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及运用

2017-06-09陈延军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

摘 要:为了进一步细化化工企业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开展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工作势在必行。具体将作业区域划分为各个单元分开讨论,以各个单元的要发生的某一个动作、行为或者某一因素的改变作为一个引发点,结合该单元中存在的其它影响因素,分析出该动作、事件或者变量能造成的后果及潜在的影响,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细化、优化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和各类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安全设施、应急物资和劳动保护用品种类和发放频率,确定安全标准化检查内容。

关键词:化工危害因素;方法;应用

一、依据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工企业产生危害影响的各个工序、岗位、人员、车间、设施等。

三、危害因素类别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上述因素和“人、机、料、法、环”的分类基本是一致的。巡检人员的日常作业(见表1)。

四、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专家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二)智暴法。集思广义是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意译,可以在一个小组内进行,也可以由各个单位人完成,然后将他们的意见汇集起来。工作人员的会议讨论在辨识工作中是必须的,此环节在本方案中执行小组的工作中必不可少,辨识的结果也必须在最终的讨论后定稿,交予审核小组进行修正,而最终的修订稿也同样需要经过专家小组的开会来最终定稿发布。

(三)德尔菲(Delphi)方法。德尔菲方法表示集中众人智慧预测的意思,是专家估计法之—,可用于很难用数学模型描述的某些风险的辨识中。在使用德尔菲方法时,有时还要考虑专家意见的相对重要性,对于参加预测的各个专家,由于知识结构不同,各自意见的重要性也就不同,这可通过加权系数来解决。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目前用于初始危险分析格式有列表格式和叙述性两种,分析人员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格式的组合。表2为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格式:

由上所述,预先危险分析应该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主要是对设计施工阶段应当落实的防护措施和设备设施提供依据,能够从项目的源头落实安全环保“三同时”方针,此类资料对接下来的工作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五)危害分析记录表法。危害分析记录表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危害因素辨识及其防治的项目明细表。根据危害因素辨识的记录表就可以确定出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六)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是一种归纳分析法,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FMEA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如果对某些可能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故障类型单独拿出来分析,称为致命度分析(CA)。FMEA与CA合称为FMECA。分析表如表3所示。

按故障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序,可采用如下定性等级:1、安全的(一级),不需要采取措施;2、临界是(二级),有可能造成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3、危险的(三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4、破坏性的(四级),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运用

划分辨识单元的原则依照“从工艺流程节点的角度,以车间的建立和划分原则为依据,并结合车间“动作”的数量和作业性质进行划分。”

1、危害因素辨识内容及范围。现就辨识工作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按照辨识工作的生产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分析;2、常规或非常规活动: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以及七个方面,即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機工程因素;3、进入作业现场所有人员的活动;4、作业场所内设备活动。

六、辨识结果的危险性评价

通过各类可能事件的产生原因,分析各种因素的可能性大小,通过D=L·E·C·A来对某事件的危险性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七、危害因素辨识工作流程

(一)辨识单元的划分和编号。按照辨识方法中的原则完成以下内容(见表4):

(二)辨识培训。对参加辨识的工作人员讲解整个辨识方案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工作开展。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三个工作日。1、通知提前一周进行,协调好单元辨识工作人员时间来确定时间;2、准备工艺设计资料、技术资料、设备资料及各类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3、现场拍照摄像从而便于分析问题;

(四)现场辨识流程。1、组长组织辨识会议流程;2、可能发生动作为:巡检、维修、特种作业、温度压力流量调节、加料、危险品运输;3、危害因素分析表(见表5、表6)。此表一式两份,由HSE部和分厂安全管理部门入档保管

(五)审核分析流程。1、审核小组人员对生成的所有信息进行审核;2、审核小组对危害因素辨识信息进行汇总;3、做好整改和回复表。

八、辨识结果的应用

1、人员培训;2、日常防护;3、应急处理。

九、附则

1、本方案由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小组负责解释;2、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本方案中的任何缺陷或错误,请及时与HSE部陈延军联系,联系电话:18709791875;3、本辨识方案的编制人员缺乏此类工作的经验,而危害因素辨识的顺利进行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此为本辨识方案最大不足,也是今后辨识工作的一大潜在隐患。特此说明。

十、工程量和工程款

考虑到现阶段公司组织机构和职责,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并非其他部门的业务内职责,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为了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当引入工程量的概念

具体方法:以总时间÷操作量×将要辨识类似单元的操作量=将要辨识类似单元的辨识总时间,依据计算结果来预测需要的总天数从而制定长期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程华瑞.事故致因理论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