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推进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践探究

2017-06-10潘长江丁红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重点协同

潘长江, 刘 涛, 丁红燕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推进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践探究

潘长江, 刘 涛, 丁红燕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结合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述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形成的“校-企-医”研发模式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培育科研特色、创新团队建设、机制体制改革、实验室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以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并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使命、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特色建设等思路。

协同创新; 重点实验室; 发展战略; 医疗器械

0 引 言

协同创新是大学、研究结构、企业、政府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协作的创新组织模式[1],代表着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最新趋势。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并联合实施了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该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是新时期高校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协同创新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2]。自国家推出“2011”计划以来,各省级政府也相继在本省推出“2011”协同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实施5年多以来,协同创新在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重大的作用,切实提升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区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战略性高新技术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平台,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为本省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在地方创新能力提升以及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4]。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是2010年9月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依托淮阴工学院进行建设的省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目前主要以高端心脑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以及骨科植入器械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展开研究,2013年12月通过省科技厅建设验收。自实验室立项建设以来,实验室在开展医疗器械相关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医疗器械关键技术研究、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以及开放运行进行学术交流等方面为学校的科研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已经成为江苏省植/介入医疗器械的重要研发基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及成效

1.1 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

省级重点实验室是由省级政府确认并支持建设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着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任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已经从单一主体线性模式发展到多学科交叉的非线性模式[5],几乎任何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参与,这就需要通过建立系统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来提升实验室的研究水平。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心脑血管以及骨科植/介入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相关研究课题涉及力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需要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协同创新和团队合作来提升研究水平;另外,植/介入医疗器械作为一类特殊的产品,从实验室研究到最后临床上市,一般要经历严格的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动物试验、注册检验、临床实验和注册申报等多个复杂环节,其最终临床应用不仅需要重点实验室的参与,也需要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注册和生产,更需要临床医院提出需求和进行临床验证。因此,实验室从建立之初,就联合江苏瑞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助共建,并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学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密切合作,联合进行医疗器械的技术攻关,形成了独特的“校-企-医”协同创新研发模式。

1.2 协同创新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初步成效

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建设,2013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建设验收,2015年通过第一次绩效评估,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估结果表明,实验室建设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绩效成绩。

(1) 实验室硬件条件极大改观。实验室依托淮阴工学院进行建设,省财政投入200万元,淮安市政府配套资助100万元,其余由淮阴工学院自筹经费进行建设。自实验室立项建设以来,设备硬件投入累计2 300余万元,两个协同共建单位先后投入硬件设备840余万元,实验室科研办公用房约2 200 m2,已经建成复合药物洗脱支架研究室、微创骨科器械研究室、生物材料研究室、生物摩擦室、表面改性研究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球囊导管研究室、分析检测中心等实验分室,拥有仪器100余台(套),其中3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10余台(套),初步建成了拥有一流硬件条件的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先进研发平台。

(2) 科研创新团队不断壮大。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围绕植/介入医疗器械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面向地方区域经济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在整合内外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已经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研发平台,成为我国第一个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形成了拥有38名固定研究人员的研究队伍,其中8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60%的研究人员具有海外研修经历,7人次入选省级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建成了3个创新研究群体,其中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研究队伍。

(3) 协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按照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积极贯彻“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管理方针,为国内外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环境。以重点实验室为窗口,以技术平台为载体,以学术交流为媒介,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有效促进了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显著提升了学术水平。实验室在建设期间,积极与重庆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科研合作,通过开放基金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质性的合作;通过与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微创、淮安西格玛医用实业有限公司、淮安安洁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在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共同申报课题方面开展合作。通过“校-企-医”协同创新研发模式的不断深入,使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 基于协同创新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实践

2.1 校-企协同联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包括实验场地建设、仪器设备硬件条件建设以及办公条件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创新平台的硬件条件和基础,也直接关系到科技平台的创新能力和吸引人才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财力有限,很难自筹全部经费进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重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广泛吸引政府资助和社会资本,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校-企-医”协同创新研发模式,联合江苏瑞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康德莱企业集团共同进行建设,通过进行共同的技术攻关、技术优先转让、为企业技术需要建立专门研发团队等多种合作形式,两家企业先后共计投入医疗器械研发专门设备26台(套),共计84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建设。

2.2 以协同创新理念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原创性研究

省级重点实验室一般以地方高校为建设主体,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6],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地方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前沿、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原始创新,通过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7]。因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原创性研究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围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展开联合研究。2012年12月,以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联合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瑞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康德来企业发展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在“介入医疗器械的优化设计、介入医疗器械关键生物材料的制备及改性、介入医疗器械的加工与成型、介入医疗器械制造的品质测控与评价”等4个领域进行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协同创新,实验室在整合科技资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为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先后进行了30余项的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效益5 000余万元。

