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为一炉
2017-06-10游青龙
游青龙
【摘 要】历史教学是初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的主阵地。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使命。历史课程虽不同于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但可以借助于历史课程进行德育渗透。在教育过程中,系统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应该融为一炉,特别是像历史学科一类的人文学科,更要注重在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渗透
自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而言,要求学生掌握的并不是熟记每一个谨小慎微的历史事件的各个要素,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历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为一炉,使二者合二为一呢?
一、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不应当抹杀他们的想法看法,而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充分完整的表达出来,也有利于大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在讲述岳飞抗金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行朗读岳飞的著名作品《满江红》,让学生谈谈对岳飞的认识,一旦谈到对岳飞的认识问题,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的历史事件就会很自然的被谈出来。然后紧接着通过岳母刺字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作业凸显出来;接着要求学生对岳飞抗金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会认为岳飞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其爱国主义思想应当得到世人的尊崇和发扬;有人会认为,金与宋是中华民族的内部战争,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岳飞的行为恰恰是阻碍统一的行为;还有人认为,南宋王朝已经非常腐朽,穷途末路,岳飞却大力维护,并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探究性学习还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想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爱国主义精神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否则的话,即便学富五车,身怀绝技,如果不热爱祖国,对社会存在的危害和风险反而更大。爱国主题是历史教学中永不褪色的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发展演变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由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国古代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漫溯政治风云;近代的屈辱与反抗让学生胸中升腾起一股浓烈的爱国热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主题渗透于历史学科知识的点点滴滴,无法抹灭。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更要懂得言传身教,成为正义与责任的担当,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努力向学生传达出一种正能量的信息,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为他们指点迷津,使学生成长为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四有青年”。例如,在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大多数教师注重向学生传达的是“勿忘国耻”,在授课结束后,每个学生都满脸愤怒,摩拳擦掌。我认为这节课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此接着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纪念抗日胜利七十周年胜利大阅兵的盛况,今昔对比,令学生热血沸腾。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我不希望在他们年轻的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在提醒他们勿忘国耻的同时告知他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不要让仇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勿忘国耻固然重要,但是在耻辱的基础之上一雪前耻则更加重要。并不是一提到日本咬牙切齿地拒绝日本货就是爱国,这是片面且偏激的,希望接受过系统理论的教育后,学生能够理性思考,健全人格。
二、对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个性特点,“以爱立教”,用情感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认真学习,渗透德育教育。所以,历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和学生谈心,深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把体贴的爱延伸至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潜在的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墨子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乃为人之本,其实每个人的力量有限,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只要每个人都做到最好的自己,我们的国家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也就是“我的梦,中国梦”。诚信是中华传统优良美德,在历史上,就曾有很多佳话流传至今:曾子杀猪、韩信报恩、皇甫绩守信求责等等。诚信是一种自律,一种约束,没有明文规定,却像是一条隐形的鞭子鞭策着你,人与人之间很多矛盾的出现往往都是因为失信于人,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诚信的品德习惯尤为重要,因此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例如,《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课所树立的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本课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另外,还可以利用学生都喜欢听历史故事的心理,讲一些正面、反面的故事给学生听,无形之中渗透诚信的思想品德,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道理,而不是口耳相传的道理,反而令人生厌,提不起兴趣。
三、渗透环境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人格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史前人类社会与古代区域文明》的教学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学生们都不难总结出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了四大上古文明这一特征,因为大江大河水源充足,饮水方便,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农牧业的需要,并提供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我在讲课中有意识地增加了相关的内容。在讲述古埃及文明时,我讲到尼罗河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河”,“尼羅河赋予两岸土地予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她生存。”这是镌刻在尼罗河畔岩石上的赞语。作为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我们应该善待大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学们也纷纷谈到,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应该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2010年在我国云南贵州发生的严重旱情,让我们学生又上了一堂深刻的环保课。在讲授七年级第一学期“辽阔帝国的统治”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首都后,提出了“为什么元朝以后我国都城长期设在北京”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生态环境方面查找原因:两宋以来,黄河中下游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入海口长期在天津至淮河一带摇摆,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了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故元朝以后的都城迁至了远离黄河的北京,经济重心也完全转到长江流域,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然后,联系现实,如2000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十几次较大范围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强度和密度为历史所罕见,甚至南部地区都受到影响。经引导学生分析成因,大家明确了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现在的都城北京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就是其中典型事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从而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环境大国,她的环境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丰.《新课程》,2016(20):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