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治疗36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
2017-06-09杨士鹏
【摘 要】 目的:分析VSD治疗用于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3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主观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和VSD治疗,观察两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创面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2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痊愈时间(16.39±3.57天)显著短于对照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22.35±4.87天),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用于骨科创伤感染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VSD 骨科创伤感染 疗效
前言
作为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创伤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创口供血不足、骨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1]。为了精确分析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效果,本文以3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流程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3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主观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共计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该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28-68岁之间,平均年龄(48.0±8.0)岁。
观察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共计18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该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26-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6.0)岁。排除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两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18例骨科创伤患者提供常规治疗:首先应为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骨组织创面进行清洁。若患者的创面面积较大,则需放置引流条。该组患者的敷药更换频率为每一至两天一次。此外,还需为该组患者提供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当该组患者的创面被肉芽组织填满后,需开展植皮治疗。
1.2.2 VSD治疗方法
为观察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提供VSD治疗,具体治疗流程如下:①清创治疗。在清洁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创面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清洁工作对患者的软组织和骨膜形成损伤作用。②将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严重程度作为基本参照依据,分别为不同类型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若患者的创面较深,则需利用引流管将VSD敷料覆盖在患者的创面位置上,同时利用半透明膜对VSD敷料进行封闭;若患者的创面较浅,则应该直接利用引流管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位置覆盖VSD敷料。将负压吸引器与患者的引流管连接在一起,视患者情况提供-125--450mmHg的负压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是否完全被肉芽组织填满:若未填满,则需继续重复上述步骤,为患者提供VSD治疗;若已填满,则需提供植皮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疗效,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以及显效三种。
观察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痊愈时间。
1.4 疗效判定依据
无效: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创面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扩大趋势,肉芽组织未生长;有效: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面积显著减小,肉芽组织明显生长;显效: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完全被肉芽组织填满,且表面有完整表皮覆盖。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20.0软件对3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疗效对比
两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临床上将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规定为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显效率之和。由表1可知,观察组18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8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痊愈时间对比
接受常规治疗的18例对照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为22.35±4.87天;接受VSD治疗的18例观察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为16.39±3.57天。两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VSD治疗的作用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VSD治疗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①治疗感染作用。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快速将患者组织中的异物、脓性渗出液等有害物质排出,抑制细菌的繁殖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感染治疗效果[2]。②促进愈合作用。患者创面接受缝合治疗后,VSD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实际缝合部位的愈合,并对各类并发症的发声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3]。③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在实际治疗过程中,VSD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患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间接对创面愈合產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VSD治疗的效果
在3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VSD治疗方法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4]。
结论
为了减轻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痛苦体验,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医院应为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提供VSD治疗。为保证VSD治疗作用的有效发挥,需对骨科创伤患者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状况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符招泉.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1:107-108.
[2]李康武. VSD治疗30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125-126.
[3]李建飞,黄巧玲.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09,07:51-52.
[4]钱绕先. VSD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1:127-128.
作者简介:杨士鹏(1981.05.19);男,吉林省延吉市人,硕士,毕业于延边大学;现有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与创伤