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奖学金制度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6-13李垚
李垚
[摘要]高校奖学金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高校的奖学金制度在内部控制方面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某高校奖学金评定要求、评选方式、发放情况等的分析,指出了某高校奖学金制度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奖学金 内部控制 评定
一、某高校奖学金制度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某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知名度日渐提高,各种奖学金纷纷设立。为此,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院系领导甚至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已经成为某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每年的奖学金评选评定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奖学金评定不公的抱怨;院系或班级对评价标准可操作性的无奈;奖学金的奖学力度不够;学生参评热情不高等。这无疑暴露出某高校当前奖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存在一些问题:
1.评价标准中各指标的比例难以把握。
在某高校会计系的评定标准中,综合评定成绩=[∑(考试课成绩*各科学分)/课程总学分]*75%+卫生成绩*20%+德育成绩。这样的评定标准在成绩好的学生看来,在综合测评中学科成绩起不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卫生成绩和德育分的作用太大。而那些参加活动的学生则认为他们参加院系活动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得到加分,而德育加分最高5分对于他们来说所占比例太小,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样学生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所以,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综合测评法使德育分量化问题既不能回避,又难以把握。
2.奖学金的评定方法背离了奖学金设立的初衷。
有一些院系为了工作的便利,将一些棘手的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列入了奖学金评定的“综合测评”指标中。比如把校园活动参与情况、出勤率、文明寝室评比等都纳入到了评定范围。这样不但不会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还很可能会在学生之间制造矛盾,影响团结,也弱化了高校奖学金制度应有的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甚至会走向反面。
3.奖学金的奖励力度不够。
奖学金奖学资助力度的大小会影响其激励功能的发挥。学生的实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或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五项。但是,“奖学金”的比例被排在了“父母或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助学金”之后,位列第五。所以,某高校奖学金的金额“不够多”可能会影响其奖励功能的发挥。
4.德育加分的评定过程不够严谨。
在评定德育加分时,一般让学生自己写下所获奖项、所任职务、参加过的活动等加分项,而老师或学校通常都不对加分项进行考证。这就使加分项的真实性和所加分值是否符合该项所规定的分值存在一定的争议,使评定缺乏公平公正性。
5.奖学金的发放不够及时。
奖学金的评定一般在开学时进行,但是奖学金的发放并不是评定完成后及时发放,而是要到期末,甚至是假期时才会发放。这种情况使同学们对奖学金的利用率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同学们失去了参与奖学金评选的积极性,这就使奖学金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奖学金制度在评定及发放方面的改进措施
1.做好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建立完善的奖学金评定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从德智体多个方面打分,其中智育应占总分的60%-80%。辅导员作为学生奖学金评定工作主要的负责人,在测评前应组织成立一个测评小组,还应在班会上向學生讲明测评的内容、方法等,尽量做到测评有理、有据、有计划。德育是综合素质测评的难点,为了避免在德育测评中出现片面化现象,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宿舍、课堂,并通过课堂和集体活动考勤记录了解学生的表现。测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递交一份德育自我鉴定供测评小组参考,当测评数据与学生的自我鉴定有出入时要及时与其沟通,而测评结果要在全班进行公示,确保学生无异议。各院系应制定完善的奖学金评定标准,以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上有据可依,确保奖学金评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和可操作性。
2.适当增设奖学金的奖项。
曾经出现过有的综合成绩排在班级前几名的学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一些成绩处在中游的学生,由于在实践能力比较突出,就业情况却比较理想,这表明目前的奖学金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为弥补这一缺憾,学校可增设“单科最佳奖”,鼓励特长生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更进一步,也可通过设立“全勤奖”有效地解决逃课问题,还可将综合奖学金分为专业奖学金和德育奖学金。这样可以鼓励不同方面突出的同学积极参加奖学金的竞争,从而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
3.应适当提高奖学金的数额,加快发放速度。
目前,某高校的奖学金数额较低,这一方面与学校经济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对学生的资助政策有关。某高校助学金的金额比奖学金金额高很多,这导致一些学生宁愿去争取国家助学金,而不愿通过刻苦学习争取奖学金。因此,学校应该协调好奖学金与助学金之间的数额问题,从导向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同时学校应该提高奖学金发放效率,使同学们能够提高争取奖学金的积极性。
总之,奖学金评定时应强化它的鼓励作用。奖学金首先是一种荣誉,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是对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奖励。学校在设定奖学金的时候应努力并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把握奖学金评定对学生成才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奖学金的效益。学校不能认为设立了奖学金就完事了,觉得自己尽到了义务,而是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奖学金制度的合理性,更应深刻地认识到,千万不能使奖学金成为学生的一种烦恼。这项工作做得好坏,也是学校的管理、教育水平的体现。真正使奖学金制度既能反映学校教育的发展,又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