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控制思考

2017-06-09赵颖春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施工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接触网

赵颖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高速铁路工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网施工是整个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其建设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建设。文章阐述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概念以及其施工质量,根据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可以为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建设;接触网;施工质量控制

一、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要求

接触网对于高速铁路工程而言,不仅仅是其一个基本因素,更是保障动车组能够安全、高速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过程中,有下面两点是十分重要的:

1、受电弓与接触网参数,两者相互配合,才可以保障高速运行的列车其受流质量;2、悬挂安装,只有保障其精度,才能尽可能的缩小施工误差,进而使接触网与高速运行受电弓间能够得到良好的配合。

对于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而言,其标准要求相对比较高,为能够使其施工精度得到较好保证,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测量并计算相关施工参数,保证其准确性,对于装配结构应当实行预配,并且应当注意控制安装质量。在高铁接触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速度、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造价与资源配置等相关方面,均与施工活动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决定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保证其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二、高速接触网施工控制点及其施工技术

(一)施工定测

为达到整体到位一次安装成功的目的,要对每一根支柱进行实际安装状态的测量,不仅要将各支柱线路的实际状态用数据表示出来,而且所测量的数据精确度必须要足够高。

(二)高速接触网线岔布置技术

高速接触网線岔布置技术道岔处接触线的空间如何定位取决于受电弓的尺寸和滑板取流方式。交分式线岔,关键技术在于交分吊弦的应用和始触区附近与受电弓滑板的相互配合;支持结构采用双腕臂;后定位处双拉受力设计;受电弓滑板优先采用单边受电通过,困难情况应满足关节布置的原则通过。交叉吊弦的应用可使受电弓接近始触区时对本线接触线的抬升转化为非接触支的相应增高,从而防止钻弓并减少磨耗。由链形悬挂的计算理论也可以推出:对采用较大的结构高度和较小的承力索张力以及在距悬挂点较远处安装交叉吊弦都十分有利于这种抬升的配合效果。

(三)恒张力架线

普通架线技术和设备架线,由于其架线张力变化幅度过大,导线不能承受自身重量使其发生弛度变化,不断弯曲,由于悬挂点附近导线的严重变形,造成修复困难的局面。因此,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较高运行速度下接触线与机车受电弓具有良好的弓网关系,采用恒张力架线设备及相关施工技术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四)吊弦安装工艺及技术

对承力索悬挂点的高度进行测量复核,根据下部工程隐蔽记录中的实际跨距等数据,通过软件计算后,得出每根吊弦长度及吊弦间距,列表供吊弦预配安装用。吊弦一次到位安装工艺流:测量承力索悬挂点高度—测量实际跨距—计算机数据处理—列表预配—作业车安装。吊弦整体到位一次安装工艺是在承力索、接触线、支柱装配一次到位的基础上,通过测量计算后,将误差考虑在内,得到吊弦长度及位置的精确尺寸,达到一次整体到位安装的目的。

三、接触网施工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一)测量误差控制

跨距除决定支柱纵向安装位置外,还会直接影响跨间吊弦长度,在整体吊弦施工前,先测量支柱跨距,沿钢轨布置吊弦间距,用红油漆标注在钢轨上(包括悬挂点处),测量误差控制在±5mm内。另外,结构高度测量同样影响吊弦长度,须在接触线架设完成后方可测量,用测量杆挂到承力索座中,测量承力索悬挂点到线路轨平面的距离,误差控制在±3mm。

(二)预配计算

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腕臂及吊弦计算采用计算软件来完成。腕臂及吊弦计算需要输入数据有:跨距、支柱斜率、限界、结构高度、承力索高度及线路参数等。计算时要认真检查核对数据、图纸及计算结果,确保数据准确,减少返工。在保证测量数据精确性的基础上,要注意线材和张力选择、附加荷载的加载重量及位置。计算环节还要注意有关测量值的修正,如吊弦测量曲线跨距值和拉出值的修正。因曲线测量时是测量承力索拉出值,而实际情况承力索与接触线存在一定偏角,因此在计算吊弦过程中需要修正拉出值。

(三)合理规划

接触网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规划与计算。将施工区段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使施工更加紧凑合理,同时方便了施工管理组织,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安全,还大大的节约了成本。除此,接触网施工是对于技术要求很高的工程,不但要规划施工区段,还要构建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监管,安排合理的封闭点和工期。这样才可以保障施工过程高效、持续的进行,为设备维护和运输安全提供保障。

四、结语

高速铁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同时所要求的技术以及管理也更加完善,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以及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加强掌握熟练,对施工管理更加严格。相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接触网施工质量也会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更好地保障其施工质量,解决在施工工程中的难题,将我国铁路事业推向新的高点。

参考文献:

[1]我国攻克高铁接触网系统技术难题[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03:25.

猜你喜欢

施工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接触网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接触网设备“运、检、修”分离改革的探讨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高速铁路接触网研究进展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