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呈现

2017-06-12汪亚萍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字幕大山家务

○ 文/汪亚萍

爱的呈现

○ 文/汪亚萍

●《让爱传出去》剧照。

如果没有后来通红的“工作服”的出现,谁也不知道志愿者来自哪里,没有姓名,没有任何对志愿者的交代。但看完电影,志愿者就像沙漠里的干渴者刚刚喝完一杯水一样,甘冽舒畅。

“爱是看不见的语言,爱是摸不到的感觉。让爱传出去,它像阳光温暖你和我。”电影开头的字幕和电影的名称一起出现在荧屏,本身就是电影主题的强调,接着字幕呈现本片由真实故事改编,再次强调了拍摄的定位。如果拍的好,应该是行云流水那样的自然感觉。

继续看下去,那是2015年初秋,四川大凉山一个小山村,山清水秀,云雾缭绕,静谧而自然。山里的孩子上学往往要徒步几公里。14岁的沙玛小学三年级后辍学放牛羊,喂猪,汲水,烧柴,做饭……沙玛干着与她年龄不匹配的家务。晚上做饭时,“爸爸,我想上学。”简单的六个字是沙玛憋了多久的渴望,然而等待他的是父亲一串无奈的回绝:“我的腿脚有疾,你妈妈耳朵听不见,二哥瘫痪在床,大哥外出打工,家里有牛羊要放,有家务要做……”沙玛沉默着,低下了头。还在童年的沙玛,担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的几乎所有家务。

心中的渴望让沙玛一次又一次驻足学校的大门口,看着本应属于她的童年时光。巧的是她被来自川庆钻探的支教志愿者留意到:“小姑娘上学了么?”“想上学么?”“家住哪里?”细心的志愿者一一了解,沙玛没有一句话,只是摇头、点头,用手指向远方回答了所有问题。虽然没有什么语言的交流,但沙玛与志愿者一路手拉手走进她家的场景,传递的是温暖和信任。

“妞妞挺聪明的,不读书挺可惜的,沙玛叔叔。”连续多日的劝说,沙玛的父亲总算同意了。朴实的大山里的村民,虽然家徒四壁,但为了女儿上学,把家里仅有的口粮土豆送给了学校,表达这份感激。沙玛终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坐在课堂里学习了。

“沙玛,长大了想干什么?”

“我想走出这片大山,到外面去看看。”

“好,现在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是的,正如片子的字幕里所说,走出大山是无数山里的孩子最朴素的愿望。

数日后,志愿者暂别大山,返回公司工作了。临行时,学生们到山里采来鲜花编成花环给老师戴在头上。他们列队目送老师离开,一双双透着渴望的眼神,一张张童真质朴的脸庞,一个个依依不舍的拥抱,再次让她落泪。

暑假,志愿者组织的大批支教物资被运送到山里,沙玛也被志愿者接出大山,实现了她希望长大才能实现的梦想。

整部片子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从艺术的角度欣赏,我总感觉真实。原汁原味是这部片子最亮眼之处,主角是真实的,事件是真实的,片子的出发点也是从人们内心的自然流露,那就是“希望有更多像沙玛一样的孩子,能够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绘出人生最美的图画”。

沙玛的名字人们记住了,整部片子没有交代志愿者的名字。我想她的初衷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大山深处那些需要被关注的孩子们。拍摄者也没留下志愿者的名字,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她只是川庆钻探众多爱心人士的代表,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

这部片子也有一些瑕疵:比如午餐时,孩子们排着队给老师的碗里夹菜等画面有些摆拍的痕迹,破坏了自然之美。

总之,这部来自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的《让爱传出去》描写出了中国石油人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的社会担当,荣获了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节三等奖。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猜你喜欢

字幕大山家务
春天的大山
少年,你认真做家务的样子很美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不爱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