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7-06-10陈晋辉从奎
文 | 陈晋辉 从奎
Research & Discussion 研究与探讨
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文 | 陈晋辉 从奎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制造业存在的现实问题,以供需曲线的视角对行业内供需错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行业内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形成的机理,并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国煤炭、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制造业领域都呈现产能过剩的状态,且范围仍在扩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指出要通过结构改革与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机遇
由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发展规划不够科学,行业整体呈现产品附加值低、关键技术受到封锁、中高端人才匮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特点,导致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受到全球经济萧条、贸易壁垒高筑、汇率波动异常等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经济新常态、资源环境趋近、人口红利萎缩等国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冲击,导致制造业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大面积亏损成为行业新常态。因此,我国制造业亟待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链整合与结构升级,主动实现“供给创造需求”,从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发展战略将助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其中,《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工业强基工程将为制造业提供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的平台与机遇。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则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再者,“军转民”和“民参军”的军民融合策略将有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带来国际间的产业向亚洲转移的机遇,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寻找“低成本、高附加值”产品的趋势愈发凸显,从而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进口替代带来机遇。
二、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背景
供给经济学是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经济政策,强调劳动力、资本、资源等“供给侧”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并经萨伊、拉弗、吉尔德、费尔斯坦等经济学家的深入研究后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而在不同时期有效指导各国政府开展经济活动。
针对我国的国情与实践,我国学者提出了“新供给经济学”的概念,强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目的是有效化解“滞胀”、“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促进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质量提升。
我国供给侧改革不是计划经济,需要在肯定需求管理重要意义和实践贡献的基础上重视和强调供给管理,在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需求侧的刺激。因此,我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其本质是希望通过供给侧改革带动需求扩展,从多个维度扩大和满足社会有效需求,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共同推进周期性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从而在强调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三、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供需错位分析-基于供需曲线的视角
供需错位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背景,同时是导致我国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在逐步消化过剩产能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和提升供给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刺激和满足有效需求增长,进而达到“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
(一)新常态下制造业中低端市场产能过剩分析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以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资,进而导致大量社会资本的“潮涌现象”显现,工业规模扩张迅速。而各地政府在政绩需求动机下,盲目开展产业规划,扭曲要素激励机制,放大了企业家对制造业的投资热情,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产能重复建设的浪潮[4]。但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而中高端市场仍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制造业中低端市场的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给机制失灵,从而使得市场无法通过自主调节机制达到供需平衡;而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实力的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呈现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
由图1可以看出,初始状态下,供给曲线S1与需求曲线D1在A点达到市场出清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受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需求曲线D1向左下方移动到D2,意味着需求水平的降低。那么,此时供给曲线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作用下由S1向左上方移动到S2,即供给同步降低,进而在B点重新达到市场出清状态。但是,由于过剩产能的存在,短期内S1并未能调节到S2的位置,即当前中低端市场的供给仍保持在S1的水平,从而与D2相交于C点。具体而言,在C点,即在P2的价格水平下,市场需求总量是Q3。而市场供给总量仍维持在原先的水平,即Q1。但若供给曲线能够由S1移动到S2的位置时,则在P2的价格水平下,厂商的供给量仅为Q4。
图2 :制造业中高端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分析
因此,在P2的价格水平下,厂商理性上愿意供给的数量为Q4;市场实际需求总量为Q3;市场实际总供给量为Q1。具体而言,许多厂商为了消化部分过剩产能,愿意亏本卖出产品从而补偿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所以即使在较低价格水平P2,也愿意提供Q3数量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尽管市场正常运行情况下其仅愿意提供Q4数量的产品。换句话而言,Q1-Q3是指厂商即使以低价出售产品也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从而造成库存产品大量积压,进而出现“钢铁白菜价”都无人问津的现象。
(二)新常态下制造业中高端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分析
本文将制造业中高端市场供给由两部分组成:(1)国内厂商自主供应,即S国内;(2)国外厂商进口供应,即S国外,总供给为S国内+国外。在中高端市场上,由于国内厂商在基础工艺、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所以即使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厂商也无法在短期内提供有效供给,即供给完全无弹性。但若将国外厂商供给纳入到总供给体系内,一定程度上缓解供给短缺的情况,供给弹性变为缺乏弹性。主要是由于中高端产品对性能要求较高,且大多是个性化定制,导致其加工制造难度较高,生产和交货周期较长,从而限制其供给水平的快速提升。
由图2可以看出,中高端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较于A点,此时达到市场出清状态,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Q1)。但是,在P1的价格水平下,我国厂商的实际供给数量仅为Q2。因此,Q1-Q2即为中高端市场的供给不足部分。
