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2017-06-13秦昊
秦昊
[摘要]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及时做出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国内产品向外出口,取得了卓越的经济成果。但近年来欧美市场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众多国家也纷纷出台政策吸引外资。这些都使我国在对外出口中遭遇了重重阻碍,尤其是的制约。
[关键词]出口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反倾销 反补贴
欧盟和美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也伴随着贸易摩擦的增多,尤其是在各国有着不同的利益考虑以及各国差异化的贸易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部门的管理条例,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景气使部分国家贸易注意抬头。中国是遭受反倾销、反补贴最多的国家。
2014年10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终裁结果,中国输美未经对美国相关企业构成实质损害。美方将对此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厂商的倾销幅度为8.30%至8.32%。2014年美国已陆续对中国输美钢材、轮胎、味精、集装箱、消毒剂、床垫弹簧、小龙虾尾肉等产品发起贸易救济。
2015年11月17日,中欧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于2013年8月达成。根据相关协议中国确认参加价格承诺协议的企业数偶晶体硅光伏产品价格不低于0.56欧元/瓦。欧委会屡次制裁违反价格承诺协议的企业,表明中欧之间的价格承诺协议并未放松。中国光伏产业因为报告销售数量、开具误导性发票及实施补偿贸易导致销售价格低于最低限价。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高额关税,同时要求这些公司退出最低价格承诺协议。
2016年1月6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大型洗衣机发起反倾销调查。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终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冷轧钢板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和补贴幅度分别为265.79%和256.44%。6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终裁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冷轧钢板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6月15、21、22日,美国商务部分别对从中国进口的硫酸铵发起“双反”调查,认为双轴整体土工格栅产品存在补贴行为,认为家庭和商用空调及冰箱制冷劑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分别为101.82%和216.37%。28日宣布的初裁结果认为卡车和公共汽车存在补贴行为。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规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数据的做法应当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因为替代国数据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还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企业,7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大型洗衣机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会计准则均采用国际通行做法,但美国调查机构拒绝使用企业自身数据而是基于替代价值等错误做法推算出的所谓“倾销幅度”。
由于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势力趋强,有意刁难中国、阻挠中国的出口。欧盟自2009年1月30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5%的反倾销税,直接影响中国近10亿美元的产品出口,上千家紧固件企业生存和超过十万人就业,对中国的钢铁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中国政府于2009年7月31日将欧盟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并与原审专家组和上诉专家组接连上诉。此后,欧盟修改了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调整了原有歧视性单独税率规定,但通过再调查对中国紧固件继续维持反倾销措施。2016年1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再次裁定欧盟对中国部分钢铁紧固件反倾销措施违反世贸规则。不合理的“双反”调查既是站不住脚的,也不能为其本国带来利益。
中国由于现在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处于劣势,不仅仅是上面提及的外企,许多中国的国内私企也会受到这样的不幸遭遇。中国浙江省的市区有许许多多的本土民营企业家,他们起步较早,市场眼光独到,即是较早遭受各种出口贸易壁垒,也是有较多切实有效的规避方法的老成企业家。温州向欧盟出口鞋类的企业曾经遭受欧盟反倾销的调查并且确认要向温州出口的鞋类商品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委员会在确认征收反倾销税的额度时选择巴西作为替代国,而巴西制鞋企业的工艺和技术都是花钱向外面购买的,所以依此来衡量会计算出较高的制鞋成本,对中国企业造成不公平。温州的一些鞋商不畏惧其间的诉讼耗费以及多年的时间成本和精力积极应诉,维护中国企业的尊严。同时,由于反倾销过后的日落调查在欧盟方面需要最后进行调查并由欧盟鞋业协会投票来决定是否加征、延续十五个月的反倾销税。中国企业家则动身前往欧洲对各个国家的鞋业协会进行游说,最终使赞成票数多于反对票数,也赢得了与欧盟官司的最终胜利。
中国加入WTO已是第15个年头,也是决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年度。中国对外贸易的逐年递增使这些国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盈利空间逐年缩小,而他们又不肯舍弃自己国内市场这棵摇钱树。
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不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年调低国家GDP增长指标,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贸易此起彼伏,各国为了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而有意识的减少对国外相似产品的进口,可能借反倾销、反补贴来阻止对产品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