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自由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2017-06-10张娜
张娜
摘 要: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银发浪潮”裹挟下的庞大丧偶老人群体使得老年人再婚问题备受关注。老年人再婚自由受法律保护,提倡丧偶老人再婚亦为大势所趋,但现实中却阻碍重重。本文针对我国老年人再婚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其中缘由,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老年人再婚权益保护清障护航。
关键词:老年人;再婚自由;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283-01
一、老年人再婚的现状及优势
(一)我国老年人群体庞大,丧偶比例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年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就是这一趋势下的衍生品。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是晚年幸福的支柱,暮年丧偶会让“空巢老人”饱受精神煎熬,生命质量亦受之影响。显然,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丧偶比例高、独居时间长等严峻形势以及丧偶对于老人的身心打击,再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且本就受法律保护。但老年人再婚抉择却因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及婚后财产纠纷而变得异常艰难。
(二)家庭规模小型化,空巢老人缺关怀
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空巢老人”问题。计划生育实施的几十年里,我国家庭规模早已普遍小型化,这意味着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很大,无暇顾及老人精神状况。而当“空巢夫妇”的形势恶化为了丧偶独居,与子女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的老人的精神孤寂便可想而知,而这又极易引发抑郁症等老年疾病。“处于居丧期(配偶于近期故去)的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七倍,而再婚则是丧偶老年人实现心理适应的重要手段”。因此,“老来伴”能够有效填补“空巢”老人精神上的空虚,也将减轻子女照料老人的压力。
(三)老年再婚,暮年新春
婚姻状况会深刻影响老人的精神状况,丧偶老人的生活独立性往往不高。“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婚,而在于‘养老,老人再婚是一种特殊的、阶段性的户主养老模式。在我国目前养老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也是一种新养老模式的尝试。”一对老年再婚夫妇,将减轻两个家庭物质赡养育精神照料的压力,也将减少老年痴呆、孤独抑郁、记忆力衰退等的患病几率,实现老人暮年的第二春。
二、老年人再婚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观念的牵制
第一,老年人自身顾虑重重。我国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普遍保守,深受“从一而终”观念的束缚,害怕封建伦理思想影响下的社会舆论,不愿或不敢再婚。第二,子女阻碍。很多子女不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的再婚选择,认为父母再婚会遭致流言蜚语。因此常有子女暴力阻婚、拒绝赡养的事件发生。第三,老年人法律意识薄弱。很多丧偶老人有再婚意愿,却不敢极力争取。没有意识到再婚自由也是他们的权利,一旦子女反对,便意志动摇,不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权。
(二)婚后财产分割与继承纠纷
《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财产制的规定使得老年人再婚不再是单纯的爱情选择问题,而同时关涉双方子女对父母财产继承权的问题,这就使得老年人在做抉择时总是难以摆脱子女干预。子女阻婚一方面是担心对方家庭动机不纯,觊觎自家财产,想利用夫妻相互继承遗产权来牟取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再婚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财产继承权,必然导致继承份额减少,损害他们的继承利益。
三、加强老年人再婚自由的法律保护建议
加强宣传普法宣传,完善执法手段。关于老年人再婚自由的法律保护,现有法律其实已有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法律文本的精神却没有深入社会公众心中。因此,转变子女和老人的落后封建观念将成破冰之举。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例如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提供相关咨询与法律援助,“完善社会助婚工程,成立专门的老年婚姻管理机构为其提供法律帮助”①使老年人再婚自由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在社会舆论和子女态度方面减轻丧偶老人的精神压力。同时,老年人再婚是两个家庭的重组,所以面对由此引发的相关冲突,政府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普通执法手段,而因注重论法说理、调解矛盾,要注重多种执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另外,司法救济是老年人再婚权益保障的最后一道门,应该完善司法制度,注重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纠纷。对于暴力干涉老年人再婚并构成违法或犯罪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行为认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从而实现对老人权益的保护。
四、结语
鼓励和帮助丧偶老年人再婚,是对障他们婚姻自由的应有之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涌现以及各类价值观念的错综复杂决定了老年人群体的精神孤独。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逐步转变公民的婚姻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包容和支持老年人再婚不失为明智之举。在这项宏伟工程中,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保护机制,又是对老年人再婚自由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应该在贯彻实施现有法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保护老年人再婚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吕春城.老年人再婚法律援助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