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声调学习个案研究
2017-06-10朱晓琴
朱晓琴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听障儿童个案实施声调训练,旨在探讨听障儿童声调学习的适用方法。方法:对一名听障儿童进行声调训练,通过“有意义练习法”、儿歌练习法来学习声调。结果:个案从研究初期不能识别声调到训练后能够识别并运用声调,基本达到了阶段性康复目标。结论:听障儿童对声调的识别较困难,在康复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其听能,按照音、词、句的顺序来学习声调,以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听障儿童;声调;个案研究
1.概述
声调是汉语语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声调虽为非音质音位,但跟音质音位一样,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正因为这样,声调教学历来是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之一。而对于听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讲,由于他们的听觉通道受损,只能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或者佩戴助听器来补偿听觉能力,因此,为使听障儿童重返有声世界,得到全面发展,声调的学习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2015年3月接受了一名听障儿童,先后运用“有意义练习法”、儿歌练习法,历经一年的康复,分析并总结出了用“有意义练习法”与儿歌练习法相结合的康复方法,对听障儿童的早期听力语言康复有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及症状
朱某,男,两岁时确诊为极重度先天性耳聋,双耳听力损失达110dB。3岁时双耳佩戴助听器,3岁半时,右耳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成功,一月后开机,左耳继续佩戴助听器,听力重建效果良好。依据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康复评估题库的内容进行初评,该儿童声调识别能力为0,说明该儿童还不能感知声调的不同。
2.2康复训练措施
针对个案情况,笔者遵循音、词、句的声调学习顺序,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康复训练。
2.2.1“有意义练习法”训练策略
“有意义练习法”是将声调(形式)教学与词汇(意义)教学从语音阶段就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2015年9月起对该听障儿童通过“有意义练习法”进行声调教学,并就个案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评估,结果为:声调识别能力为10%。助听效果为最适。
针对此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按照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句子的发展顺序,通过“有意义练习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运用“有意义练习法”进行声调的学习。康复半年后,该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呈现了较好的发展趋势。
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康复半年后,声调识别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幼儿在多音节及句子中的声调识别能力仍较弱。
2.2.2儿歌练习法与“有意义练习法”的同步实施
针对儿童在多音节及句子中的聲调识别能力较弱的问题,2016年3月,调整教学计划,决定在坚持“有意义练习法”的基础上,探索儿歌练习法与“有意义练习法”相结合的康复训练。
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极其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声调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儿歌具有和谐的声调和响亮的音韵,使孩子们在赏中学,在悟中学。同样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儿歌在声调方面的重要功能,全方位的利用儿歌来提高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能力。儿歌练习法就是利用儿歌来练习听障儿童对声调的感知和识别能力。
四个月后对该听障儿童实施评估,对比评估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孩子介入儿歌练习法之后,声调识别能力有显著提高。
2.3结果讨论
(1)与传统声调教学方法相比较,“有意义练习法”中所有用来练习声调的音节都需要给出意义(包括汉字和翻译或图画示意)。我们不能勉强为每个音节都配上四个声调,而只能选合适的音节来练习声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2)儿歌练习法则是选择了更加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能力。目前,听障儿童在多音节及句子中的声调识别能力明显较弱,因此,有必要通过儿歌练习法来提高其声调识别能力。
3.结论
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声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意义练习法”与儿歌练习法相结合的康复方法,这对听障儿童的声调学习会起到显著作用。这项工作我还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但从听障儿童取得的成绩中,我坚信它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听障儿童康复“听得明白,说得清楚”这一现实目标。
【参考文献】
[1]陆茜娜.让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发挥作用.语言研究,2011年12期
[2]刘青兰.人工耳蜗术后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个案研究,甘肃科技纵横,2014年04期
[3]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华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03期
[4]董玉国.如何进行声调训练[J].汉语学习,1996(2):1
[5]关键.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1
[6]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