(三)新常态下不同市场结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存在中低端市场产能过剩,中高端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其未来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异。
假设各个细分市场按无限期持续经营,公司总的财务净现值(FNPV)为各细分市场财务净现值的总和,即为:
各细分市场的财务净现值计算公式如下:
随着时间推移(t值增加),中低端市场和中高端市场的各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NCF)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图3 :不同市场结构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影响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低端市场虽然固定资产和研发支出相对较少,但由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其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同样相对稳定。但由于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且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部分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可能为负,所以整体呈现平稳但有下降的趋势,对企业未来业绩(NCF)增长的贡献较小。中高端市场需要企业在前期投入较多的固定资产和研发支出,但由于产品研发周期较长,效益释放较慢,所以在t5之前的阶段,其产生的现金流为负,即NCF<0。但中高端市场需求旺盛,且产品附加值较高,若企业成功进入中高端市场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时,将给企业带来较多的净现金流,从而在t5之后带动企业经营绩效的快速增长。因此,制造业企业只有通过转型升级,致力于中高端产品研发及中高端市场的拓展,才能带动企业跳出生命周期的“死亡陷阱”,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在于过剩产能的消化和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主体共同为之努力。
(一)政府层面
1、纠正要素价格扭曲,优化资源配置。首先,政府应着力于推动要素市场的改革,降低政府对要素价格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产能重复建设的内在动机。其次,政府应选择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基础工艺研究、关键零部件等瓶颈环节,以及战略新兴性产业给予政策优惠,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技术门槛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上;再者,政府应在重点发展的产业中选择“应当”扶持的企业和产品,致力于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最后,政府应对社会资本进行引导,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协调好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
2、以市场化运作,建立长效退出机制。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要注重以市场化运作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从政府层面而言,要在“僵尸企业”的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安置、债权债务安排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而为“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关闭破产、产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市场做好政策铺垫。
(二)行业层面
1、培育大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梯队。一是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其次,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以创新为驱动,专注于细分市场的深耕细作,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并与行业领导者建立合作共赢的产业集群和制造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共同壮大。
2、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行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快本土自主品牌培育,重塑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五是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和863等各类国家重大项目,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六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制造业培养出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领军型人才。
(三)企业层面
1、强化资源投入,重构核心竞争优势。一是积极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构建国际一流的研发体系。二是优化组织架构,创新激励机制。三是以技术领军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着力本技术领域寻找适合本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人才。四是开展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积极申报国家或国际专利,并力促专利等知识产权产业化。
2、以需求为牵引,攻克关键共性技术。一是瞄准全球产业向亚洲转移的机会,寻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二是着眼高端装备国产化率提升的契机,以技术加市场的“双师型”营销模式,加快实现进口替代。三是紧抓战略型新兴产业需求机遇,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四是联合国内外与本技术领域相关的科研院所,通过共同申请国家(国防)或区域重大(重点)项目,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五是权衡效益与成本的关系,应用先进的技术分析工具开展技术创新,构建自主研发、联合研发和研发外包的多样化研发模式。
3、优化专业分工,聚焦优势领域。一是克服“重自己生产、轻对外协作”的传统思维,实施高效率的专业化分工。二是大力推广精益生产管理,改善生产效率;三是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柔性制造;四是推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打造智能工厂。五是贯彻绿色制造理念,实现清洁生产。
4、夯实管理基础,对标先进管理模式。一是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公司运营机制。二是推广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精益化管理。三是实施对标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四是实施战略绩效管理,确保战略落地。
5、着力品牌培育,增强竞争软实力。一是建立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以“绿色设计与制造”理念拓展品牌内涵,并着力提升履行品牌承诺能力。二是主动联络国家(行业)标准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甚至走出去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以提升该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知名度。
6、推动开发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一是以并购国外研发机构或委托研发等方式开展国内外产学研协同攻关,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二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契机,主动接轨世界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突破高端产品的关键技术,融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体系,打造世界级金牌供应商,持续实施全球化战略。三是建立全球化人才的引培机制,引进全球化视野的中高端人才。
7、加强政策研究,助推企业发展。一是积极申报国家重大专项,善用国家补助资金助力企业实施“四基工程”,突破技术封锁。二是实时跟踪各级政府出台的科技创新、金融财税等相关法规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力争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