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嫁接管理技术

2017-06-10张仲钧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嫁接管理技术核桃

张仲钧

摘要 核桃嫁接不仅可以改良品种,而且利于提高其商品价值,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在介绍了嫁接原理及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核桃嫁接管理技术,包括嫁接时期、嫁接环境条件、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核桃的科学嫁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桃;嫁接;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92-02

核桃树不仅可以作为生态林木,还是一种良好的经济林木,其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一种深受喜爱的干果,也是我国出口创汇中重要的果品之一。核桃多种植于山地、丘陵地区,其嫁接时要求技术手段较高。通过嫁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改良核桃品种,而且利于提升核桃商品价值,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嫁接技术体系尚不完备时其嫁接成活率较低,大大降低了核桃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核桃发展速度很快,由于价格上涨,产品供不应求,果农发展核桃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镇巴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核桃,距今已有20年时间,并且将核桃列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但是前期由于受良种限制,干部群众对良种核桃的认识不足,使得所栽苗木又形成新的混乱,优良品种结果早、品质好,而劣质品种或假嫁接苗则结果迟或不结果,坚果品质差,所以核桃栽培首先要讲良种化栽培。自2004年以来,镇巴地区致力于核桃嫁接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核桃嫁接技术体系,大幅提升了核桃嫁接成功率(可达90%以上),并降低了嫁接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1]。

嫁接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是以一种植物的枝芽作为接穗,另外一种植物的根茎作为砧木,将二者接在一起长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过程。

嫁接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对树木的侵害面积;提高植株耐低温能力或抗日灼力;扩大了根系吸收范围和能力,能利用土壤深层中的磷[2],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嫁接可将树种引入不同的适生区,有效防止种质资源灭绝。

1 嫁接原理及影响因素

1.1 嫁接原理

嫁接的基础在于植物具备较强的愈伤再生能力以及分化能力。通过在接穗与砧木直接形成愈伤组织,并能顺利将水分、养分通过砧木输送至接穗部位,使接穗成活并与砧木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3]。

1.2 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一是接穗与砧木之间的亲和程度。一般来说,植物亲缘关系越近,则亲和力越强。二是嫁接技术及后期管理,成熟的嫁接技术以及精细的后期管理对提升嫁接成活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接穗的质量。接穗应选择生长健壮、充实饱满的树冠中部无病虫害侵染枝条。四是砧木树体的生长势。砧木树体本身生长势弱,嫁接成活率也会受到影响[4]。

2 嫁接管理技术

2.1 适时嫁接

嫁接时期与植物的种类、嫁接方法、物候期有关,做到适时嫁接有利于提升嫁接成活率。一是春季嫁接。春季是硬枝嫁接的最佳时期,主要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一般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即可进行。春季嫁接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春季温度较低,容易出现晚霜危害,切口处愈合也相对较慢。二是夏季嫁接。夏季是嫩枝嫁接的适宜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宜。这个时间段内,愈伤组织增殖较快,有利于切口快速愈合。

2.2 嫁接环境条件

嫁接林地所处环境条件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其中以温度因素最为关键。当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进行嫁接作业。在北方夏季气温高于35 ℃时树木多处于休眠状态,形成层活动性差,成活率较低。

2.3 接穗采集与贮藏

接穗质量情况不仅对嫁接成活率带来影响,对后期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也将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应当加强接穗质量管理,在接穗采集、贮藏以及保鲜等方面做好管理。

2.3.1 接穗采集。一是建立无病毒采穗圃。为保障接穗品质纯正、芽体饱满、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可通过优化采穗圃的环境来加以保障,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专门的无病毒采穗圃,进而为嫁接提供高质量接穗。二是接穗母树的选择。采集接穗时,接穗母树的选择尤为关键,优先选取生长势头良好、品种纯正、芽体饱满且无病虫害的母树。三是注意采集部位。接穗所处枝条部位的不同导致其质量、品质各异,通常情况下,以选取接穗母树的中下部接穗为宜[5]。四是接穗采集。硬枝接穗应采集髓心小、充分木质化的饱满枝条;嫩枝接穗应选用枝条中部饱满的叶芽和混合芽,不得使用雄花和瘪芽。五是注意采集时间、方法。接穗采集的时间有2个时期,即休眠期和生长季。休眠期采集接穗应进行接口蜡封,薄膜包扎0~4 ℃低温冷藏。生长季采集的接穗应除去嫩尖及叶片,一般需带1 cm左右的叶柄,通常低温贮藏不得超过3 d。

2.3.2 贮藏。一是短期贮藏。短期贮藏接穗主要是生长季节采集的嫩枝接穗。贮藏时把接穗扎成捆竖直放在阴凉湿润的地方,上面用潮润的湿布覆盖,贮藏时切忌将水洒到上部,以免使芽变质腐烂。贮藏时应当严格控制贮藏室的温湿度,通常情况下,温度应当控制在10~15 ℃范围内,湿度不得低于 80%。二是长期贮藏。长期贮藏主要是针对休眠期采集的接穗,其贮藏方法较多,也较为普遍,这里不做细叙。但要注意在贮藏前如发现接穗较为干燥,水分含量较低时,应先吸足水分再进行贮藏。

