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义工活动开展模式对高校志愿活动新思路的探索
2017-06-10许晓天
许晓天
摘 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奉献和感恩意识,又为社会文明与和谐作出贡献。本文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组织——宁夏义工联合会的义工(志愿)活动开展现状,对高校志愿活动的新思路作出了探索。
关键词 志愿活动 大学生 义工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09
1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分析
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主要由大学生社团、团支部、党支部的主要成员在学校内外开展服务活动,由于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积极、热心、活跃,在他们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的时候锻炼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目前大部分为“95后”,他们有活力、积极且热情高,业余时间相对充裕,同时他们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开拓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同时,志愿者活动已经逐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我们在社区、医院、小学、广场等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好评。很多高校也把大学生志愿活动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模式,充分利用志愿者活动基地,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意识,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大学生志愿活动形式不断创新
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张扬自信、个性鲜明的青年群体,他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非常熟练的,所以就会有一批志愿者开始将传统的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同时开展,由于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将能力和技能通过志愿者互动平台回馈社会,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活动形式。不断创新的志愿者活动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使得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能够更好地为志愿活动献计献策。
1.3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社会责任感是每个社会上的个体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活动主要强调参与者的奉献和感恩意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互动的过程中,在服务他人、服务全局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同时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甚至小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导致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在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4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强调的是“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鼓励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奉献自己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能够发扬中国优秀传统,志愿服务精神体现出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有利于高校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毕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更能在志愿活动过程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更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以宁夏义工联合会为例,义工活动开展模式的特点
宁夏义工联合会成立于2011年,是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于2013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九大学雷锋模范单位”之一,目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该组织致力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奉献中实现人生更高价值,为更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更多受助群体搭建一个互动平台。以“新时代雷锋精神”为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举手之劳,能帮则帮,助人自助,善始善终”的服务宗旨,把坚守善良、传承爱心、助人为乐,回馈社会作为自己的信仰,将服务放在心间,义举留在身边,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宁夏义工联合会的义工活动覆盖了宁夏五个地级市,每个市都设有工作站,每个地级工作站定期举行特色义工活动,且从前期活动的策划、各类物资准备和义工招募、中期活动的实施到后期的交流和总结,环环相扣不容有失。例如在一个“走访一级特困残疾家庭”的项目确定后,首先进行受助对象的选取和义工(志愿者)的招募,在这个过程中也一直不断地协调时间、场地、物资等因素,在确定这些条件后进行义工(志愿者)的系统培训和走访入户,在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后才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也不免发生一些状况,这就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活动结束后也需要整理各种图片文稿等内容并存档,并对活动进行反馈和总结。
当代大学生应当借鉴宁夏义工联合会不断创新公益运作的模式,将服务范围合理划分,有针对有计划地做一些公益活动。宁夏义工联合会十分重视对义工(志愿者)的培训,提升义工(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建立医疗、教育、法律、文化等多支专业服务队。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也应该通过专业、合理划分组队,达到志愿活动专业高效的目的。除此之外,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爱心组织何尝不是一种公益活动?大学生应利用好当今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平台,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使志愿者公益活动逐步日常化、系统化,成为备受大学生喜爱的校园活动。
3 高校志愿活动新思路的探索
通过宁夏义工联合会组织的义工活动开展特点,让我们认识到了义工活动正是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要求而出现的新载体,它所強调的是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优良品质。
3.1 志愿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每所高校都在研究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举措,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育人机制,青年大学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奉献和感恩意识,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社区建设等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阅历,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很多东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
3.2 将志愿服务融入高校“第二课堂”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第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奉献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社会的隔阂和偏见、普及文化和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由不同的成员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念价值而集合在一起,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关系,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3.3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服务体系
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完善,最重要的是队伍建设,同时进行系统性的志愿者培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志愿者岗位特点、专业技能知识、职业发展等加以培训。志愿者组织应针对不同大学生志愿者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保证每一位志愿者都学有所获。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体系,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和谐校园的一大亮点。要提高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就需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考核机制,尤其是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考核内容包括志愿者服务的数量、质量等,同时对于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历程做好跟踪,不断促进志愿者活动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3.4 结合高校情况发展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
结合高校的特点,应从两方面发展高校的特色志愿服务工作。一是促进校园志愿服务的建设,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良好风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周围的教师和同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师生的道德素养。二是与社区服务对接,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双向选择结成组合,在开展的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可以试着担任社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助理,并给予社区服务对象帮助,参与志愿者的招募、组织配对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亚月.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关系辨析及整合前景[J].思政理论教育,2012(8).
[2] 李国武.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参与及影响因素——来自某高校抽样调查的发现[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7).
[3] 杨欢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 方明东. 非营利组织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5] 张红霞等. 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中的大學生志愿服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