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彦妃:迎接自己的好时代

2017-06-12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尝试

《星梦缘》中的豪爽仗义的女孩林思彤,《爱的创可贴》中的鬼马创可贴女孩钟可可,长相甜美的陈彦妃每部剧的超高收视率,和深入人心的角色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心。如今,从演员到导演,从女孩到新娘,事业、生活双双进入了“升级转型”期,执着演艺之路,认真生活的她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好时代。

临危受命却迷上了当导演

Q:听说你的新电影《清醒梦之马桶美人》近期在网络平台上播放收到了不错的反响。在这部戏中第一次尝试做编剧,你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A:首我自己本身就有过做清醒梦的经历,做梦的时候会很明确地知道在梦中,例如梦到自己跳崖时很清楚这是梦。和很多人一样,这些梦大部分起床刷牙洗脸前后不久就忘了。时间长了,总觉得轻易地放过这些好玩的故事很可惜。于是想了个好办法,在临睡前把笔和本子放在床头,第二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梦记下来!攒了一本又一本后有了把这些好玩的故事串连成剧本的念头,里面打劫、Massage的情节都来自于自己的梦。

Q:这部新剧也是你第一次做导演并尝试做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监制,身兼五职,哪一种最有挑战性?

A:导演最有挑战性。编剧的辛苦主要集中在前期创作,演员需要在镜头前拿出最佳状态,监制则主要在后期发力。而导演从选角到最后成片,从头到尾全情投入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我最享受的角色身份。

最有意思的是,这次同时担任了导演和制片。通常在片场,这两个角色会“掐架”,比如导演拍某个场景时追求80到100分的效果,而制片会考虑到成本预算尽量控制。所以,同時处在不同的角色上,我会纠结,而纠结的结果得看内心的哪一个声音获胜。

Q:和我们说说你最喜欢或佩服的导演吧。

A:陈正道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这两天《记忆大师》在影院里上映,我已经看了一遍,正准备刷第二遍呢。之前他的《催眠大师》我看了三遍。第一遍被他的剧情所吸引,紧张地猜测真正的罪犯是谁,第二第三遍就研究他镜头的运用、剧本结构的搭建等等。他也是位会编剧的导演,因此他更熟悉故事的框架,所以对人物的把握也更深入。

Q:这部戏给你最大感悟是什么?

A:最大的感悟是这些年的朋友没白交!比如,贾景辉早早地就把档期空出来给我了;牟紫、辛未的档期原本和金星老师的今夜百乐门的录制“撞车”,但他们请假来剧组进行封闭式拍摄;还有20多位艺人好友为我录制了宣传视频……第一次做导演会遇到很多障碍,所以真的非常感谢这些朋友的鼎力相助。

Q:在拍摄的过程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A:这个问题要给出答案还真难,因为每天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发生。有时拍到一半下大雨了;有时拍到一半场景不让拍了;本想在马尔代夫海底拍水下镜头,可到了那儿工作人员说潜到10米以下必须穿潜水服带氧气瓶,否则太危险,于是只能临时改剧本,改在岸上拍;刚进撒哈拉沙漠就遇上了沙尘暴,狂风扬起的沙子打在皮肤上就像刀子划过一样疼,天空一半晴,一半乌云密布,又只能把台词改成:沙尘暴要来了,我们快撤吧,说完扛着摄像机就撤了,即使这样,摄影机已经进了沙子……

还有,拍摄刚进入第三天,我们的执行导演临时有事不得不回北京,问了一圈身边的导演朋友,不巧的是没一个人有档期。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心想导演都走了,这下得停拍了。但凌晨的时候,一个大胆的念头闪现:为什么不能自己上呢?从那天以后,现场就会看到一个穿婚纱戏服的人在剧组走来走去分镜头……这是拍摄中遇到的最大危机,但也是这个机会,才阴差阳错地有了自己第一部“导演”作品。

Q:听说“清醒梦”系列的第二部也将开拍,这次也是讲述自己的梦境吗?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A:是的。它依然是一场梦境之旅,但不同的是主角换成了男性,原本是一对冤家的男人机缘巧合搭档去云南完成任务。这部如梦如幻的公路电影将在5月中旬开机,因为第一部反响不错,所以大家对《清醒梦2》的期待也很高。

Q:第二次做导演对自己有哪些新期望和要求?

A:虽然在上一部中临危受命当了导演,但那一次经历却让我上了瘾。所以,第二部虽然不再参演这部戏,但会更专注于导演工作。拍第一部的时候,我对器材并不敏感,只要求标配就行了。但在第二部中,对摄像机器、灯光以及辅助器材都会提出想法和要求,而且这次拍摄地在云南,会尝试大量航拍,把它的美用镜头展现给观众。

吃货一枚

Q:由你参与演出的《深夜食堂》也即将播出,是在什么机缘下参与这次演出的呢?

A:当时他们找到我,我也觉得有些意外,但看了剧本后,我便立刻下决定了。我参与拍摄的那集讲的是情怀,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校园发生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逝去的青春,我们在校园里追过的星,喜欢过的女孩,过了十几年后,可能有的人发福了,有的人失去了当时的傲气,过上了平凡的日子。但是蓦然回首,当年的女孩、追星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时光已逝,情怀不变,我想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吧。

Q:在《深夜食堂》中第一次和黄磊演对手戏,能谈谈对他的印象吗?

