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听荒城长短更

2017-06-10李国锋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瀑布苏轼生命

李国锋

苏轼以垂老之年,投荒过海,船上放着一副空棺。刚到儋州,满耳是黎族的土语,居无所,食无肉,出无友,读无书。好不容易有了间破茅屋,“风雨睡不知,黄叶落枕前”,漏雨不说,还漏树叶,处境比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更惨淡。

被抛掷到这天涯海角的化外之地,毒蛇猛兽遍地皆是;最令人恐怖的还有瘴疠和疟疾时时威胁着他那日渐衰朽的身体。处在这样的旋涡之中,人在本能上自然是慌乱不堪。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曾讲过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他外出旅游,去看一个大瀑布。正值冬天,但瀑布还在流,水是冰凉的,有一个游客不小心掉进瀑布下面的深潭,这个人会游泳,本能的反应就是拼命往岸边游,但由于瀑布的冲击,深潭的水里头有一个巨大的漩涡,他根本游不出来,挣扎了十几分钟,最终因体力耗尽不幸死去。这时,水呈涡流状态,他的身体顺着水下的涡流,借助水向外扩张的力,不到一分钟,就被冲到岸边。

慌乱中,我们往往越抵抗,反而越陷越深,没有任何益处。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段话:“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遇事时,不要匆忙应对,而要让自己的情绪先停下来,达到定的状态,然后用高质量的思维去解决生命中的跌宕。在漩涡中,最好的方式是游到底部再出来。

以前在汴梁住豪宅,睡千工雕床,墊宣州进贡的丝毯,苏轼“忧愧自不眠”;在黄州,麦田里醉倒支块砖,反而睡得安详。他在心态上早已由“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的进取,走向“优游卒岁,且斗樽前”的平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受过虐待,其经历的磨难,要比苏轼更惨痛。他没有控诉自己的悲苦,而是强调寻求生命意义有不同途径:一是创造,做有意义的工作或实事,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体验世间亲情友情,体验大自然、艺术中的真善美。三是肯定苦难在人生中的意义。他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当我们只剩下所谓最后一件自由,即“在既定的境遇中采取个人态度的能力”时,我们可以选择创造和体验,使自己“苦得有价值,以证实其超越外在命运的能力”。

当苏轼认定自己可能会终老蛮荒时,他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积极地学土语,唱黎歌,跟猎户、农夫在槟榔树下话家常。因为没有好墨,修墨灶差点烧了房子。顶着椰壳帽,带着好奇的眼睛去寻找海的故事,忘了庙堂的秩序与逻辑。

苏轼选择将希望埋在心底,用主动的创造,超越自我,感悟生命。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他趁着月色来到江边,用流动的水来煎茶。用大瓢舀水时,好像把水上的明月也贮藏到瓢中,提回来倒进水瓮,再用小水杓将水舀入煎茶的陶瓶里。一个63岁的老人,大晚上不休息,来回汲水。白发覆盖下的是一颗活泼的灵魂,永远处在对爱恋的追求之中,永远处在对山川大地的眷念之中。

当瓶内的水煮沸时,雪白的茶乳在水面翻滚,将茶倒入茶碗,嗖嗖作响,仿佛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阵阵涛声。在这静谧的春夜里,苏轼一边喝着茶,一边“坐听荒城长短更”。当年科考中举被皇帝呼名召见的好儿郎,如今寂寞荒城,人老也。这长短不齐的更鼓,随着涌动的江潮,一声接着一声,拆解了凡俗世界的金字塔,拆解了权力与财富的全部荣耀。

尼采说过:“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猜你喜欢

瀑布苏轼生命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一起看瀑布
苏轼吟诗赴宴
瀑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