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量化饮食和运动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7-06-09倪海红
倪海红
【摘 要】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量化饮食和运动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5年8月,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开展量化饮食与运动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HbAlc、TC、TG、LDL-C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饮食和运动治疗有助于增进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提高二级预防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 运动 社区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是公共卫生负担来源之一,并发症多、危害,与心脑血管病关系密切,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都严重损害患者的运动能力,增加照料负担[1]。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管理水平,医院针对糖尿病患者尝试制定量化的饮食与运动治疗计划,取得一定成效。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8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照WHO推荐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②一般状况尚可,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②非本地社区居住者,或近期有远行的计划;③认知精神障碍。入选对象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5~72岁,平均(55.6±6.1)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4.6年,平均(25.6±10.4)个月。文化水平在大专及以上43例。合并高血压74例。并发糖尿病眼底病变52例,糖尿病足病史21例,周围神经病变86例,低血糖昏迷病史24例。按照健康档案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组
常规管理,进行血糖检查、指导用药等工作,对于饮食、运动,常规医嘱,告知少食,控制糖、油脂营养素的摄入,提供免费咨询。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量化的饮食运动干预方案。
饮食管理:①避免摄入垃圾食品、高糖饮食,禁或少食零食;②限制食盐、含盐食品的摄入,每日食盐3~5g,胆固醇<200mg/d;③控制热量的摄入,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了解患者日常活动情况,计算总能量消耗,安排菜谱,其中糖类占总能量6~7成,蛋白质1~2成;④对于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减少蛋白特别是动物性蛋白摄入,适当摄入高质量的植物蛋白;⑤戒烟酒。
运动管理:①适当安排有氧运动、抗阻力量训练;②鼓励户外运动;③购买穿戴设备,运动时进行心率监测,采用心率法计算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不超过基础值20%~30%,记录静息心率,禁止盲目的高强度训练,或骤然停止运动,按照准备→热身→有氧运动→放缓→停止的方式运动,有氧运动占30-40min即可;④最低要求:每周消耗1000kcal左右热量。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水平。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高低血糖事件,心血管事件、糖尿病足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HbAlc与血脂指标采用(Mena±SD)符号(x±s)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例与率采用符号n、%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个月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HbAlc、TC、TG、LDL-C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干预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6个月内,观察组未见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0.0%,对照组出现2例低血糖、1例心律失常、1例暂时性脑缺血、1例糖尿病、1例视力下降,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meta分析证实了饮食与运动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血糖的控制率,本次研究也证实,量化饮食与运动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患者HbAlc、TC、TG、LDL-C、HDL-C指标水平[2]。当然需注意是,糖尿病运动与饮食的治疗方案仍未成熟,还有许多基础问题未能得到解决。部分患者运动、饮食依从性并不理想,落实效果并不好,多因口腹之欲、运动时间不充裕所致,需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现状的对策,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家属做好监督。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7):447-498.
[2]陈德明,牛衍龙.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案中运动项目选择的研究[N].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 , 32 (2):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