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与价值探讨
2017-06-11徐国玉
徐国玉
[摘要]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在不同的阶段,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不同的含义,并且贯穿于马克思整个思想的发展过程,但该思想的根本旨趣在于为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找寻出路。在新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和实践,是在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的前提下,有力地结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从而提出具有可实践性的理论构想。特别是在当下由金融资本所支配下的发展图景中,资本无孔不入,极力吸纳边缘化的落后地区到资本的生产和消费的范围中,以同一性的资本的生产和积累为主导的消费模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同化趋势逐渐上升。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大国,卷入这个发展的旋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在发展中挺立民族的独立性,并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主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等倡导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践行不仅打破了地方区域性对人的发展的局限,也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彰显了“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赋予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以新内涵,凸显了共建、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此举具有非凡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B0-0; D8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038-05
对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包含并要解决的主题之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期就有为人类的福祉而献身的志向,纵观这两位伟人的一生,都是在为该目标而奋斗。然而实现该志向的道路也是亦步亦趋,在与旧思想的牢笼的缠绕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生产活动,深入观察了关于人的异化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对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利弊做出了犀利的批判,提出只有在普遍交往关系前提下的单个自由意志结合的共同体中才能真正体现个体的本质和力量。然而,历史的发展从不是先天预设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只是对资本主义初期发展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但面对当下资本盛行的消费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时代境遇,人的自由和解放受到极大的限制,如何进一步实现该理想,这不仅仅是前人的志向,更是对活在这个特定时代中的每一个存在者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共同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与其他国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彰显了为人类的共同解放和发展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精神。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关于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通过对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深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路径中,以人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分裂和对立的异化问题为切入口,主张在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下,在人的交往活动形成的经济社会关系中阐明共同体的真正含义,其理论核心是关于人的解放问题。对共同体思想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同时,共同体思想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儒家思想对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长久熏陶,在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重视人文礼节,是中国古代“讲信修睦”的文明交往观念的表现。
(一)关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演变
1.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形成的萌芽时期。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以探索私人利益的市民社会和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与现实的人的关系为主题,针对黑格尔的国家观和鲍威尔的宗教解放问题,基于现实生活中人的分裂即“公人”和“私人”的矛盾,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并强调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的现实道路是政治解放而不是宗教解放。马克思把人的本质从虚幻的宗教和宗教国家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并分析了人的现实的本质是利己主义的,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是互相排斥和对立的,正因为在世俗的现实中人们感觉不到作为“类”所应有的本质,才把在政治共同体中的公民生活即以平等的社会存在物的身份所从事的政治生活当作自己的本质生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正本质并未得到实现,马克思故此力求以实现政治上的解放,来还原作为社会性的人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他有意将政治共同体中人的真正的存在形式在市民社会中实现,然而,此时的马克思是站在哲学人类学的立场上对国家和宗教问题做出分析,还没有深入到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分析人的本质,其有关“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因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制约还没有触及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去。
2.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过渡时期。在费尔巴哈和恩格斯的影响下,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青年时期马克思的重要“思想实验基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到私有制和分工中剖析了人的异化存在的根源。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其思想依然处于与旧思想的纠缠中,借助于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把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使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他人的关系,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一体性关系。正是这种一体性关系,蕴含着对‘类本质鲜明的价值追求”[1]4。他从国民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私有财产”的分析中看到经济学家们对人的劳动发生异化现象和对工人处于贫困处境的冷漠,致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下异化劳动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劳动产品、人与生产活动、人与类的异化现象的揭露。也正是对工业领域中劳动者的异化问题的研究,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经济领域分析异化的根源即私有制的产生及其结果。在《手稿》中,马克思不再以本体论意义谈論人的本质,而把对象性的劳动活动作人的生成维度,由此,马克思恩格斯为建构“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类解放开辟了现实的路径。
