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2017-06-11刘长乐赵眉芳
刘长乐 赵眉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首次与四个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并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寻求统筹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新路径,已然成为当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林业作为全社会林产品的供给者,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生态林业资源丰富。研究探索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積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寻找经济新常態下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以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为研究主线,综合分析林业生态与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有利环境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如何促进我省依托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为经济新增长点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决定了林业产业的发展,这也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现阶段亟待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归根到底,林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本身就是互相依存、共同促进的大格局。对此,立足于当下具体实际也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业生态;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120-04
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呈南北中部高、东西部低之势,西部为松嫩平原区域,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区域,东部有三江兴凯湖平原区域,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区域,东南部为山地区域,自身生态林业资源优势明显。2016年黑龙江省林地面积达2 623万公顷,占比为全国林地总面积的8.3%,在全省国土面积中占比55.5%;其中活立木总蓄积量高达19.28亿立方米,在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中的占比达到了12.5%;黑龙江省是全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省份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46.7%。木材产量与森林面积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全省植物种类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2 000多种,其中森林树种百余种,材质优良,利用价值高的有30余种。因地理位置、环境特殊造就了大量市场前景良好的主要经济品种,其中包括食用菌、北药、山野菜、坚果、浆果以及林下肉食、毛皮药用动物等。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在全国来看尽管起步较早,但与其他林业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链协同发展、资源潜力开发上差距还是比较大。国家近几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促进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产化工业等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规模方面,2015年全省完成林业总产值1 600亿元、增加值648亿元,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达到15.3%。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同期十大重点产业增幅6个百分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3%,高于2010年1.2个百分点。加工业、服务业比重上升。产业集聚效应方面,全省林业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是409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0,其中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311户,占全产业的76%,森林食品加工企业35户,造纸及纸制品企业53户,北药加工企业10户。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形成了以蓝莓为主的浆果种植加工产业带,沿绥满铁路牡丹江、海林、穆棱、绥芬河沿线形成了木材加工产业带,在家具、药材等方面培育了一批知名度高的品牌。
二、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原则,结合保护与发展并举。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第一,坚持突出重点,创新开放合作。利用好自身比较优势,创新开放合作,拓展跨境资源开发市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突出发展木料加工、药材基地建设、生态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协调发展。第二,坚持统筹规划,深化机制改革。以林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政、事、企分开,破解制约林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第三,坚持多元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破除林业产业市场化发展的障碍,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向林业产业流动,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多元参与的发展格局,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四,发挥规模效益,壮大产业集群。结合各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规模化发展前景,不断壮大协作配套发展的林业产业优势集群,形成规模效益,集聚发展。第五,强化生态意识,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大家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来提高环境意识,通过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环境权益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1]。大力发展林业教育事业,加强对林业教育的协调和服务,为林业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加强我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第一要加强环保宣传,培养林业专业人才;第二要创新生态旅游,打造健康养老产业;第三要深化林木加工,突出驯养产业发展;第四要开发森林药材,兼顾食用菌等产业发展。
(一)加强环保宣传,培养林业专业人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对环境违法案件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曝光和负面宣传,促使老百姓将环保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让公民有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人民群众要自觉行动,增设环保设施,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保护环境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切实利益[2]。加大曝光力度,及时报道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爱环保,家家护环境”的健康良好社会氛围。
盛世兴林,人才为本。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做保障。加强对林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以适应林业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务之急,现实所需。历史充分证明,林业建设得以健康发展,是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之辛勤付出的结果。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在林业系统,人才流失严重、后续人才匮乏、年龄结构失衡、培养机制缺失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为此,要广为招贤纳士,吸引有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林业系统,扩大人才儲备,奠定组织基础;要强化专业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林业科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更好应对市场经济新变化、社会矛盾新动态、依法履职新要求;要突出实践锻炼,采取上挂下派、横向交流、定期轮岗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促使优秀的后备人才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强化本领,真正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要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完善一体遵行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努力为林业产业发展打造雄厚的人才基础。
(二)创新生态旅游,打造健康养老产业
要创新生态旅游发展,创新生态旅游模式,紧紧围绕健康养生、生态宜居、旅游文化三大主流方向,高标准做好旅游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发挥旅游的整体性生态化优,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以“五旅”融合发展为理念,促进生态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在打造精品旅游景区、路线和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上,做优“生态宜居”产业,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着力解决高端人群在居住方面的需求,同时要鼓励发展低碳服务业发展,极力建设高端中介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优质中小学校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要大力推进自然环境优美的高品质智慧社区生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工程。要以发展规划为引领,实施项目带动,加快建设森林文化旅游等创新区,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转型升级、赶超之路,努力实现生态旅游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
