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栽培管理技术张益明

2017-06-10朱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整形修剪栽植施肥

朱丹

摘要 梅花栽培有园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和催延花期栽培,上述栽培措施必须根据人们的用途、需要而定。因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上述栽植措施及具体的管理技术,以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梅花;栽植;施肥;整形修剪;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52-02

1 栽植

1.1 园林栽培

梅花喜温暖,因而风口处不宜植梅,其定植地应选择含腐殖质多、排水透气良好、pH值为6.0~7.5的砂壤土,以壤土最好。梅花为阳性树种,宜选择地势高爽的地方,不应栽植在大树下和建筑物北侧等遮荫处。一般冬初、春初都可栽植,最好在每年植树节栽植,有利于成活和及早生根发芽。栽植前,先挖好树穴,长、宽各100 cm,深60~70 cm,穴内先填入肥土,然后将栽植树栽放在穴中央,逐次覆土踏实成馒头状,并浇透水1次。同时,在栽植树四周开一条浅水沟,以便浇水管理,直至成活。栽植时一般宜浅不宜深,以高出地面为宜。栽植后对栽植树设支架固定,以防止被大风吹倒或倾斜。

1.2 切花栽培

以生产切花为主要目的时,多在露地成片种植,母株的株行距为3 m×3 m,主干分枝点约30 cm,并适当重修剪、多施肥,以促进花枝大量生长,供插瓶及其他花卉装饰之用。如适合作切花栽培的品种,要求其长势健旺,年年能着花繁密,如宫粉型梅花可作为切花的主要类型。

1.3 盆景栽培

盆栽时,宜在9—10月进行,此时花芽已经分化,花苞初步形成,上盆植株还能经过较长时间的生长,但若是翻盆换土,则应在花期后的3月为宜。梅花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要求年年换盆。换盆时要剪除腐根,填底肥(豆饼、油渣、马掌或羊蹄壳),换培养土,以保证年年开花。同时,在营养生长期最好用普通瓦盆栽培,置于室外或埋于地下,绽花期再掘起,装套盆置于室内。年年翻盆换土,对培养古老梅桩特别有利,每次换盆都可以适当提高植株的位置,使基部曲根一次一次露出土面,使之达到悬根露爪或盘根错节的目的,不但能提高造型技艺,而且还能增添梅桩的风姿和美态。

1.4 延迟花期栽培

梅花适于催延花期栽培,可使其在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放。梅树对温度敏感,要注意增温不可太猛,并要經常洒水,以保持空气温度。应将其放于阳光充足处,待花蕾露色后,移至低温处,则含苞欲放的状态可维持10~20 d,若给予15~20 ℃的条件,则经约1周即可开花,为了延长观赏期,可将初放的梅花移至10 ℃左右的条件下。如要其在五一开放,可将盆梅置于略高于冰点的冷室中,延至翌年4月中上旬逐渐移出室外。若要提前至国庆节开花,则要在抽梢长30 cm后及时“扣水”重施追肥,并摘除全部叶片,再依次给予低温和增温处理,使其提前于国庆节开放。

2 施肥

梅花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因此,必须合理施肥,以促进梅花旺盛生长,使梅花保持株型和品种特性。露地栽培的梅花,在春、夏季营养生长期间,可以采用环状开沟的方法,施人粪尿1次,适当增施豆饼、油渣粉等肥料。具体操作方法:在离梅树20 cm的周围,挖一条15~20 cm的深沟,将肥料施入沟中,填平沟土,再浇透水1次。盆栽梅花可以结合浇水每10 d左右施腐熟的油渣或豆饼水1次。秋季花芽分化时,应停止施用氮肥,增施少量磷肥,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肥,以保证花芽正常分化所需要的养分;10月上旬不论地栽还是盆栽,可施液肥1次,以促使早春开花鲜艳和延长开花期[1-2]。

3 浇水

梅花较耐旱,水分过多会导致梅花伤根、落叶,影响花蕾形成,甚至造成烂根死亡。一般露地栽培的梅花除长期干旱需浇水外,一般不需要单独浇水;但盆栽梅花由于盆土有限,必须注意浇水。天旱时每天下午浇水1次,若盆土过干,上午也要浇水,一定要保持盆土湿润,原则是“盆土不干不浇,见干就浇”。如青叶萎蔫则是盆土过干,叶片发黄脱落则是盆土过湿。营养生长季节,若叶片过早脱落,会影响花芽分化;秋季以后,花芽逐渐形成,这时老叶脱落对开花有利[3]。

4 整形修剪

4.1 幼树

4.1.1 整形。梅花树冠较开张,无明显中央领导枝,常呈自然形状或圆形树冠,故整形时应以开心状为宜。修剪多在苗圃内进行,一年生苗离地60~70 cm处下剪,发芽后留3~5枝作为主枝,使其自然向外斜出。次枝修剪时,在主枝上下各部选留侧枝,使花枝着生于主枝和侧枝上,不必重剪。这样树体分枝多,树冠形成快、生长旺盛,开花早而多。

