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永怀难忘家国梦 春晖万里游子情
2017-06-14李波任妮娜
李波 任妮娜
“家贫国穷,只能怪当儿子的无能!”这是郭永怀最深刻的人生感言,是他海外归来献身“科学强国、科学兴国”的初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郭永怀,将自己的赤子情怀永远化作祖国上空的万里春晖。
他是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人类实现了超越声速的飞翔。他是中国核武器早期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中国的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呕心沥血。他满怀报国热忱,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12年后,他因飞机失事,不幸以身殉国。他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的家国情怀、献身精神,他的刚正不阿、勤学严行,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为人们所怀念和敬仰。
他就是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郭永怀。
2016年10月16日,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之际,荣成市委、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在他的家乡荣成对外开放。
永萦江山 怀忘九霄
走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神态坚毅,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和关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新发展。两侧柱子上有一副嵌名对联:“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对联取自四川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题字的“永怀亭”上,这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陈列馆展陈面积2000多平方米,用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以及模型、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从少年求学、扬名海外、报效国家、甘为人梯、以身许国、爱在天际等多个角度,记录和展现郭永怀的杰出贡献、崇高品格和感人事迹。展馆内陈列着由郭永怀曾任副院长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1:1模型,除实物之外,陈列馆还复原了青海221基地半掩体、新疆罗布泊核爆试验区、风洞体验厅和郭永怀中关村居所4处复原场景,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引领观众走近烈士的一生。
为国尽忠 孝子情怀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胶东半岛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的一个普通农家。这样一位生逢国难、少怀壮志的农家子弟,历经社会动荡、外敌入侵,少年早慧的他,油然生出凭借自己努力、刻苦攻读、科学报国的念头。
目睹日军飞机轰炸下满目疮痍的家园,郭永怀痛感中国航空工业的落后,下定决心要学习航空工程,不让祖国再受欺辱。当得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重组招生,他毅然前往。经香港、东南亚,历经波折终于到达昆明,进入西南联大半工半读。在这里,他主动放弃自己原来所学的光学专业,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师从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周培源教授。就这样,郭永怀开启了他的航天救国之路。正是这一关键转折,奠定了他之后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基础。
1939年,郭永怀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历经波折,1940年赴海外留学。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45年,郭永怀完成“跨声速流不连续解”论文,突破航空领域声障这一世界性难题。基于这一理论,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战斗机。在应用数学领域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被钱学森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从此享誉世界。
然而,当回国的机会一出现,郭永怀毫不犹豫地辞掉了月薪800美金的工作,卖掉四层花园别墅,甚至连积攒多年视若生命的研究手稿也付之一炬。当千辛万苦登上罗湖口岸,站在五星红旗下时,郭永怀眼眸中泪花萦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家贫国穷,只能怪当儿子的无能!”这可能是郭永怀一生唯一一次将自己心中最深刻的想法宣之于口,而59载岁月中,他更习惯用行动践行“科学强国、科学兴国”的初衷。
两弹一星 功勋卓越
回国后不久,郭永怀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一段话:“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今天读来,我们仍然能够强烈感受到他那浓浓的家国情怀。
1958年春的一天,时任中科院力学所常务副所长的郭永怀同所长钱学森、党委书记杨刚毅一起泛舟昆明湖上,意气风发。谈笑间,确定力学所大政方针:“上天、入地、下海”。这一战略为力学所筹划和憧憬了崭新未来,影响至今。此后,他积极倡导开展新兴力学学科的研究,开拓力学领域有重要发展前景的新领域。他与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成为举世公认的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四大奠基人。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威胁,包括核武器威胁。1960年,我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一支特殊队伍,秘密从事核武器研究。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与王淦昌、彭桓武等科學家一起参与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当时首要任务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他主要负责场外试验委员会的工作,他同时参与氢弹和导弹研制,解决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青海221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50多岁的郭永怀和科研人员一起,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风餐露宿。在展馆内模拟的核爆区,一道红色强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一个巨大的火球,惊天动地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一片沸腾,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换来了新中国原子弹的第一声爆响。而此时的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被工作人员架到了临时帐篷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一些外国人说那是一颗“澡盆式”原子弹。他们想当然地认定,既然是第一颗,一定是采用初级的“枪法”引爆系统。可是,不久他们惊呼:“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竟是铀235的‘内爆式核弹”。原来,早在研究初期,郭永怀就凭借研究和计算,极有战略眼光地提出:“做好用‘枪法的准备,争取用‘内爆法”。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实现高水准的“内爆法”。接着,郭永怀又提出新的结构方案,使我国的原子弹重量大幅减轻,很快实现了核弹的武器化。中国终于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核力量。从最初的原子弹,氢弹到形成战斗力的核航弹、导弹核武器、导弹热核武器。可以说中国建立核盾牌的每一步都凝聚了郭永怀的心血。
1961年,郭永怀当选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领导和参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主要负责卫星本体和卫星回地研究工作。在他牺牲后不到两年,一曲《东方红》响彻天宇。
身教为先 为国育才
郭永怀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身教为先,为国育才,甘当“铺路石子”,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殚精竭虑。
在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永怀在工作非常繁忙情况下亲自执教。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他不苟言笑,但对青年一代总是寄予厚望。他在科研和教学中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技术难题。他明确把一种“特权”交给下属和学生,“只要有学术上的问题向他请教,什么时候都可以”。
“我们这一代,你们以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郭永怀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他自己也如此践行。他亲自带出的8名研究生有3位成了院士:张涵信、俞鸿儒、李家春。
壮烈牺牲 以身殉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声噩耗传来,郭永怀因公殉职。短短几十秒,伤痛与遗感深深地刻在所有人的心中。同事、学生失声痛哭,携手一生的伴侣辗转难眠……
找到遗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失声痛哭。因为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人们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发现一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郭永怀牺牲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发射成功——这是他用血肉之躯保留下来的丰硕成果。在生命最后一刻,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什么是以身许国的赤子情怀。
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块破损的怀表复制品,一封旧得发黄的信件,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将历史记忆镌刻成为永恒。参观者或伫立凝视,或埋头沉思,或侧耳倾听,恍若回到当年的烽火岁月。在这里,我们切身感受我国国防事业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在这里,我们用心感受科学家留下的每一个生命印记,每一丝的呼吸都感到痛彻心扉。郭永怀的离开给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他把真正的信仰融铸成永恒的丰碑,穿越时空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精神永驻 永远怀念
在致力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8年多时间里,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导弹核武器,郭永怀究竟倾注了多少心血汗水,恐怕沒人说得清楚。然而,郭永怀常挂在嘴边的却是:“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郭永怀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科学救国的誓言,用鲜血和光辉业绩铸就成一座历史丰碑,让我们永远怀念!
回望,是为了永恒地纪念;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不论世事如何沧桑变幻,郭永怀留下的精神财富是神州大地永恒的坐标。
太平盛世,我们必须反思:生活条件改善,我们是否还要艰苦奋斗?尊重个人利益,我们还需不需要无私奉献?价值观念多元,我们还需不需要坚守信仰?
郭永怀及其所代表的科技工作者早已给出最好的回答。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荣成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