3.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创立和完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成熟期思想的文本中,其逐渐扬弃人本主义的影响,深入到产生异化的现实根源中,即由劳动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分工、交往中去看待人类生命、意识、历史和现实社会,更为科学的说明了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后,他们一方面指导工人运动并在现实运动中检验自己提出的新世界观;另一方面,由现实的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在他们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具体阐明了三种“共同体”:第一种称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主要表现为“家庭的扩大成为部落的家庭,或通过家庭之间互相通婚[而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2]。在这种天然形成的共同体中,全部个体通过联合体占有生活的资料并抵御外部自然力量的威胁,个体成员的生活直接跟共同体连为一体,个体还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有的成员处于“原始的共产主义”,主体还未自觉到自我的真正存在,只是在生活资料的获取中表现出与共同体是一种天然的集合体关系。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交往的扩大,出现了以交换为媒介的商品经济,通过与他人交换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对天然的共同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建立了个体的交往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第二种共同体即“政治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中,个体让渡了自己的部分的权利,在个体之外,人们建立了一种社会组织,从而来保护个体利益的共同体,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阶级对抗的出现,这种共同体越来越成为维护个别阶级利益的手段,变为虚假的共同体,他的存在和意志不能代表劳动者阶层的普遍利益,而是代表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基于对这种代表剥削阶级的虚假共同体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通过扬弃私有财产的片面占有,个体重新把让渡出去的权利置于自身之下,将代表广大劳动者阶级的特殊利益提升到国家的普遍利益层面,把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视之为使命,“各个人都是以个体的身份而非某一階级成员的身份参与联合,因而这样的联合体完全超越了阶级的狭隘眼界,不仅满足了所有个体全面发展的诉求,也为每一个共同体成员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条件”[3]。在这种共同体下,个体代表个人意志参与联合体的行动,并充分地发展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自由个性,该联合体超越了民族局限性,要求在普遍交往的前提下,扬弃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方式的片面性,以走向世界性为目标的联合共同体。
延续这一主题,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期,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对人统治的神秘“物性”的批判,阐述了现代生产方式下,人们对商品、货币、资本的崇拜所导致的人性的扭曲,提出要把人从各种物化了的社會关系下解放出来,从而让人回归到本真的状态,鉴于资本在全世界范围的统治,“共同体”的建构超越了民族范围,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下由金融资本的控制的世界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坚持了马克思建设“共同体”的理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
“共同体”思想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坚守,如,和而不同与和实生物,承认多样化的存在,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事物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果片面的发展其中某一方,必定会削弱另一方发展的可能空间,从而致使畸形发展,辩证地看待存在的不同思想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的矛盾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当今世界发展和交往过程中,中国提倡各个国家之间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人类共存共发展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的灵魂,与当下中国现实境遇与未来世界发展的融合。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起着长久熏陶作用。数千年以来,施行仁政,反对霸权、强权政治,构建美好大同世界的思想早已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位人的心中。“天人合一”的共同体思想早在《中庸》里就讲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化成天下,人与天地合,这不仅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更是代表了一种高远的修养,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自觉内化到人和事的管理理念中,同时扩展到我国与其他各国的交往联系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认可,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并引领了新的发展潮流。
在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重视人文礼节,是中国古代“讲信修睦”交往观念的具体表现。中国自古就有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人》)等义利之辨,虽然现代社会以经济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国家交往中也会有为争夺一些资源而出现一些影响和平的国际环境的举动,我们承认追逐利益是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的必然要求,但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交往关系是保障我们文明交往的前提,自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来,在外交活动中始终坚守着这一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4月21日的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中谈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政理念和和平友好的处世原则,将源出于日常中的和谐的人伦交往理念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乃至国际交往中,这种内化了的文明交往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外交风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缘由
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这个时代在国内和国际出现的发展问题和机遇等一系列前沿性的把握。
(一)影响人类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多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的背景下,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在深化的同时,地域与地区间的冲突也在不断增多。当今世界在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国发展越来越紧密,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的发展伙伴,每个个体也被资本的逻辑纳入到世界发展中的潮流当中,个体的发展融入世界市场中,建立了普遍的社会关系,人类越来越走向一个共同的体系当中,同时也消融了个体的、区域的、民族的狭隘性。在全球范围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通过利益的联结,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和融合,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发展经济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如全球污染问题、南北关系问题、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适应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多和环境需要,迫使我们共同建设人类家园。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是创造人类美好环境的前提,这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对每个个体的生命的尊重是对实现人道的共同体的内在诉求,此外,人类要实现共生还要保护好人类的第二大生命机体——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征服都会受到相应的报复,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在毁灭人类自身,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正是对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所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各个地区联合起来共同治理这些存在的隐患是保障我们类存在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谋福利”的倡导是对现实问题所提出的要求在国际上的回应,同时,也是对未来世界发展潮流的预见性把握。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及消灭阶级存在的旧有的社会关系时曾经指出, “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建立在普遍交往的条件下才能消灭由分工产生出来的异化的力量,从而把那些属于人本质的东西重新归于人自身,而要实现这一可能,也只有依靠共同体,改变旧的剥削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生产关系,个人才能获得自由,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显现了马克思的科学的预见,人类社会正在朝向一个联合的方向发展,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全人类造福,不仅仅是为本国人民,更是为了创造人类共同发展创造条件,例如中国积极倡导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让其他国家在与我国交往的过程中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紧密地将沿线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扩展了人们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为人们建立广泛、平等的社会关系搭建了平台。