4.1.2 修剪。幼树多在冬季进行轻度修剪,促使早日形成树冠,提前开花。切忌强剪,否则花期延迟。为促进侧枝发育,主枝应适量修剪。其修剪强度则视枝条生长的强弱而定,强枝多剪、弱枝少剪,以保持各主枝生长势的平衡,一般应剪去1/4~1/3,留枝长40~70 cm。侧枝修剪与主枝相反,要求强枝少剪,使一枝上留的芽多而易生花枝,弱枝多剪,则芽少而分配养分多,也易生成花枝。侧枝上的枯死枝、病虫枝、密生枝和徒长枝应由基部全部剪去。春季发芽后为了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应将无用芽和过密芽适当疏除。摘心能调节生长势,保持从属关系,同时能促使二次枝萌发,加速树冠形成。枝芽摘心对树冠边缘扩大和提前开花有重大意义。

4.2 成年树

已开花的梅树于开花后修剪。发枝力强的品种,大部分叶芽都能抽枝,枝多且细。冬季修剪是强剪和疏剪其中的部分枝条,以增强树势。发枝力弱的品种,大部分叶片不能萌发,而变为休眠芽,萌发枝稀而粗。修剪时应将部分枝条长留,促使多萌发花枝。为了保持各主枝生长势平衡,强枝多剪,弱枝少剪,一般在枝长30~60 cm处确定。主枝太短时,可不加修剪,如主枝上有二次枝,可留2~3个芽剪定。侧枝修剪应视枝条发展方向、所占空间大小而定,也是掌握“强枝留长,弱枝留短”的原则,对过密的侧枝可以从基部剪除。

花枝以疏剪为主,对花枝和短花枝不加修剪,只将过密枝疏去,中花枝、长花枝应留2~3个芽剪定。如空间大,中花枝可以不剪,长花枝留3~5个芽剪定。对病虫枝、枯死枝、密生枝、横生枝等一律从基部剪掉。

4.3 老树

梅花开始衰老时开花稀少,树冠内部和主枝上部的枝条逐渐枯死,主枝基部萌发出徒长枝时,应进行更新修剪,使树冠复壮,一般更新强度部分为轻、中、重3种。如发现主枝上部枝条细弱,开花逐渐减少或不开花时,应进行轻度更新修剪,即将主枝上的细弱枝和枯死部分剪去,一般可剪去主枝总长度的1/4~1/3。主枝上部和树冠内部枝条枯死,开花稀少、主枝基部萌发少数徒长枝时应进行中度更新,这时应剪去主枝长度的1/3~1/2。主枝上部和树冠内部枝条大部分枯死,开花极少甚至不开花,而基部萌发出较多徒长枝时,应进行重度更新修剪,剪去主枝总长度的1/3~2/3。更新之后,均应加强水、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并注意排涝防旱、中耕除草等工作,促使树势较快恢复[4]。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梅花主要病害有缩叶病、白粉病、灰斑病、褐斑病、穿孔病。①缩叶病防治。可用5 °Bé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预防。②白粉病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防治。③灰斑病防治。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力;芽萌动时可用50%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6月病害发生较重时可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15 d左右喷1次,共4~5次。④褐斑病、穿孔病防治。可清除病株、落叶,集中烧毁;萌芽时喷 2~4 °Bé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6月发病时可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 d喷1次,共喷2~3次。

5.2 虫害

主要虫害有朝鲜球坚蚧、桃一点斑叶蝉、大蓑蛾、褐刺蛾、扁刺蛾、桃红颈天牛,一般可人工捕杀虫卵、虫茧烧毁,或用灯光、药液、毒饵诱杀成虫或幼虫。药剂防治主要使用胃毒剂、内吸剂、触杀剂等农药。①朝鲜球坚蚧防治。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防。②桃一點斑叶蝉防治。可使用50%马拉硫磷2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50%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防。③大蓑蛾防治。可人工摘除护囊,消灭其中幼虫。7月中旬用80%敌百虫原药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防治。④褐刺蛾防治。于冬季在被害花木上搜寻虫茧并击毁,发现叶背幼虫则捕捉踩死。幼虫危害期可喷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防,也可用含活孢子数>100亿个/g的青虫菌菌粉500~1 000倍液喷防。⑤扁刺蛾防治。可在幼虫结茧前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搜集销毁,幼虫发生期可喷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防。⑥结桃红颈天牛防治。可人工捕捉成虫,采集卵块销毁,对树皮内幼虫可用人工捕杀。对已钻入木质部的幼虫,可用铁丝钩杀;也可用棉花球蘸敌油剂(煤油1 kg+80 %敌敌畏乳油50 g)塞入孔内,然后用泥封住虫孔;也可直接用棉花球蘸80%敌敌畏乳油50 g塞进虫孔,然后用泥封堵虫孔。

6 参考文献

[1] 郑叙宝.山区茶园绿梅花间种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4):164-165.

[2] 丘莹莹.岭南梅花栽培与管理技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2(4):107-109.

[3] 董斌仁.无锡梅花的栽培管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增刊1):18-20.

[4] 任雅君,廖明安,杨文志,等.杜甫草堂梅花品种特性调查比较及养护措施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5):74-78.

猜你喜欢

整形修剪栽植施肥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试析雪松移栽技术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