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2017-06-10杨静
杨静
【摘 要】在新形势之下,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高尚的人格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指做好教师工作应具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的心灵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师;应具备;心理品质
教师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职业,人们曾给与教师以最光荣的称号,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百花园中辛勤的园丁”,他们肩负着塑造新一代和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心理品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它关系着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关系到学生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问题。教师心理品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灌输心理品质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教师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呢?
一、价值观符合新时期要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我们说教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我国优良传统。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才能以发自内心的价值标准来教育学生,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达到“不逾矩”的境界。要不,学生就会感到教师言不由衷,出尔反尔,无所适从,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二、 要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成功动机和浓厚的教书育人兴趣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乎有点过誉(其他职业也很光荣),不过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就应具备职业成就动机,精神饱满走上讲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一个满腹牢骚、一山看着那山高的人,把教师职业当着混日子或当跳板,“当一天和尚”连钟也不好好撞,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它,这种教师能上好每一节课?长此下去,学生不知所学,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终以失败告终。古人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具备浓厚的职业兴趣。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生,积极探究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团结、和谐、奋斗”的优良集体,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乐在其中,各得其所。
三、具备良好的意志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不像工人生产零件,按固定模式、一个标准,产品出现瑕疵可以报废重来。而教育是艰巨的、长期的过程,而且教育对象又是各具个性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无不影响着学生。因此,学生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按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师要找出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成长,我们的教育就得到了成功。但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时间和汗水。因此,我们教师应具有坚韧的意志,特别是自制与坚毅的品质,在教育中克制烦躁、失望等不良情绪,冷静地分析原因,不遗余力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要有自信心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的态度。自信心和坚定的态度本身就具有教育影响(表率)作用,可以增强学生信心,稳定学生情绪,提起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乐观、开朗的心境
乐观、开朗对教师来讲非常重要。“笑一笑,百年少”,说明乐观、开朗有利于个体身体健康;二是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和谐共处,特别是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达成默契,调节班级气氛,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学生也会从与老师的交往中受到影响和感染,逐渐形成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与同学交往。同时,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迎接挑战。这不仅对其学习阶段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甚至会对以后的工作乃至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五、良好的个性品质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概括起来说,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师是学生效法的楷模,而学生的个性品质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变量;二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往往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情感丰富,情绪稳定。教师情绪稳定、态度乐观,对教育工作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一切都美好,把教育当作一件愉快而有趣的事,从而不会为工作不顺心而烦恼,愉快的心境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情。二是兴趣爱好广泛。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但在课堂中,而且在课堂之外的相关活动中。老师兴趣爱好广泛,并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那么这种吸引力会大大提高,学生会更敬佩老师,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师生之间的沟通就更加容易。本人在教学中除认真讲授外,课余也经常与学生在一起,参与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越来越愿意同我在一起,有些教育可以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达到教育效果。三是调整自身气质的消极因素。古希腊人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他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与古希腊人提出的四种类型相对应。各种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但每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每个老师气质特征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老师的气质特征中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学会利用气质的积极方面控制气质的消极方面,培养自己热情、开朗、实干、坚毅、冷静、进取等优秀品质,克服懒惰、以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四是把握性格特點,控制不良因素。性格是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人在活动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性格是个性中鲜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性的核心特征。它足以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
教师在现实环境中,如何处理个人、社会、集体的关系;对劳动、工作所抱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都涉及个人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善于交际,富于同情心,为人正直,待人诚实,勤于钻研,认真工作,细致耐心,生活节俭,谦虚自信。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懒惰马虎、粗心,不能墨守成规,待人接物方面杜绝傲慢和口是心非;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
总之,育人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一位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和把握最基本的内容,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规范自己言行,做好表率,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洁.《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2):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