2.4 嫁接前准备

2.4.1 接穗准备。一是保证水分。嫁接前接穗的水分保持特别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嫁接成活率。在嫁接前,需要让接穗充分吸水12~24 h;嫁接过程中,为了防止接穗失水,可将接穗用湿布包裹竖立在盛有适当水的桶中,并避免直接曝晒在日照下。二是选好接芽。在嫁接之前,应检查接芽质量,优先选用色泽淡绿、富含水分的接穗;若接穗木质发红、干瘪发黑,则说明接穗已经变质,应当弃用。因此,在接穗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視水分保持的重要性,确保接穗鲜活是提升成活率与成苗率的关键[6]。

2.4.2 砧木树体地准备。砧木应选择一年生以上的健壮苗木,对生长势弱的树,应提前1年加强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以满足嫁接的需要,提高成活和成苗率。

2.5 嫁接方法

2.5.1 芽接。首先,削芽片。优选质优的接芽,在目标接芽的上方0.5 cm处、下方1~2 cm处下刀,随后用手轻轻掰下芽片。芽片长度为1.5~2.0 cm、宽为0.6~0.8 cm,通常不带或稍带木质部 [7]。其次,切砧木。嫁接处以砧木离地3~5 cm处的光滑处为宜,在芽接处用刀切出“T”字形切口,深度刚好达到木质部,但又未傷及木质部。为了便于芽接,横向切口宽度应当略微宽于芽片宽度,纵向切口与芽片长度保持一致即可。 最后,接芽和绑缚。将砧木上芽接处表皮轻轻撬开,将接芽轻轻插入“T”字形切口,使二者充分贴合后用塑料条绑紧。

2.5.2 腹接法。在接穗茎部削一长约3 cm的削面,再在其对面削1.5 cm的短切面。砧木可不必剪断,选取平滑处刀口与砧木呈30~40°角向下切一刀,深度不能超过砧心。随后将接穗轻轻插入贴合,并用塑料条绑紧即可。

2.5.3 插皮接。插皮接是枝接中最易掌握、成活率很高、应用也较广泛的一种嫁接方法。要求砧木较粗,直径在3 cm以上,且皮层容易剥离的情况下采用,多用于高接换头。在接穗下芽1~2 cm背面处,削1个3~5 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后削0.5 cm的短削面。削面形状与切接近似,只是长削面比切接稍深一些,可削到或略超过髓心。

在距地面适宜的高度剪断砧木,用快刀削平断面,选平滑顺直处,将砧木皮层由上而下垂直划一刀,深达木质部,长2~4 cm,用刀尖向左挑开皮层。

将削好的接穗在砧木切口处沿皮层和木质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向木质部,并使接穗的背面对准砧木的切口正中。接穗插入皮层即可,最后用塑料条绑缚[8]。

2.6 嫁接质量保证

嫁接质量是影响嫁接成活率以及后期植株生长情况的关键因素,接穗与砧木之间形成层的贴合程度是衡量嫁接质量的重要指标。贴合程度越高,嫁接质量越高,其成活率也就越高。提升嫁接质量的方法:首先,接穗、砧木的削面要保持平滑,尽可能增加二者之间的紧密贴合程度;其次,严格控制切面大小,尽量增大接穗、砧木二者之间同型组织接合面积,以提升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加快水分、养分的输送速度;最后,尽量提高接穗、砧木二者形成层之间的接合程度。由此可见,嫁接质量的保证与嫁接工人技术的娴熟程度密切相关。

2.7 嫁接后管理

待嫁接后10 d左右便可判断核桃树是否成活,如叶柄脱落或芽萌动则说明已成活,对于未成活的需要及时补接。为了避免水分、养分过分消耗,通常每10 d左右除萌1次;新梢长到10 cm以上时就要开始进行防病处理,一般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200倍液喷施,每隔15~20 d喷施1次;在苗木长到30 cm以上时给苗木培施钾肥,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倍液2~3次[9];嫁接新梢长至70 cm左右进行摘心,以利于安全过冬;田间嫁接当年需进行越冬压倒的埋土或利用塑料包膜包裹进行防寒,翌年春天萌芽期适时出土或解除包裹。

3 参考文献

[1] 肖爱梅.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 杨源.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3] 杨文衡,郗荣庭.核桃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3.

[4] 杨源.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5] 莫尚强.苍溪县核桃育苗不同嫁接方法的比较[J].四川林业科技,2011,6(4):39-43.

[6] 李如林.永和县桑壁镇核桃嫁接育苗技术[J].山西林业,2011,8(2):10-14.

[7] 付艳华.鄂西地区核桃嫁接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3,10(9):16-20.

[8] 张金环.核桃高接换优技术及其管理[J].陕西农业科学,2012,16(7):30-35.

[9] 谭志红.核桃嫁接成活因子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0,8(14):79-85.

猜你喜欢

嫁接管理技术核桃
不同砧木对油亮型黄瓜品种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核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