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大首设“电弹”专业引猜测
2017-06-13章节刘扬
本报特约记者 章节 本报记者 刘扬
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称海工大)今年的“报考指南”中首次出现“电磁发射工程”专业。这被普遍解读为中国海军为发展电磁弹射型航母以及电磁轨道炮这类高科技装备培养使用维护和初级指挥人员,甚至有香港媒体认为,中国在电磁弹射器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将在2020年完成建造。而中国军事专家表示,这应该是海军为应对海军装备未来发展,为电磁发射技术预先储备人才的重大举措。
海工大要为电弹航母“蓄力”?
香港《东方日报》12日题为“海军工程大学招生现相关专业课程,中国航母电磁弹射突破”的报道称,目前仍在研制中的国产航母,战机起飞采用电磁弹射技术或已成定局。内地海军工程大学今年的招生专业中,首次出现“电磁发射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熟悉电磁发射系统技术的初级军官,这意味中国海军的电磁弹射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
报道称,由于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等装备是电磁发射系统的具体应用,故此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将成为中国海军未来相关人才的摇篮。从该系毕业的学生,有望在电磁装备的日常维护检修方面快速上手。
实际上,《东方日报》的部分信息来自军方媒体的“2017军校巡礼”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报道称,“电磁发射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电磁发射系统技术设计、生产监造、运行管理、寿命保障的初级军官”。专业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发射原理、电磁发射系统等,学制四年。授予军事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首设电磁发射专业意义重大
《东方日报》的报道称,海军工程大学首设“电磁发射工程”专业,意味着中国海军已具备较成熟的实用性教具,更意味首批学生毕业时,海军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服役。此外,这也显示海军已着手准备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等一系列高新电磁装备的服役工作,正式迈向电磁时代。
报道称,一直以来,中国很少对外公布有关弹射器研制的进度,而国产航母001A仍采用滑跃起飞方式,令外界猜测中国是否尚未掌握电磁弹射技术。不过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早前受访时称,中国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更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不输美国,是中国首次以半官方形式向外界披露有关弹射器技术的发展情况。文章称,外界推测,解放军首套实用的国产航母电磁弹射器将于2020年建成,首艘采用电弹技术的国产航母将于2024至2025年下水。
一位业内专家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说明电磁发射技术基本成熟,也说明国家对该技术的高度重视。
人才培养先于武器服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电磁发射工程既包括舰载机起飞用的电磁弹射器,也包括电磁轨道炮等武器装备。而电磁轨道炮是目前世界各国的一个研制重点,海军招收相关人才,是应对当今装备发展最新潮流的举措。
不过另一位中国专家认为,从公开报道来看,该专业主要是为电磁弹射、电磁发射相关的武器提供初级的设计、监造、使用和维护人员,主要还是使用和维护人员。这说明部队已经对这类人才有了现实需求,也就是说海军相关方面很可能已确定研制、装备电磁弹射系统或者电磁轨道炮这类装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员毕业后就正好赶上采用电磁弹射器的装备,也很难就此判断电磁发射的相关武器装备服役的时间。
该专家表示,通常而言,针对采用全新技术的新装备服役,部队要事先进行人才储备,不能临时抱佛脚。而中国军方通常是“宁要人才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才”。有时候,为了更快速地掌握新装备,一些拟接收新装备的部队还会派人进驻厂家,与工厂技术人员一起边设计、边试验、边学习,以加快装备形成战斗力的速度。因此,总体上看培养相关人才要大大超前于装备服役时间。设置电磁发射专业最大的意义很可能是海军相关方面已经确定研制装备电磁弹射系统或电磁轨道炮这类装备,但从时间上并不完全接轨。
另一位熟悉相关情况的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首次出现该专业说明中国军方对该专业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对该专业的研究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已走上正轨。“这标志着中国电磁发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运用于实践。该专业的开设也说明中国对该技术的高度重视,已经开始进行人才培养。与此同时,电磁弹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即便是美国的电磁弹射技术也在不断研究与完善中。”
对于下一艘国产航母会不会使用电磁弹射技术,该专家认为,时间上有些紧,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中国知名航母专家李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接采用电磁弹射器当然是最好的,有助于中国在航母技术方面追赶世界最先进水平。不过在对于蒸汽弹射技术掌握更为透彻的情况下,先将这种技术应用到航母上也不失为一种较为明智和合理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