A:他在现场是个很专注的人,一聊起戏来话匣子就打开了。他有在电影学院教书的经历,他对戏的了解更深入,经常会提建议,这个细节怎么处理更好,让人受益匪浅。

Q:演而优则导,黄磊也不例外,在这方面有没有和他交流经验?

A:我觉得他是个敢于尝试的人,歌手、演员、老师……现在他导演的《麻烦家族》也要上映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阅历和岁月积淀带来的财富,也在不动声色向他偷师,慢慢尝试编剧、导演的角色。

Q:《深夜食堂》的书很有名,你是否也赞同美食温暖人心的理念?

A:那当然。生活中我是一枚吃货。有一次朋友路过饭店看到有个人独自吃十几道菜,惊叹不已,再一瞧,背影有点像我。过两天,他给我打电话问我。我说:“是呀,那天点得有点多,不过也没怎么浪费都吃完啦。”结果这个段子朋友间流传了好久。

20岁出头的时候我爱在外面品尝美食,喜欢的菜系也很多。但现在却越来越喜欢家的味道,这得归因为家里有位好厨师——我爸爸。原本我妈负责烧菜,但这几年爸爸爱上了做料理,而且厨艺猛进,赶超了妈妈,他常常会在家里琢磨些创意菜,烤羊排啦、香葱烤鸡啦。以前工作繁忙难得回家吃饭,但自打我爸执掌后厨,吃饭变成了盼头:今天家里是不是又有新菜式啦?如今回家吃饭已经养成了习惯。

家里的饭菜和外面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是为你而做的。我家是舟山人,鱿鱼干烧肉是我们那里的名菜。有一次,我爸做了这道菜,我无意中说了句:这个好吃。结果我爸一个星期,天天给我做这道菜。做每顿饭他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开饭时,他吃得最快,10分钟就结束了,然后放下碗筷出去散步;回来后看到菜少了大半,我们还在津津有味地吃,他就会特别开心,可爱得让人感动。

Q: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你的婚纱照,新婚后会尝试给他做美食吧?

A:其实他掌厨更多一点!他是学金融的,刚开始也不懂烹飪,味道也马马虎虎。好在他不气馁,说要找找我们家的口味……现在也能在厨房“承包”一些菜了。他也很擅于学习,常在网上查点小秘诀,然后向爸爸偷师,比如煎牛排会用红酒泡一下,一边煎一边浇肉汁,很入味。所以现在,大可放心把厨房交给男人们,我和妈妈就负责安安静静做吃货吧。

每一次旅行都像蜜月

Q:你最欣赏他哪些特质?

A:我们擅长的领域不同。他有商业头脑,更了解市场运作,而我更喜欢纯聊艺术。聊天的时候,有时我提出看法时,他会从市场的角度问我,你觉得观众想不想看呢?挺有道理。

Q:他做过的最打动你的事是什么?

A:他算不上一个浪漫的人,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惊喜。反倒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让人感动。比如,我的本子记满了,他会在床头放上新本子;打印机墨快用完了,他悄悄换了新的;学做菜也是一样,他会细心观察我家的特点去调整。总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很体贴,让人很安心。

Q:从恋人到夫妻,你觉得认定对方是自己的Mr. Right的关键是什么?

A:我们是2015年认识的,相处了两年之后决定结婚。我们都爱旅游,很多观点都很契合,这些都给人很踏实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能包容我的脾气。他虽然有个性,但是来到我身边后,他总是让着我。每当我压制不住自己的急脾气时,他一言不发地听着,等我说完了,才心平气和地开口:脾气好点了吗?心情好点了吗?那个时候,我的气烟消云散了。

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两个人生活上真正接触了,有了默契和认可,自然会认定对方是自己的Mr. Right。

Q:结婚会影响你之后的工作安排吗?

A:我相信成家才能立业。虽然我俩不太了解对方的行业,但很喜欢相互商量,帮对方出点子。他会帮我想剧本的大结局,而我也会帮他的案子出主意,有时聊着聊着,便有了新思路。有另一半的支持,还是很有动力的。

Q:在旅游上,你俩是属于说走就走的随性派,还是属于计划周全的攻略派?

A:他工作比较忙,时间上通常是我配合他,但目的地大多是由我提议他响应。我喜欢极限运动,跳伞、冲浪统统来者不拒,但他是保守派,很多都是第一次尝试。之前,我在新西兰跳过一次,但他没有。原本澳洲之行我们就是冲着跳伞去的,可到到了黄金海岸,看到乌云密布,我天天盼着大晴天,他天天祈祷阴天,最后他胜利了,跳伞改成了冲浪。

Q:有没有在你的带动下他喜欢上的项目呢?

A:有啊,滑雪啊。我们都属于菜鸟级选手,带着头盔在赛道上“龟行”,轮流着摔跤,相互笑对方的样子。在初级赛道上练习了几次后,我们终于上了高级赛道。我滑了两次累坏了,可他却在兴头上,说:你先歇歇,我再去滑两圈。(哈哈)

Q:蜜月是否也会挑个有挑战的地方呢?

A:对我们来说每次旅行都像蜜月的。蜜月依然会选择有挑战性的地方,或许会去南极看极光吧。

猜你喜欢

尝试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习作批改新尝试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创新治理方式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