苗)后,经过免疫系统的识别、活化,产生免疫应答的效应产物(抗体或者致敏的淋巴细胞),通过这些效应产物,将抗原从体内清除的过程。例如,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而不会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这就是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人体生理功能对环境适应能力在免疫系统功能方面的体现,只是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等特点。适应性免疫可以在不过多消耗人体资源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人体对某些特定病原体的免疫能力,有利于人体适应所处的免疫环境。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获得对特定病原体感染的适应性免疫能力,是生理学上最为经济和高效的方法。

接种疫苗类似病原体感染

大家都知道,接种疫苗其实就是一个病原体感染或者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也必然会对进入机体的疫苗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将其从体内清除。因此,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人体也会产生对疫苗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与病原体感染一样,当疫苗进入机体后,首先会激活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然后才能激活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继而使机体产生对疫苗抗原的记忆性,获得对相应病原体的适应性免疫。在这个过程中,固有免疫是必须经过的一个免疫阶段,也是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础。但是,如果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疫苗抗原不能顺利通过固有免疫阶段,就被完全清除了,往往无法有效启动适应性免疫,而造成接种失败。因此,在疫苗接种时,我们很可能会通过一些方法,对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使疫苗抗原有效地被适应性免疫系统识别,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例如,我们接种疫苗时,可以使用注射器直接刺入皮肤,使疫苗抗原突破机体的免疫屏障,进入体内。再比如,有时候,为了提高疫苗免疫的效果,我们可以在疫苗中加入一些佐剂,这些佐剂就具有降低固有免疫系统清除疫苗抗原能力的作用。这些方法,都会进一步激活固有免疫细胞的炎症作用,提升其抗原能力,提高疫苗抗原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对固有免疫的作用,则可能引发固有免疫的活化,甚至是过度或者异常的活化,对机体的生理内环境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疫苗引发的固有免疫反应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大多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恢复平衡而没有任何症状。但在少数免疫系统不稳定或者敏感的个体,可以引发注射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或者发热、疲乏以及全身不适等全身性不良反应,这个反应我们称为疫苗的一般不良反应。

在个别的人体中,疫苗接种引起的固有免疫系统活化,就如同病原体感染一样,可能会导致旁路激活自身免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在另一些个别的人体内,疫苗抗原本身或者疫苗的辅料成分,可以引起机体产生以IgE等过敏性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的免疫应答,当接种疫苗时,就会引起过敏性休克或者哮喘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个别免疫缺陷或者免疫系统极度不稳定的个体中,疫苗接种则会引起病原体特异性的不良反应。例如,卡介苗接种后引起的结核性骨炎、脊髓灰质炎糖丸引起的小儿麻痹以及流感疫苗接种后引起的神经系统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等。

此外,还有人担心疫苗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例如含汞防腐剂等,可能与儿童自闭症或神经系统病变有关。虽然,从目前的研究看,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在采取大力推进无汞疫苗的应用等措施,避免人们的类似担心。

综上所述,接种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其实基本上都是与病原体感染过程类似的,而且与病原体的自然过程中类似的症状相比,这些不良反应的症状都是相对轻微的。与感染相应的传染病相比,这个代价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

孩子该打哪些疫苗

也有個别父母会说:“好吧,我不差钱,给孩子尽量多地接种疫苗,现在有的疫苗,都接种吧。”这也是一种极端的做法,而且并不科学。

我们已经知道,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必须付出固有免疫功能被干扰的代价。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干扰作用并不影响我们的内环境稳定,也不会被察觉,但是,在少数情况下,我们要承受局部炎症或者全身发热等不良反应,甚至极端情况下引发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过敏或者自身免疫病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通过某种疫苗接种预防的传染病对孩子来说,并不具有现实性的威胁,而只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样的疫苗接种,就是不科学的,是不应该的。

大家可能会困惑了,你这是不是在反对疫苗的接种呢?我反对的是不必要的疫苗接种,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政策是完全一致的。举个例子吧,牛痘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科学疫苗,其预防的天花,是一种曾经导致上亿人死亡的烈性传染病,与天花感染相比,接种牛痘引发的不良反应十分轻微。因此,牛痘疫苗曾经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接种,接种的人数达到数十亿。但是,1977年人类在索马里消灭自然界的天花感染以后,于1981年,就在世界范围内停止了牛痘疫苗的接种。另一个例子是,虽然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但是,正常人如果不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温血动物咬伤或者食用这些动物的话,很难感染这种传染病。所以,一般也不主张孩子一出生后就接种狂犬病疫苗,而仅仅是被动物咬伤后,才有必要接种狂犬病疫苗。还有就是,黄热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都是致命性的传染病,但黄热病只流行于加勒比地区和西非,而乙型脑炎则只流行于东亚地区,所以,在我国生活的公民并不需要接种黄热病疫苗,而去西非旅行则要接种这个疫苗。同时,普通美国人或者欧洲人也没有必要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这恰恰体现了疫苗接种是一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即疫苗接种也应该是根据个人具体的免疫环境和免疫状态决定的。

那么,如何科学地选择接种疫苗呢?这应该是所有父母都会关心的问题。对于一般没有免疫系统缺陷和过敏等免疫功能紊乱的人来说,接种疫苗可以被认为是对免疫系统的教育过程,使其获得对免疫环境的适应能力,获得生存的本领。我们不妨借用我们国家的教育系统来说明这个过程吧。

我们国家儿童接种的疫苗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其中,一类疫苗的接种是免费但强制接种的,听起来和我们的义务教育制度有些像。的确,一类疫苗所预防的疾病,都是对人民生命健康威胁极大,又在我国有传播流行高度潜在风险的传染病,如结核、脊髓灰质炎和白喉等等,通过疫苗接种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就如同让儿童通过义务教育获得生存生活所必须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样重要。因此,一般情况下,一类疫苗必须接种。

二类疫苗则是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是为了满足儿童对某些传染病抵抗能力的特殊需要,我觉得就像是特长班吧。例如,我们想让孩子在体育上发展,可以给他报篮球、武术班;想让孩子在艺术上发展,可以给他报画画、舞蹈班;想让孩子在科学上发展,可以给他报信息、无线电班……家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孩子接种流感、肺炎或者狂犬病疫苗等。

說了这么多,大家一定也会明白,“医生都不给自己的孩子打疫苗,我们还应该给孩子打疫苗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吧。准确说,医生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打不必要、不适当的疫苗,而并非无原则地拒绝所有的疫苗。

猜你喜欢

抗原病原体免疫系统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知多少
新冠抗原检测入医保,算的是大账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前列腺特异抗原高就是癌吗
知乎
过敏症的新希望
过敏症的新希望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