2.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人力资源是实验室最宝贵的资源,科研成果的产生以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都离不开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实验室团队建设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绩效水平[8]。在组建科研团队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年龄和职称结构,培养形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精神的团队环境[9]。在人才引进方面,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非常注重团队成员结构的合理搭配,使团队成员能够联合进行协同创新,推进原创性研究。6年来,先后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5名,建立了3个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一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有7人次先后获得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支持,其中有4名研究人员获得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以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纵向经费1 200余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共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联合合作单位发表文章150余篇,SCI收录近20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2.4 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创新

协同创新是通过多元主体间的协同互动实现互补性资源整合的科技创新的新范式,重点实验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盘活科技资源,切实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10]。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在实验室的机制体制方面一直以协同创新理念推进实验室的建设。①实验室运行管理,实行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根据省科技厅对高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要求,制定了涵盖绩效考核、奖励、成果管理、研究生培养、设备管理等实验室各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并积极建立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托管新机制,主动协调政府、依托单位以及重点实验室之间的权责关系,成为首批省重点实验室托管新机制的试点实验室;②学术研究,实验室建立了开放协作的合作交流机制,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联系,通过聘请特聘教授、设立开放基金、联合申报重大课题和科技奖项等多种形式开展基础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先后与15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协同合作关系(含5家国外科研机构),聘请了14位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来实验室进行交流和指导等;再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实验室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及“校-企-医”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淮阴工学院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联合省内著名科研机构、知名医疗器械企业、省内著名三甲医院以及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共同进行建设;③人才培养,实验室也特别注重协同创新理念的发挥,先后与重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以及江苏大学等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同时,我们与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先后派遣10余位老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技术研发,培养了一批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研究人员。

2.5 建立协同创新的实验室文化氛围,提高实验室的创新水平

实验室的建设方针和定位以及机制、制度等是构成实验室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要素,高校重点实验室文化是以实验室培育、建设、管理和运行为核心,并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塑造的以理想追求、团队意识、敬业精神、通力协作和友爱科协为主题的氛围,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11-12],因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文化建设以团结协作为核心,注重协同创新理念的运用,坚持国际化,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设计了介入实验室的标志、提倡“致力精微,介入康健”的介入实验室精神,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规章机制、管理规范、安全预警、实验设备预约系统、设备操作与使用程序、废弃物处置程序等,通过这些可操作的管理方法,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实验室的运转效率和产出,坚持开放流动的理念,不断加大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交流力度,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对外进行开放,有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不仅有效宣传了实验室,还通过开放合作与大量企业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验室还建立了定期学术报告制度,要求实验室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进展报告,形成了定期的学术交流机制。另外,实验室也特别注重团队文化建设,鼓励团队精神和个人拼搏的结合,注重加强实验室的团队文化建设,开展相关文体活动。

3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3.1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础研究能力亟待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同时也鼓励扩大合作交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市场以及行政力量的干预,实验室的目标定位发生了偏移,导致有的实验室过于注重技术研究,而导致基础研究能力严重不足,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原始创新能力的匮乏。重点实验室最初的定位是应用基础研究,然而,在前3年建设期内,过于注重产品技术的研发,甚至连研究方向都主要放在了相关介入产品器械的研发上,因此,前3年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比后3年都差,在2015年绩效评估的时候,专家指出“该实验室以产品开发为研究方向,而非相关领域的科学或技术问题,应适当调整和凝练研究方向”,根据这一建议,实验室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经过多轮研讨,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和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植/介入医疗器械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经过3年多的努力,实验室无论是在纵向项目支持还是横向企业合作方向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科技成果转化也进一步深化。

(2) 领军人才缺乏,科研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依托于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往往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地理位置、待遇以及科研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以及具有较高技术专长的实验技术人员,特别是难以引进高水平的领军人才[13],因此,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受到限制。省重点实验室地处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又是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底子较薄,导致实验室目前较多的是项目型团队或行政组合式团队,这种团队稳定性差,短期行为较重,难以获得重大创新性成果。

(3) 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由于高水平人才和领军人才匮乏,加之信息不畅、硬件条件限制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导致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专注科研的程度不够,因此,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方面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高水平科研论文缺乏、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较少、原创性的知识产权较少等。由于实验室地处苏北,领军人才缺乏,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多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分散,没能跟踪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很难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从而获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尽管实验室在论文发表、获授权发明专利以及主持项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缺乏承担国家大型项目的能力、高水平SCI论文数量较少,因此,尚未获得国家级的科技奖励,标志性重大研究成果缺乏。

