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育小菊热处理结合微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研究
2017-06-10魏进莉
魏进莉
摘要 以自育小菊为材料,在獲取无菌组培苗的情况下,将组培苗进行30 d的变温热处理后,在生物解剖镜下剥取茎尖大小为0.1~0.3、0.3~0.5、0.5~0.8 mm 3种不同的规格,接种于未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自育小菊培养30 d后相应的成活率分别为16.7%、40.0%和63.3%。经过病毒检测,当剥取的茎尖大小在0.1~0.3 mm时,可100%脱除病毒,并随着剥取茎尖的变大,脱毒效果也变差。
关键词 自育小菊;热处理;微茎尖培养;脱毒
中图分类号 S682.1+1;S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40-02
目前,菊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品种退化。我国常见的菊花病毒有8种,病毒的危害会造成产量降低、植株矮化,大大降低商品价值[1],并进一步影响进出口贸易。病毒病害防治困难,一旦侵染,危害严重,给从事菊花生产的工作者带来巨大损失[2]。为了提高菊花商品产出率和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快速有效的脱毒技术是根除病毒危害获得菊花脱毒苗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业界对扦插繁殖种苗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脱毒种苗已成为行业标准和发展趋势及亮点。
为提高菊花种苗的品质和产量,本文针对自育的盆栽小菊新优品种,采用了“热处理结合微茎尖培养脱毒法”对脱毒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自育盆栽小菊新品种,编号分别为34X-212、39W-146、39X-75、30X-67、33X-139。所用病毒种类为CVB、TMV、INSV。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材料。将待脱毒品种材料获得的无菌组培瓶苗(图1),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温度为38 ℃,光照处理14 h;再在温度为30 ℃下,黑暗处理10 h,连续处理30 d。然后,将经过热处理的植株在40倍解剖镜下,无菌操作剥取微茎尖,茎尖大小为0.1~0.3、0.3~0.5、0.5~0.8 mm 3种不同的规格,每种规格60个茎尖,剥取后接种于未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4.0±0.5)℃、光照强度1 000 lx,持续14 h,培养30 d统计成活情况。
1.2.2 病毒检测。将培养成活的微茎尖培养到株高3 cm左右、有3个以上展开叶片时,取3种不同规格的微茎尖培养所得植株各30株,用ELISA酶联免疫法进行病毒脱毒效果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处理脱毒
待脱毒的无菌瓶苗经过30 d的变温热处理,植株的叶片大多数已老化变黄(图2),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仍具有活性。
2.2 茎尖剥离脱毒(微茎尖培养)
由表1、2可知,剥取的茎尖越大,其培养成活率越高,越小则成活率越低。同时,茎尖成活率与品种特性也有一定关系,有的品种容易成活,有的品种则随着茎尖变小,成活率明显下降。
由表1可知,不同的品种茎尖成活情况不同,并且在培养过程中生长速度也有所不同。0.3~0.5 mm茎尖及苗的生长状况见。
由表2可知,不同大小茎尖的成活情况不同,同一品种茎尖越小成活率越低。当茎尖小于0.3 mm时,成活率明显下降;相反,茎尖越大,成活率越高。当茎尖大于0.5 mm时,茎尖成活率明显增高。
2.3 病毒检测(脱毒效果)
由表3可知,用ELISA酶联免疫检测法,对菊B病毒(CVB)、烟草花叶病毒(TMV)和凤仙花坏死斑点病毒(INSV)3种菊花生产中最常见的病毒进行检测,发现剥取的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脱毒效果越好;反之,剥取的茎尖越大,脱毒率约低,脱毒效果越差。
当剥取的茎尖小于0.3 mm时,可100%脱除病毒;当茎尖大小为0.3~0.5 mm时脱毒率在83%以上;而当茎尖大于0.5 mm时,脱毒效果明显变差,只有不到30%的茎尖能够脱除病毒。
3 结论与讨论
在生产应用中进行脱除病毒时,剥取的茎尖越小,其脱毒效果越好[3]。但随着剥离茎尖的缩小,成活率就会相应降低[4],剥取的操作难度也增大。另外,病毒的特点不同,脱除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要根据病毒的特性以及植物材料品种的特点,结合需求确定需要剥取的茎尖大小以及数量,以保证兼顾成活率和脱毒效果[5-6]。
4 参考文献
[1] 胡军荣.菊花的脱毒与快繁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5):142.
[2] 赵霜,李青,时颂.不同处理方法对菊花‘神马脱除病毒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报,2013,41(3):103-106.
[3]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J].兰州:甘肃科学出版社,1996.
[4] 丁文雅.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技术与检测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09(3):75-77.
[5] 郭倩楠,张文芳,贾小玉,等.菊花病毒脱除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6(12):2035-2039.
[6] 毕伟,董慧慧,李顺凯.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花卉上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7(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