加速推进旅游区集约化布局,分层级、季节、时间设计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实施精品战略,构建林区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发展生态旅游,不能一阵风,要广为宣传山、水、林等生态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洒绿、播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观光、休闲、游览。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激活各地区旅游发展活力,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顺势而为,做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要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协作,破解生态旅游产品的供需矛盾,厚植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并拓展发展新空间,共同营造生态旅游整体优势。要注重林业科普产业与旅游发展的相互融合,真正做到既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都市人休闲度假的需求,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路径,创造更好条件。
要做强健康养生产业。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是符合当下人们身心健康需求导向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潜力市场。要在運用互联网创新投资模式上探索发展医养结合新模式。注重将康养产业融入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林区夏季气候、生态、绿色食品等供给保障能力优势,着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鼓励民间投资养老服务。要加强专业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与学校建立康养基地,大力扶持发展医疗康复发展,做大做强林区健康养老产业。鼓励开发健康养生配套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森林康养基地认证体系,强化养老产业与中医养结合(尤其是精神疾病类,例如孤独症等疾病的治疗),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真正打造一批叫得响品牌、创得出特色的健康养生基地。要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密切联系,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力争在生态环境良好、气候风景宜人、交通通信便利的地方建设功能齐全的宜居养老产业园区,以满足老龄化前提下的社会保障功能。建设养老产业园区,还要坚持审批手续优先、建设用地优先、投资兴建优先的原则,使老年人切身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的美好生活;还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介入的资本合作模式,依靠社会力量,扩大投资回报,以更多更好地建设适应不同老年人需求、各具不同特色的养老产业园区,并形成群体效应,实现公共服务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深化林木加工,突出驯养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2016年木材产量高达183.9万立方米,可以说自身优势非常明显。因毗邻俄罗斯,地缘上也极具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是林业系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一方面充分开发利用邻国俄罗斯的木材资源,特别是在俄罗斯投资建厂,使“借鸡生蛋”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科学整合省内的林业产业,积小成大,形成产业集群,使“聚沙成塔”变为可能。
要大力培育境内一批精深加工的大型木材企业。通过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并购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充分发挥当地工艺设计优势,在木制家具、工具、玩具及工艺品制造等传统基础产业上向高精尖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逐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木材加工产业集群[3],通过开放合作,加强与对俄林业合作,加快推进境外原料基地和境外加工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依托市场调节功能,进一步释放企业的发展潜能。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注重品牌构建,开展合作共赢,真正打造出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木材企业。
要依托利用良好林业生态资源,突出驯养产业发展。 以加快建设森林动物种源繁育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林下养殖标准化产业基地。通过技术改良、品牌经营,推进森林动物驯养和林下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提高养殖数量、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提高精深加工比重,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精品化。要依托林业局、林场建设积极开展森林动物的驯养繁殖,重点开展梅花鹿、林蛙、马鹿、野猪、狍子等动物的人工养殖和特色养殖基地建设。
要积极调动林业职工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林场周边林地的林下鸡、鸭、鹅养殖。加快企业建设和提档升级,增加森林动物养殖产品附加值、延长加工产业链条,开发肉食动物精深加工产品,构建集养殖、毛皮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建设规模化的高档裘皮服装加工企业,带动狐、貉、貂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中国北方高档特色肉食品、高质皮毛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扩大寒地森林猪等地理标识产品知名度。规范经营管理,通过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传统的中成药、滋补品、化妆品等野生动物产品,来增加野生动物产品的附加值等多个方面。
(四)开发森林药材、兼顾食用菌等产业发展
野生中药材作为森林资源的宝贵财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重点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为中草药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黑龙江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北药开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应进一步将北药开发纳入全省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野生中药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强化对人工中药材的大力培育和广泛种植,特别要大幅提升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筹建以紫苏、黄芪、刺五加、柴胡、金莲花等为主的野生药材保护基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推进北药的产业化,建设以中医药和保健品精深加工为核心的生产群,建立以良种培育基地和规范种植基地为基础的原料群,形成前后贯通的产业链;积极推进北药的市场化,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宣传、提高产品辐射,使北药成为龙江医药产业的“代名词”,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以实现北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针对大宗野生药材建立数据库,强化与医药制造强国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哈药、宛西制药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长效协作关系,提高对新型中药品种的研发。要早日建立中药材发展行为准则,对全省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对于“企业+基地+政府(或行业协会)+农户(基地员工)”的生产模式进行试行,确立其特有的生产关系,实现绿色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和规范化。要不断提高中药材加工附加值、延伸产品链条,加强中药材与森林旅游的结合开发项目,尽快开展对中药材保鲜、存储等业务、提高中药材深加工程度、促进中药材电商平台建设等工作的开展,真正打造“中国北药之乡”。
要围绕食用菌、花卉苗木、小浆果、森林蔬菜、冰雪经济等方面产业发展下足功夫。要做强食用菌产业,尤其是要加大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林区土地资源辽阔、野生苗木和花卉种质资源丰富,生产设施齐备、劳动力充足,這些优势为实现花卉苗木品種专业化生产,创出品牌特色,提升花卉苗木质量、生产规模,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发展前景。充分利用黑龙江蓝莓等小浆果产业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改变内部条件和环境[4],调整产业结构,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提升小浆果的产业升级。森林蔬菜是“药食同源植物”,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对合理开发利用野生种质资源、选育蔬菜品种、调整林业生产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对全省的森林蔬菜资源种类和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加强对有特色的森林蔬菜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积极发展森林蔬菜产业。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强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统筹做好产业整体规划设计,搞好试点,积极推进森林、湿地、造林等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探索出更加适合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碳汇项目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利用黑龙江冰雪期长、森林覆盖广的独特地理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并与林业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维护冰雪大世界、雪博会客流资源的前提下,要延长冰雪旅游文化的辐射面,把亚布力、雪乡等特色品牌一并考虑,形成冰雪旅游产业链,使之成为新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四、结语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在全国来看尽管起步较早,但与其他林业产业发达国家相比资源潜力开发差距仍然较大。本文以黑龙江省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为主线,通过综合分析指出了当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如何促进我省依托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周树春.关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
[2]赵小华.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1,(11) .
[3]谢煜,张智光.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关系研究[C]//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4]米秀清.浅谈凌源林业的发展成效[C]//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2011.
〔责任编辑: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