(三)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世界各国共建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地域内的封闭局限性,不仅会阻碍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会与发展的机遇擦肩而过。近代以来,中国为此而曾付出過沉重的代价,在新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紧紧把握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进一步促进和解放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此外,建构“命运共同体”给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积极响应这一战略,积极实现自然、社会、人的三方面的协调性发展,自十八大召开后,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也提出过许多科学的论断和策略。生态建设问题不仅与我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密切相关,而且环境建设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性問题,我国生态建设与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是休戚相关的,因而与其他各国共建“命运共同体”是生态建设内在的要求,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他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先进的技术为我们自身的发展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三、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探讨
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思想的总结和梳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人类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该理论体现的价值会进一步发展变化,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丰富了“人”的内涵,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贺来指出,“‘共同体是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个人只有在这一整体中通过“共享”整体所分配的角色和地位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7。单个人的存在不是“真”的存在,个体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能凸显自身存在的意义,一国的发展更是如此。特别是在金融资本所支配下的发展图景下,资本无孔不入,极力吸纳边缘化的落后地区到资本的生产范围中,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大国,卷入这个发展的旋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在发展中挺立民族的独立性,并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主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等倡导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这不仅适应了历史发展要求,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而且还为个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2.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交往理论的坚持和深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平等的民族交往理念在他们的早期著作就已提出,他们强调各民族之间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明精神上有多大的差异都应当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平等更是事实上和经济上的平等,不能将发展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当作自己压榨和剥削的对象。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时期下,提出与其他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尊重各国独立主权的前提下共建人类未来发展的世界,是与全人类共享发展成果,而不是夺取剩余价值。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了国际交往理念新的内涵。恩格斯在对1848年爆发的欧洲革命进行总结过程中,提出“德国将来自由的程度要看它给予毗邻民族的自由的多少而定”[6]。一个民族对周边的国家和民族给予的自由,由其内部自由的发展程度而定,一个内部发展不自由的国家,其对外政策和对其他国家的交往关系也必定是对抗性的关系,这一点不论是针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个时期都是适应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整体上为国家、社会、个人的自由发展树立了长远的科学的旗帜,有利于更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和谐的交往是实现自由的发展的前提,我国所倡导的和谐外交理念,给其他国家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国内与国外两方面良性互动和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的时期提出了建设共同体的思想,同时,随着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他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分析人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的发展问题,他在分析这些问题时也大体的设定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历史绝不是按照事先设想的规定发生的,每个历史时代有其自身发展所面对的特殊的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下提出的,这种理念深刻地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色,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是中国文化的返本开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构建世界的发展蓝图的理论植根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主动承担起“化成天下”的责任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追求,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在承认各族各国人民的特有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前提下,当代中国为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理念,在扩大民族区域的交往空间的道路上积极做出贡献,为参与的国家提供了发展的际遇,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对和平发展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诉求,大大扩展了人与人活动的交往空间。总之,改造不适合人类发展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哲学研究,2016,(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3.
[3]康渝生,陈奕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J].学术交流,2016,(16):13.
[4]中庸[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20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78.
〔责任编辑:崔家善陈奕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