(4) 开放合作有待进一步拓展。根据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应该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为了更好地履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重点实验室需要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和丰富交流合作的方式。但目前省级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程度不够,表现在开放课题的设立和管理不够科学,开放基金使用效率低下;国际合作研究缺乏高层次和高水平的合作,吸引优秀人才来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的力度不够等。目前,在校重点学科和省外国专家特色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实验室和国内外科研结构的合作已经有序展开,并对社会开放。但是,实验室面向国内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开放程度还不够,与国内外科研结构和研究人员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比较单一,难以与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业进行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协作和联合攻关,重点实验室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科研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制约了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影响了技术集成和联合创新能力的增长。

(5) 机制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属于教学型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在学校的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这类学校往往科研能力不够突出,而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需要承担大量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技术研究工作,从而起到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然而,由于机制体制的原因,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除了科研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学校相关配套政策和体制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向重点实验室人员倾斜,从而导致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产出较低;另外,由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体制尚未完全成熟,影响成果转化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3.2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1) 坚持以协同创新为实验室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对于国家重点大学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的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能力相对不足,因此,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往往研发能力较弱,原创性成果较少,难以吸引优秀的领军人才,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必须从战略高度制定实验室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定位,以协同创新理念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广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要善于总结实验室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借鉴国内外知名重点实验室的有益做法和模式,形成自己的模式与特色,走特色技术平台发展战略。

(2) 结合区域经济战略定位,把握好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方向。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目标和使命应围绕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进行基础性以及应用基础性的原创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区域科技水平的提高[14]。依托于地方高校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要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制定发展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提出实验室在某些学科或领域的切实可行的规划,确定实验室在某些学科领域的地位和总体研究水平;要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科研定位和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要瞄准学科前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凝练。要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服务空间和领域定位,重点实验室要立足区域,面向国内外,重点服务本行业的相关科研需求。

(3)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实验室的发展战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创新为核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对外交流合作以及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型研究,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制定地方本科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15]。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作为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发挥重点实验室的多学科交叉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并加强开放运行和协同创新,从而发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和技术研发平台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并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引领介入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4) 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结合区位优势,突出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从制度着手,认真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合实验室自身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全面激活创新动力;并围绕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科研特色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注重创新团队的培养,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用市场理念精心策划,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平台。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力争将实验室打造成为江苏及周边地区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的创新基地。

4 结 语

依托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是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必须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机制体制改革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创新,推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为了促进省级重点实验室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制定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战略定位、目标和方向,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快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1] 陈 劲, 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科学学研究, 2012, 30(2): 161-164.

[2] 吴绍芬. 协同创新全方位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J]. 高校教育管理, 2013, 7(5): 14-19.

[3] 洪 凡. 开放共享为导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1): 65-68.

[4] 刘 怡, 张 戡.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1): 134-136.

[5] 于忠军, 孔令娟, 梁东荣, 等. 科技人才资源智力共享与组织绩效的传导关系[J]. 中国高校科技, 2014(8): 20-22.

[6] 蒋红花, 周 晨, 温颖筠, 等. 关于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问题的思考[J]. 科学与管理, 2005, 25(4): 60-62.

[7] 师伟力. 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地方高校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6): 200-202.

[8] 刘 昭, 蔡海燕. 以团队化发展为方向,提高实验室组织绩效[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7): 155-157.

[9] 冯辉宗, 王 蓉, 王诗言.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团队管理模式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4): 73-74.

[10] 张 瑛, 高天阳, 潘 莹. 协同创新范式下重点实验室的机制建设[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13): 2247-2248.

[11] 石 瑛, 吴其光. 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J]. 教育探索, 2010(11): 81-82.

[12] 柯育华. 实验室文化创新机理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2):178-180.

[13] 蒋红花,王焕然.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4): 130-132.

[14] 程天行, 兰云军, 周建飞, 等. 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西部皮革, 2012, 34(22): 29-31.

[15] 韦永诚. 关于地方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 2014, 36(3): 362-367.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ANChangjiang,LIUTao,DINGHongyan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Jiangsu, China)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s as an example, the necessity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was discussed. The achievements and practices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hospital” mode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were guiding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 team construction, system reform and labora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and enhanc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e strategy of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arget and miss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ideas, etc., were propos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laborator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biomedical devices

2016-08-10

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B121XX)

潘长江(1977-),男,四川绵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

Tel.:0517-83559150;E-mail:panchangjiang@hyit.edu.cn

R 817.0

A

1006-7167(2017)04-0236-05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重点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重点推荐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